博文
博客:文革研究
姓名:白水处士
性别:男
年龄:老当益壮
居住地:北京市西城区
介绍:
承蒙博友厚爱,令吾自愧弗如,又深感学力不逮,生怕贻害青年。因时间、精力有限,不能一一回复博友所问,特将几个问題,简复如下。1、史料问題,本人非仕途春风者,无任何内部资料来源,全是30多年的点滴积累,所釆用史实乃博取众家,其中不乏原文摘录(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朱德:不可替代的总司令
作者:赵于平
炎黄春秋2009年7期字数:2815
  自打上世纪50年代后期,多年来,某些影视片以及文艺作品,把我军的主要创始人,历史上被各界公认的“红军之父”,我军永远的总司令,共和国第一元帅——朱德,塑造成一个唯唯诺诺。平平庸庸,人云亦云,无所作为的人,一个军中的摆设,甚至连他的下级和部将都不如。这不但丑化了朱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全面内战(一00)两条路线
其实,南昌暴动这出大戏的故事主要情节不在南昌城里,而在从壬田到潮汕的路上。
从南昌出发到广东境内的三河坝,朱德的只有四五百人的第9军一直是开路先锋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真正的战事是从壬田才有的。从起义打响,到8月5日义军撤出南昌,因朱德被任命为先遣司令。滇军碍于情面,一路无战事。8月3日上午,朱德带着第9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全面内战(九十九)两条路线
从资料分析,南昌起义失败原因很多,但所有原因之根本都离不开“仓促”二字。时任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在1928年7月7日所做的关于这次失败的报告中称:
参谋团基于速到东江之企图,在南昌定好行军计划,是由南昌——临川——宜黄——广昌——石城——瑞金——会昌——向寻邹,计长一千二百里之主要道上,选的平行路,预计8月2日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9-02 19:05:16)
白水处士
全面内战(九十七)两条路线
民心、军心、党心,朱德“红军之父”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而不是宣传出来的。
在战争频发的中国,英雄祟拜的传统根深蒂固。尤其对那些勇猛善战的武将,在民间常会被尊之为神。项羽败亡乌江,死了一千多年,文人骚客还称颂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乌江。”但胜利者刘邦却名声不好。类似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新疆人民热爱毛主席北京大学孔庆东
今天是7月7日,卢沟桥很安静。
据韩国《中央日报》7月1日报道,韩国计划增加预备军10万名。“预备军将负责保护已收复地区的朝鲜居民的安全,以及击退抵抗韩国军的残存势力等”。清华锅炉房老曹问:“中国该做哪些准备呢?”北大新郎官郁文答:“中国不需要准备;洗洗睡。”孔和尚补充道:“九一八那天晚上,俺们北大营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