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朝鲜战争爆发后英国两次建议牺牲台湾换取和平
1950年6月24日凌晨,北朝鲜入侵南朝鲜。这一消息闪电般传遍并震惊了整个文明世界。西方民众无不认为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信号。这次入侵的另一个后果是在世界范围内引爆了一场持续多年的反共狂潮,其标志性产物是麦卡锡及其主义成为美国社会“主流民意”。
美国总统杜鲁门获悉消息后,当即决定召开国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你所不知道的反右历史,邓小平反右办公室主任
1980年,邓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反右没有错,是必要的。邓的这种态度与今天的右派学者们对毛泽东发起反右的批评,显然是北道而驰的。不熟悉历史的人,常常以为邓小平是一贯反对毛泽东的反右和文革的。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宣传中,也把邓小平塑造成一个开明进步的领导人。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吊诡,‘开明’的邓小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14 10:02:00)
[转贴]朝鲜战争秘闻
1949~1950年55~56岁
  在划分势力范围方面,毛泽东的進展也不大,只是把越共交给了他。
  斯大林是一举三得:既让毛高兴,又能在亚洲有效地扩展共产主义阵营,援助越南的巨大费用自然也由中国负担。
  越共领袖胡志明十分亲华,在中国住过多年,去过延安,说一口地道的中文。毛一直在出资、出力支援他。尽管他与中共关系非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主题:蒋介石惟一一次到延安:被毛泽东所住窑洞震惊
[史海钩沉]
  蒋介石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
  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到延安
  蒋介石飞到了延安。
  国民党军的最高统帅以占领者的姿态进入共产党人的“巢穴”,这一事件在国民党方面看来极具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从四平烈士纪念塔看孔子何以“吾从周”
孔子何以“吾从周”?
2009-10-13作者:小国
意大利人在二战中创了个记录:没打过一场象样的胜仗。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我有时想,没人逼着墨索里尼,干吗非要参战呢?大概是被自己忽悠的,以为军容整齐的军队就是能打仗的军队。这些罗马人的后裔,帝国的精神呢?
  帝国的精神常在,但不再属于拉丁民族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与其骂人“反华”,不如减少出口
2009-10-13王晓阳
每当国外对中国的出口商品提出质疑或限制措施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学界、企业界往往用两个字做评价:反华。
在我们还没有深入研究对方政策背景时,就匆忙做出“反华”结论,是否太轻率了?
在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出口时,动辄指责贸易伙伴“反华”,是否太幼稚了?
9月11日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转贴]乌克兰总统呼吁国民清除极权主义污垢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呼吁国民清除极权主义污垢,把带有极权党标志的纪念物和偶像仍进历史垃圾堆。尤先科还表示,恢复历史的真相和公正是民族复兴的基础。
位于乌克兰西南部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星期天举行活动,悼念当年苏共斯大林政权镇压迫害的遇难者。
在当地的一个名叫杰米亚诺夫狭口的地方安葬着500多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两个普通妇女和两个教授、一个博士的对话
2009年10月12日作者:聂造
国庆前夕,卡拉OK唱得特棒的党校朱世筹教授到延安考察,吃罢晚饭和乡亲们聊天,乡亲们就问朱教授,60年大庆延安唱什么歌最合适?
朱世筹:“首选当然是《东方红》和《国际歌》啦!”
延安一村妇:“我孙子说《东方红》和《国际歌》不能在一起唱的!还是唱《国际歌》好,国际水平就是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帖]纪念太后老佛爷逝世100周年之“祖宗之法不可变”
她,是宪政的改革的领袖,她,是大清的旗手。
明末清初,整个中国人口也就一亿多人,可到了慈禧时候全国人口已逾四亿多人,能让四亿人吃饭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事呀,康熙、乾隆行吗?
    
    谁说慈禧太后不懂经济,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艘轮船、军舰、第一座钢铁厂、第一所大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川岛速浪保住紫禁城的故事
1900年,满清慈禧太被义和团无脑ff欺骗后向全世界宣战,并下令杀光所有外国人,虽然外地多数官员都拒绝执行,但是在北京及其附近的暴行还是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干涉。
川岛浪速是作为八国联军的一名三等翻译来中国的,当时联军认为不攻陷紫禁城就不算真正的占领了北京,而川岛浪速则主张依靠和谈和平地进入紫禁城,最后他成功地说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