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缸寨

信靠耶和华的必不至于羞愧
正文

邂逅人生

(2009-06-11 17:02:55) 下一个

邂逅人生

 《一生的聖召》讀書報告


 

 

一個人與一本書的邂逅,可以在人生的不同時刻。The Call —— 中譯本名為《一生的圣召》,對於我,就是這樣一本書。初次知道這本書,並且買了一本中文版,是在2005年夏天的一個營會,主題是“召命與事奉”。我本不是沖著“召命”去的,而是因為在國內家庭教會信主,對加拿大的營會和培訓如獲至寶,總是年初就把幾個長周末分配給了能去的所有營會;還覺得幾天“山上的日子”能夠改換平日單身生活的疏離,那時信仰上渴望追求,生活卻壓力重重,特別是工作上正在經歷極大的試煉,格外渴望屬靈的友誼。

不過,儘管我當時并不知道,神所給我2005年的人生主題,的的確確就是“呼召”。因為1月底我已經意外地聽到并回應了神的呼召;7月的營會中,我在極大的壓力下再次確認這呼召;8月份的營會又以此為主題,幫助我分辨呼召的意義,營會的主題歌Hi-Ne-Ni把呼召的神圣感一次一次激動在心裡:“為這世界黑暗的角落我在這裡,為那不曾被安慰的靈魂,我在這裡,燒我差我,Hi-Ne-Ni……10月回國度假,尋訪戴德生在鎮江的墓碑,這是一次信仰的朝圣,也是呼召的反思;11月回到多倫多,在艱難的境況中,我以《一生的圣召》命名了一幅原名《故鄉的十架》的攝影舊作,并為它寫下一篇同名文章,不料兩年半以後在我所提交的文章中,這一篇被自然地看為蒙召見證——雖未涉及2005年初的故事,卻將這呼召追溯到我生命成形之先。2008年神帶領我進入神學院全時間學習,并初次來到教會實習,在指定閱讀書目中再次邂逅《一生的圣召》。從書箱中取出重讀,事易時移,對呼召的感受也更加深刻。

2005年初讀印象中,全書的中心思想就是——“呼召”不一定是指所謂“全時間事奉”。那時我也是這樣想的,我已經把生命的主權交出,立志為主而活,但并沒有想去以此為職業,而是想以工作養生,將其餘的時間全部投注于圣經根基和神學學習,以及教會事奉。我知道,我的生命這艘小船,已經由主來掌舵,只是我從未想到過主會帶領我走這樣的一段路程。

想到呼召,忽然記起十六歲的夏天。考完高考最後一門那天,我走出陌生學校的考場,沒有隨人群立刻離開即將清場的教學樓,一個人站在三樓的走廊,望著忽然之間很藍的七月天空,惆悵的淚竟無聲地溢出眼眶。結束了,何處是另一個開始?

我的十六歲的確不是花季,兩個月後進入大學,好像闖進了一場別人的夢。我豁然面對一個應試人生之後的空白。其後多年的追尋,多年的流浪,只爲大學圖書館里拾來的一句“尋找就尋見”。儘管至今令人際關係充滿挑戰,重重label之下,卻是一顆曾經迷失但卻孩子般執著理想的單純的心。直到三十歲那個冬天如夢初醒,我終於被天父尋回,再也離不開祂溫暖的懷抱。那巨大的愛如此吸引我,直到有一天在追尋的路上驀然聽見祂慈愛的呼召,你是否愿意把全部的生命交給我?

是的,當然。活祭,這就是它的意義了——從那一刻起,我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屬於自己。然而,我更不會忘記,那一天的幸福,那一天的暈眩,那初次體會的生命完整,那與至高者合一的無比超越,伴我走過無數了無詩意的漫漫長夜與痛苦深淵。“呼召是人類經驗中最能理解的重新定位方式,以及最深刻的動機——歷史上最極致的生存理由。”[1] 神的呼召,使我的生命在徹底否定中被重新肯定,并以祂復活的大能,枯骨重生般令自己都驚訝地建立起來。

三年之後重讀這本書的另一個收穫,是發現自己已經對這本書中許多排比的疑問,能夠做非常肯定的答覆。例如:

你的生命是否找到存在的理由,是否擁有專注的目標?

是的。

我們渴望能確定自己正在實現自己之所以來到世上的目的。

 我已經確定。

重點是認識我自己,看見上帝真正要我作的事;重點是發現一個對我而言是真理,發現我能夠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理念。[2]

我已經認識我自己。我已經看見上帝真正要我做的事;我已經發現一個對我而言是真理,發現我能夠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理念。而且發現它,是一種狂喜。

 今天我越來越清楚地體會到什麽叫做“全時間”事奉的呼召——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會走上的一條事奉之路。我感到,念神學受必要的裝備,以及傳揚、教導神的話語,是神要我用全部時間去做的事情,此外一切都不能引起我興趣,也浪費神給我的時間,偏離神對我生命的計劃和旨意。這,大約就是與前幾年的分別所在——時間,我已經早就全部交給了神;現在祂則明確地指出了對我時間的分配與安排,這是祂神圣主權下的決定,不是我自己的選擇。那么,如何走下去,亦是祂的定命。

讀神學是喜樂的,也是充滿挑戰的。


喜樂在於,我每天都可以做我生命中最滿足的事情,這是我從來沒有感覺過的。無論是從前念工程還是念文學,是做辦公室文員還是銀行職員,我都覺得錯位,找不到自我。可是漫天世界瞎找,胡思亂想,寫詩拍照,只是與現實更加脫節,卻從沒有找到過自己的位置。但是讀神學卻不是這樣,我對每一本書,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科目,都充滿興趣,內心里有無限的動力,無論外界怎樣的遭遇,無論讀書如何大的壓力,我都清楚自己不可能離開神學學習的軌道——象一塊強烈的磁石將我的心牢牢吸引,我清楚為什麽而學,也不斷思考應當學習什麽,以及如何去學。這學習也將是持續一生,但卻結合實際的,不一定限于神學院的幾年時間,也不是爲了某一個預先設定的事奉崗位,卻是認真的、持久的、不斷進深的,爲了將來神要我去做的工作。我終於在神所預定的軌道上緩緩起行,并感覺到圣靈的持續加速力。


挑戰在於,讀神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屬靈的操練。這是事奉之路的必須。感謝神以呼召來堅定我的心志,并不斷在這條路上讓我看見祂慈愛的手如何牽引,在這個過程中模造我的生命。帶著屬靈爭戰的眼光來看一切,就既不會輕易退縮,又能敏銳于圣靈的帶領。在任何景況下惟有神的呼召可以使我堅持不懈,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靠著圣靈結出仁愛喜樂的果子,并將榮耀歸給神。

 

好,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還是回到《一生的圣召》這本書。

作者Os Guinness生於中國,生於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中國,父母是由英國到中國的醫療宣教士。葛尼斯畢業於牛津大學,修得社會學博士學位。1984年遷居美國,葛尼斯所帶領的“三一論壇”,常邀請社會各界菁英,藉著閱讀、討論、質疑及提出方法,來面對當代社會各種公共議題。作者學識豐富,涉獵廣泛,他不避諱面對現代文化及信仰問題,以基督徒的身分思考人生的意義與正確的方向。

三十多年來,“呼召”這主題一直在作者內心中燃燒,“什麼是我們之所是(we are)、我們之所有(we have)、我們之所做(we do)?”這就是本書寫作的目的:定義呼召,發現呼召,回應呼召。



“呼召就是神毅然決然地呼喚我們就近祂,以至於我們對全人、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所擁有的每一樣事物,都投注一種特殊的忠誠及活力,在生活中回應祂的召喚并事奉。”[3] 人類存在的目的不應只是為了要活下去,而應是為了一個明確目標而活。如果生命沒有目標,一切都是空談。人類必須正視生命中有一 位“呼召者”的存在,才能認識自己存在的意義與目的,這位呼召者呼召人們就近祂,呼召我們的全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擁有的每一樣事物,以致生命能夠迸射出一種特殊的忠誠及活力,為此目標而活著。
 “現代西方文化是第一個對於生命之目標沒有共識的文明。”[4] 的確如此,深厚的基督教傳統早已被越來越背離信仰核心的世俗化社會以“后現代”的方式消融,這本書嘗試著以“呼召”為線索來反思與那位“呼召者”日漸疏遠的現代人看似多彩實則漂移失去意義與方向的人生。

全書26章,每一章作者都用一個名人或藝術作品人物引出他對呼召某一方面要闡釋的話題。 每一章的結尾,他都挑戰讀著在這一章中所談論的呼召這些方面的問題,并以“聆聽拿撒勒人耶穌的聲音,回應祂的呼召”結束。“這本書是爲了所有渴望尋找及滿足生命目標的人而寫。書中主張,只有明白自己被造的特殊目的,以及蒙召奔赴的目標時,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5] 全書因此充滿了一種夢想的激情,我想這是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喚醒忙碌的現代人們已經麻木的生命反思,并用許多歷史和現實中的名人故事——對創作與知識無止境追尋的達文西,思索人生責任的捷克總統哈維爾,獲致人生財富夢想的卡內基,一世梟雄的羅馬皇帝凱撒,躋身名人堂的畢卡索、莫札特及達利...... 來從不同角度深入開掘“呼召”這一主題。

  本書有許多格言式的字句:

   除非有呼召者存在, 否則不會有呼召。

回應造物主的呼召是生存的"最根本原因",是人類存在意義的最終源頭。



呼召就是神毅然決然地呼喚我們就近祂
, 以至於我們對全人, 所做的每一件事, 以及擁有的每樣事物, 都投注一種特殊的忠誠及活力, 在生活中回應他的召喚並事奉.



我們開始尋找,但是最後我們被尋見。
追尋或尋見毫無功績可言,一切都是恩典。追尋的奧秘不在於人類可以高攀親近神,而在於神屈身親近我們。


只有明白自己被造的特殊目的,以及蒙召奔赴的目標時,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們當做什麽,以及我們當如何生活?最深刻、最令人滿足的答案,就是回應呼召。人活著就是對神呼召的一種回應,這遠比鼓勵你去撰寫自己生命的劇本更加深刻。只有當我們回應基督,並且遵循祂的呼召時,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o 作者對“天主教的錯誤”與“更正教的錯誤”進行了分析,區別了“主要呼召”和“次要呼召”的概念,指出天主教高舉屬靈之事,犧牲了俗世之事;更正教圣化世俗工作,貶低了靈性的價值。“我們蒙召,不是要做某件事,或前往某處;我們是蒙召走向神。”作者呼籲我們成為祂的人,完全屬於祂,讓次要之事仍為次要,首要之事永居首位。

o 關於恩賜,作者指出,“恩賜從來不是真正屬於我們,或為我們自己的益處所賜。我們擁有的都是神給的。我們只是管家,小心管理不屬於我們的財產。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的恩賜總是爲了別人的益處而擁有。”“神不是職業介紹所,不是為我們的恩賜尋找安身之處,神乃是爲了祂所選擇的位置而創造我們及我們的恩賜——只有當我們在那個位置時,我們才是真正的自己。”

o 竭誠為主:卓越,只有基督的跟隨者回應神的呼召時才能達成。使我們有熱情追求生命中最深刻的成長,及最高勇氣的關鍵,就在於神的呼召。這是點燃性格及恩賜的深刻潛在的力量。信心的騎士——活在信心里,將生命的意義全然交給他的創造者。當我們效法基督的時候,就不會靠著自己改變。


作者也選擇了七宗罪中的四項,就其與呼召的關係,進行了探討。


o 驕傲:呼召的黑暗面,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自負的誘惑。蒙召的人特別無法抵抗驕傲,因為呼召本身是高貴的。驕傲的邪惡策略是,攻擊我們不在最軟弱的地方,而在最強的地方。這是“高貴思想的罪”。只有恩典能夠融化我們心中驕傲的罪根所造成的剛硬、孤僻、自夸的我——呼召完全是一份恩賜,完全出於恩典。


o 嫉妒:耶穌對我們個別發出呼召,與別人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嫉妒既愚蠢又邪惡,是引起競爭的要素,因而腐化了呼召。我們應當只對神負責,只討祂喜悅,最後也單單由祂認可。


o 貪婪:金錢是屬靈的問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優勢地位,導致貪婪的產生。瑪門——金錢是一種力量,是神的敵人。我們若不是事奉神,使用金錢,就是事奉金錢,利用神。成功神學的極度異端——健康及財富的福音,是腐敗的呼召的私生子。要事奉哪個主,神還是瑪門?已經決定了。市場心態是不好的,我們是蒙召來做,不是因為我們可以得到酬勞。瑪門主義認為思想和人都可以購買和出售,人性的主導動機是理性地計算如何使獲益最大;但呼召是“免費且為神而做”,不是為利益,而是因為熱愛而做。


o 懶惰:是一種明確的屬靈沮喪,根源在於靈命,而非身體。是內在對於有真實價值之事物的價值感到絕望:生命帶著人走進一條死胡同,所見之事仿佛都是死的。“放棄生命”的態度是人類墮落最可悲的一種形式。呼召的真理可以解決問題,我們蒙宇宙的的創造者親自呼召,所做的事被賦予意義,在生命的每一刻激勵我們。被神的呼召挑戰,激勵,鞭策和鼓勵,我們不能稍停,安逸于舒適、平凡、平庸以及無聊之事,呼召永遠朝著更高、更深、更遠的目標前進。看清自己最深刻的恩賜和靈感,了解呼召的考量須在職業生涯考量之先,而且只有藉著呼召的透視,我們才能在工作中找到最深刻的滿足。呼召是最優越的動機,最根本的為什麽,神已經呼召我們,只有當我們全力回應時,才能做真正的自己,追求一個任何勢力都無法威嚇,任何失敗都不能令你沮喪的目標。


  •  “神圣愚拙”:是蒙召做門徒的重心所在。“當耶穌呼召一個人時,祂要求他來,並且愿意赴死。”(潘霍華《追隨基督》)捨己是荒謬的;捨下自己的利益是有勇無謀的;捨下自我保護是愚蠢的;但門徒選擇的正是這種獨特的愚昧。信仰本身應當是反文化,與世界的本質對立的,但對許多信徒而言,基督徒生活就等於好生活。 “佩戴愚拙”是呼召的基本要件,因為它是基督回應傷害的方式——“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


“呼召”的確是與“呼召者”分不開的。


“耶穌基督的仆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我們從祂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祂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羅1:1,5-6


當我對“呼召”有了更深體會之後,這部書使我思考呼召的兩個層次。每一個人都需要聽見的那“決定性的呼召”:認識耶穌基督;使徒的呼召,是成為那至高的呼召者所差遣的傳達呼召的使者;而另一些人的呼召,可能是從事某一種職業,在那個職業上見證耶穌基督。“呼召”是由“呼召者”發出的,認識“呼召者”才是發現“呼召”的根本。如果不認識“拿撒勒人耶穌”,沒有人能夠聆聽祂的聲音。在這一點上,本書似乎沒有作出區分和強調。


本書是否專為基督徒而寫?似乎不是。對於非基督徒來說,對生命意義的這些追問,“回應拿撒勒人耶穌的呼召” 或許可以吸引他們去認識那位呼召者。對於基督徒來說,這些問題可能會促使他們思想自己的生活方式與人生定位,并重燃信仰的激情。


這不是一本專論“呼召”的高頭講章,而更像一部漫談式的系列節目,每一章都可以獨立成篇。也許是社會學家和論壇主持人的角色使然,作者的知識面廣博,選取的人物也是“圣俗參半”。這既有非常吸引人的一面,就是豐富的形象感與時代感,能夠引起大眾的閱讀興趣;也有一些缺憾,作者潛意識里對於一些世俗世界中的英雄和成功者相當推崇,因此可能會模糊一些重要的價值觀差異。例如,關於溫泉關之戰的斯巴達勇士,作者寫道,“他們專注而英勇地善盡職責。他們堅定地站在歷史的防線上,今天所有的自由人民所享受的自由都有一部分要歸功于他們。”并引用法國哲學家蒙田的話,“有一種失敗是可以與勝利相匹敵的。” 正如作者引用的很多非基督徒作家與思想家的片言只語,這裡所提到的“自由精神”和“英雄主義”帶有相當的人文色彩,卻無法與基督所賜給我們在祂裡面的自由,以及永恒國度的觀念相提并論。


儘管如此,本書仍然是一本精彩紛呈的好書,所蘊含的豐富屬靈真理,散布在許多故事和引文中,很適合我們奔走在這蒙召之路上略感疲憊的時候拿起來重新翻閱,那優美的文字,飽滿的激情,將鼓舞我們無怨無悔地去繼續追尋那“一生的圣召”。


“你為自己創造了我們,直到我們的心在你裡面尋得安息,我們才得安息。”


——奧古斯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