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9-19 20:25:24)
        尊者罗侯罗就问佛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我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知道?“云何见”的“见”是体证到。怎么样才能够真正体证到“我此识身”(我这个身心)跟外面境界一切相呢?“得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著使”如何才能够真正去体证到没有“我”、没有“我所”,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9-11 14:48:20)
  当你听闻正法之后,才会去正思维,深入去思维。在你还没有建立之前,都还是在世间的名利堆里面抓,觉得这个很甜、这个很好。“习正思维,便有正念正智”就会建立起正知正见,当你有正确的闻思之后,便会“护诸根”,就是守护诸根,守护我们的六根。这已经是进入实修的阶段,“三妙行”的应用,跟守护诸根的关系很大。当你在守护诸根的时候,我们身、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9-09-11 13:45:37)
  “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长沦没溺,无止息处”。
  “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苦痛逼迫,或恼、或死,不生忧悲、啼哭号呼、心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多闻圣弟子”就是有见谛的人、有修有证的人。注意这两个对比,这是一般众生与解脱者的相异之处,尤其是在面临重大境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10 18:05:30)
  众生常常是在一个趋乐避苦的世界,显现趋乐避苦的心态,不断在趋乐,不断在避苦。“趋乐”就是不断在抓,就会产生贪;“避苦”就是不断在抗拒,就会产生嗔。于是不断在趋乐避苦之中,一直在逃啊!逃啊!逃啊!没办法安下来,没办法停下来!往往会向心外去求法,去求一些能够如愿以偿得到的乐,然后再祈求一些加持,举办法会消灾,避开自己所不要的这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9-09 13:08:18)
        上次有讲说一切要归零。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或坎坷,一切归零。因为我们装填很多正确跟错误的资讯,综合起来让我们现在没办法以一个零,一个全新的心态来认清佛法,导致我们在闻、思、修上面,会有很多的障碍。但是,“归零”也不是要你们都不要相信、都放下其他的,只要来相信我空海的就好,不是这样!“归零”是让自己重新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9-09-06 10:41:59)

我家有两盆昙花,一盆是大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其实是很淡很淡的淡红)。几年前种下时,我并不知道是两种不同颜色的花,为了说清楚,就命名为淡淡和红红吧。淡淡长得很快,飕飕地往高里长,红红却漫不经心。于是我就断定淡淡一定会先开花。这样,淡淡就很轻易的得到了我的精心照料,移植,浇水,剪枝,搭棚······淡淡也很努力,嫩嫩绿绿的枝条长得水灵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9-03 14:51:45)
    有的佛学学者认为,佛经中包含了很多的科学技术,甚至把佛经与科学技术等同起来,这是极为不切合实际的。佛经中确实谈到了一些法术,但仅是教会人们寻求大自在、解脱的根本智慧和方法,而绝不是教会人们如何寻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乐的智能和法术,佛经中之所以不过多的谈及法术和科学技术就在于要避免误导人们刻意的去追求法术和科学技术而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03 14:40:08)
佛学以及老庄学说的精髓要义和终极目的另有所在其至高妙完备的人生哲学、心灵安慰学说以及完备的解释学的功能和价值只是佛学的浅层功能和价值,而世人往往误以为是其最大功能和价值所在。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佛学不仅饱含至为高妙完备的能使人生获得最好的空灵超越性和最大的安慰、解脱的人生哲学,佛学中更蕴含着至为高妙完备的精神安慰和心理分析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02 16:22:28)
       “佛教之信仰,乃是智信而非迷信”(梁启超语)。佛的精髓和教义不但不主张迷信,且是较之世间一切学说(包括科学技术),最彻底的也是最完备的、最有效地能够反对和根除迷信的学说及其智慧和方法。为什么呢?佛法认为:不但虚幻的信是迷信,执著于实有、实相的信仰也是迷信,都是应当破除的。但世间的人智的科技之智却往往只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禅定
  
  禅定,是我国佛教修炼家的最常见与最佳的修炼方式,是历代高僧大德对自然、社会、人生及本体的一种参悟和觉解,是神妙的顿悟、高超的境界、彻悟的般若、最高的知解,它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与真谛,我们很难用准确的词语表述它的内涵。这是因为禅定之根广且深,它广阔到“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理所当然对“三世”应扩展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