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兰原创

天生夜游神,小半生从事中文。敝姓王,但从未登基,只是沾了些先祖灵气而已;生于午夜,着歌而来……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最后的井盐撰文/惠兰 摄影/余铭源阳公田供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之一:自贡诗情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明显地感觉到一股淡淡的盐卤气息,潮湿而略带咸味的空气让人感到一片苍茫……
  这是一个平常的雨夜。蜀南古盐都的风雨经过两千多年的吹打,此刻已归平静。仿佛一切都已远去,一切曾经喧嚣的声音都变得遥远而陌生。所有积淀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尘烟连同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后的井盐撰文/惠兰 摄影/余铭源阳公田供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之二:早期井盐生产
  翻开厚重的盐业历史,我热烈的诗情开始冷却下来。而当我冷静地走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昨天,心中的热爱又开始升腾……
  在自贡停留的日子,我开始走访一些残存的历史遗迹。曾经在记忆里林立的天车日渐稀落下来,繁华的盐码头也已经沉寂。夏日的阳光就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后的井盐撰文/惠兰 摄影/余铭源阳公田供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之三:自流井开发
  
  明朝初年,富顺、荣州两地的盐业从元代的衰微和元末的战乱中逐渐恢复。到正德时(1506-1521年),全川盐税年征价银71460.72两。而富顺即征9676.51两,荣县征银3137.01两,两地占全川盐税近18%。著名的富义盐井仍可岁产盐36000余斤。
  明正德末至嘉靖初年,以富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后的井盐撰文/惠兰 摄影/余铭源阳公田供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之四:盐都的形成
  清嘉庆、道光两朝,富荣盐业稳步发展。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湘鄂,清廷饬令川盐济楚,给川盐以广阔的两湖市场,也给自贡业的急剧发展带来了契机。"于是富厂乃大开井灶,并办深井,及于火脉,火乃大升,盐产日增月旺,逾于犍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最后的井盐撰文/惠兰 摄影/余铭源阳公田供图/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之五:因盐设市清末的自贡盐业,因太平天国的失败而淮盐复销湘鄂,致使市场缩小,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近代技术的采用,仍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自明代嘉靖年间至清代雍正时期的两百余年间,随着自流井的开凿,逐步实现了盐业生产中心从富顺、邓井关一带西移并向贡井地区靠近。自流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5-07-28 10:12:00)
夏日将逝作者:惠兰夏日在白昼的尽头唱着自己的挽歌最后的日子近了树叶即将变黄玫瑰即将凋谢心爱的人儿即将远走他乡就连夏日的记忆也要和那颗衰弱的心脏一同去了趁着现在还清醒再看一眼最后的晚霞吧太阳就要落山而快乐的鸟儿依然从头顶飞向远方夏日无可挽回夏日就要和太阳一起落下山去(作者邮址:ruomu0320@yahoo.com.c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5-07-28 10:10:50)
晨歌作者:惠兰白云如我飞翔的心在夏日的空中欢笑除了唱歌我什么也不想做眼前的天色和心情都适合唱一首情歌可是我一开口就说我现在可以死了我还年轻当然不想就死但这一刻假如真的死去美景和欢乐便可以长留那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啊尽管我从来惧怕死亡但这一刻却闻到了她的芬芳可我无法死去既便是躺在坟墓里心里也会装着蓝天白云和一首清晨的歌我知道自己是被宿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神秘冰石林(上)
                       撰文、摄影/雷抒雁
                       
  "走,看石林去。"
  一吃过早饭,克什克腾旗的旗委书记呼格吉图就忙着安排车辆要领我们去看石林。
  说实在话,我到过云南的路南石林,在那里听人们神采飞扬地讲述过阿诗玛的故事。便想,在这内蒙古草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神秘冰石林(下)
                       撰文、摄影/雷抒雁
远处有一座石柱,高可及十多米。呼格格说,那是成吉思汗的拴马桩。这显然是传说,但据说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率诸子及其将帅攻破金界壕之后,确实在这里开过庆功会。那是胜利者的欢喜会,战马自由地在山坡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埃及的诱惑(上)  撰文/许海 供图/埃及大使馆流淌在撒哈拉大沙漠上的尼罗河,河水年复一年地泛滥,给两岸带来了大片膏腴的沃土,而在不远处,则是漫漫黄沙,埃及国土的百分之九十七为沙漠所覆盖,正是在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里,诞生了古老的埃及文明。譬如说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惟一保留下来的一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