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游走于艺术世界的精灵。一支画笔,一块画布,便是他的一切。激情的投入,血与火的碰撞,对自然的热爱和尊敬,顺着画笔在画布上卸下一片汪洋。有生之年,倾注了全部生命的画作。本文来源:最绘画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

道不须臾离,可離非道也。神兵尽落空,枉费参修者。[
阅读全文]

和珅(1750—1799)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少年家贫,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因机灵善辩,仪表俊伟,受清高宗赏识,历任显官,后升任军机大臣,居此要职二十四年。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正所谓因人废字。乾隆皇帝爱书法,和珅刻意摹仿乾隆的书法,[
阅读全文]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曾留学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将西方绘画元素带入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光影、造型,强调描绘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就让徐悲鸿先生一笔一画,再现技巧。[
阅读全文]

白蕉(1907——1969),近代书家,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别署济庐、复生、复翁,上海金山县人。
其书法作品立意高古,用笔洒脱,格调雅逸,非一般人所能及。从此卷中可清晰地看出二王书法的精髓,疏宕处体现了《平安、何如、奉橘帖》的安祥舒逸的布局方法;流[
阅读全文]

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四家墨迹》“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

来自:书法空间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

前轩茂柏后轩松,
松柏可人情意浓。
御雪耽炎无半句,
总将春色涤吾胸。
[
阅读全文]

石涛(1642一约1707),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等。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本文来源:无为斋Readmore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阅读全文]

华世奎(1863~1941),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是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是其代表作。华世奎是个倔强的老头,他16岁时得中秀才。19岁时中举人由内阁中书考入军机处,荐升为领班章京。1911年奕劻组亲贵内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