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先后欣赏了十九世纪以前,意大利十九世纪早期中期,及法语,德语,俄语/东欧等歌剧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回到意大利,欣赏十九世纪后期及二十世纪初期意大利歌剧的代表作,包括威尔第,彭奇埃利,马斯卡尼,莱昂卡瓦洛,焦尔达诺,当然还有普契尼等人的名作。
威尔第是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巨人,相对多产,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歌剧,年代涵盖前后几十年[
阅读全文]
前面我们欣赏了几部比较著名的俄语歌剧。在十九世纪的东欧,除了俄国,捷克的民族乐派也很活跃,作曲家有著名的斯美塔纳,德沃夏克等。今天我们就欣赏德沃夏克著名的歌剧《水仙女》。德沃夏克大家都很熟悉,他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广为人知。据介绍,德沃夏克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水仙女》,脚本是根据斯拉夫民族有关的神[
阅读全文]
鲍罗丁我们前面提到过,是著名的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五人团”(也称“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鲍罗丁本人是医生,又是化学家,并在化学方面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他只在业余时间作曲,据说曾自称是“星期日作曲家”,因此他的音乐作品数量并不多,然而质量却让人不能小觑。仅举一个例子:为人熟知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
阅读全文]
《黑桃皇后》是柴可夫斯基继《叶甫盖尼•奥涅金》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歌剧名作,脚本也是根据著名俄国文学家普希金的同名小说改编,主要由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执笔,作曲家本人也参与了改编。剧情大意是,男主人公,下级军官盖尔曼爱上了伯爵夫人的孙女,女主人公丽莎。但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悬殊,丽莎已经是一位公爵的未婚妻,盖尔曼不可[
阅读全文]
(ZT)https://v.qq.com/x/cover/syunshf3ptesmsu/m0513egu3o1.html
《卡廷惨案》简介阅读全文]
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了11部歌剧,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这部《叶甫盖尼·奥涅金》(又译“尤金·奥涅金”或“欧根·奥涅金”)。脚本是根据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同名长篇诗体小说,由作曲家本人和康斯坦丁·西罗夫斯基(К.С.Шиловский)改编完成的。人们常说“剧本是一剧之本”,此言不虚。普希金的原著为这部同名歌剧的成功奠定了[
阅读全文]
穆索尔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也是俄国音乐“五人团”或“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五人团”的另外四位是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柯夫和居伊。穆索尔斯基曾长年担任政府的文职工作,音乐创作多是在业余时间完成。他一生创作了五部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
这部歌剧的脚本是穆索尔斯基本[
阅读全文]
前面我们先后欣赏了十九世纪以前,意大利十九世纪早期中期,及法语,德语等歌剧的代表作。在回到意大利十九世纪末歌剧之前,让我们再欣赏几部俄语及东欧国家的歌剧。大约从十九世纪中叶,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兴起,在音乐界产生了民族乐派。就风格来说,民族乐派是在浪漫派的基础上与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在歌剧方面,用作曲家本民族的语言作歌词[
阅读全文]
在理查德·施特劳斯创作的十几部歌剧中,《玫瑰骑士》是少有的喜剧,从头到尾充满喜剧气氛,是表现十九世纪中叶维也纳社会生活的现代戏。脚本是由奥地利作家、诗人霍夫曼施塔尔(HugovonHofmannsthal)专门为此创作的。
剧情叙述一位19岁的单身伯爵与32岁的元帥夫人发生恋情,年轻的伯爵又阴错阳差地担任了元帥夫人表親的“玫瑰騎士”(“玫瑰騎士”[
阅读全文]
提起施特劳斯,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有“圆舞曲之王”美称的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Jr.,1825–1899)。然而,德国还有一位姓施特劳斯的作曲家也很有名,他就是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Strauss,1864–1949),和“圆舞曲之王”的家族除了同姓外,没有其他关系。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一个相对全面而多产的作曲家,其生活和创作的年代大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