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缸寨

信靠耶和华的必不至于羞愧
博文

如何知道你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作者: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Edwards)
“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得不错;鬼魔也信,却是颤惊。”雅各书二19
你凭什么知道你是属于神的?我们从上面经文看到有些人凭他们“接受神”。有些人觉得他们只要没有某些邪恶的人那么坏的话,他们在神面前就可以了;另一些人指着自己家庭的历史或者自己的教会成员身份来证明神悦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2 12:01:17)
新約概覽(下) 
引言今天我們進入新約概覽的下半部分。翻過占新約一半篇幅的四福音書,我們來看新約的另一些內容:使徒行傳,保羅書信,非保羅書信和啟示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我們的圣經,不是象一部教科書那樣條分縷析,把一切關於神,關於基督,關於救恩的道理清清楚楚地寫明給我們,結果我們今天查考的時候,不僅要一捲捲書翻過來翻過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那鴻書與哈巴谷書主日學講章 
引子有人說,現代社會每家每戶都有一個約柜——就是放在客廳正中的電視。不知道大家都喜歡看電視連續劇嗎?日劇韓劇瓊瑤劇歐美肥皂劇,或者嚴肅一點的歷史劇,無論是大長今小燕子或者prisonbreaker…吸引大家日復一日,周復一周追捧在電視機前的,是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偶像明星的魅力。即使許多電視連續劇的主題雷同,情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6-12 11:53:45)

粽子與圣餐——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佈道講章
一、缘起端午节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不仅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从南到北,从汉族到傣,苗,侗,壮,布依,满,蒙,藏,彝等29个少数民族都过端午节,而且到了北美,端午节也是亚裔文化的重要项目,每年的中央岛龙舟赛就是一个例子。在加拿大多元文化下的工作场所,与亚裔同事聊天,发现连菲律宾同事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6-12 11:48:10)

Money,Money
2008/1/8一次在教會教兒童主日學,教導孩子懂得“need”(需要)與“want”(想要)的區別。依據備課提示,我問孩子們一個問題:“Whatdoyouthinkyouneed?”沒想到,無論男孩女孩,這一班五六嵗小朋友們的回答如出一轍:“Money!”“Money!”看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小臉,我一時間不知道怎樣把話題拉回“想要一件新衣,但需要的只是一件衣服,無論新舊均可”的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次受洗见证(2002年12月8日,北京)亲爱的弟兄姊妹,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见证神的慈爱。2001年感恩节在中国,我接受了耶稣基督作我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从此经历他在我生命中赐下的平安、喜乐与力量。尽管我深知这个在基督里重生的生命,仍然带着旧生命顽固的印记,也时常因软弱而受到撒旦的控告,但圣灵却在启示光照的同时赐给我坚定的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InTheNameOfJesus 
讀書報告
     曾經看過一部電視片,是紀念盧云(HenriNouwen)離世五周年。片中的盧云,是一位思想者,一位基督的信仰者與追隨者,也是一位最終因思考而走進智障群體的真正的神父——一位嚴格意義上的“祭司”。那時一直聽說盧云神父的名字,但卻沒有讀過他的著作。對於基督徒來說,他的形象因為一位天主教神父所引起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6-11 17:09:36)
生命樹智慧果——論加爾文“認識神”(TheKnowledgeofGod)之神學觀
引言基督徒的生命是一場朝圣。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磐石,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偉大圣徒為我們鋪搭的思想階梯,將我們引向對永恒真神更深入的認識。十六世紀改教邉拥膫ゴ箢I導者加爾文正是這樣一位圣徒,他以全部身心所奉獻的神學思想,處處為我們指向那閃亮的道路、真理與生命。“TheKnowledgeofGo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1 17:02:55)
邂逅人生《一生的聖召》讀書報告

一個人與一本書的邂逅,可以在人生的不同時刻。TheCall——中譯本名為《一生的圣召》,對於我,就是這樣一本書。初次知道這本書,並且買了一本中文版,是在2005年夏天的一個營會,主題是“召命與事奉”。我本不是沖著“召命”去的,而是因為在國內家庭教會信主,對加拿大的營會和培訓如獲至寶,總是年初就把幾個長周末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11 16:51:56)


一生的圣召2005年11月3日

布列松论摄影的名言“决定性瞬间“在我拍照的那些日子里私心并不以为然。前数码时代,在一票器材发烧友中间,我以数码的方式随意揿动一架老相机的快门,蓄意谋杀了不少菲林。其实我那种懒于斤斤计较光影的作风,不仅是对布列松的反动,而且是对自以为以艺术为宗教的我的讽刺,因为缺乏起码的虔诚,只是我执意以之为我的方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