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6-03-24 08:00:16)
阅读 ()评论 (0)
(2016-03-23 17:37:40)
雕塑家杰克梅弟说:“真实仿佛躲在一层薄幕的后面,你扯去了,却又有一层,一层又一层,真实永远隔在一层薄幕的后面,然而我们似乎每天都更接近一步。就为这缘故,我行动起来,不停息地,似乎最后我终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他又说:“我每次工作,都毫无犹豫地把上一次所作的修削删改,因为我感到看得远一步了。其实我也不过是按照当前的感觉去制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临摹有三种方法,刻意、着意和写意。 一、刻意临摹 刻意临摹就是尽量接近原作。原作的表现分形和势两个方面,初学者都重形不重势,长了短了,粗了细了,对形斤斤计较,而对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的势则不甚留意。一般来说,空间特征是直观的,容易把握。时间节奏是非直观的,需要仔细领会。传王羲之谈临帖经验说:“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程颐《答横渠书》:“观吾叔之见,志正而谨严,深探远赜,岂后世学者所尝虑及,然以大概气象言之,则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和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虑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更望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当自条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23 12:03:13)

北方有璧人玉容难自弃厌彼尘俗众绝世而独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22 18:09:06)
书法作品中的余白从大往小说,有四周边框余白、行距余白、字距余白、字内余白和枯笔内余白。要将所有这些余白组成一个整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适当运用枯笔,墨色越枯,线条内丝丝缕缕的余白越多,被切割出来的两边余白就越有藕断丝连的关系。第二,尽量笔断意连,避免缭绕的牵丝将字内余白切割得太琐碎。第三,交接笔画写得虚灵些,不作封闭状,让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22 14:26:28)
1.姜夔《续书谱》说:“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王右军书‘羲之’字、‘当’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数十字,无有同者,而未尝不同也,可谓所欲不逾矩矣”。(一个字有数十种写法,原因就在于“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不同空间位置产生出不同的连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22 13:49:41)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22 06:59:28)

倪元璐《致台翁手札》行书此札内容为慰亡,写得沉痛哀婉,但又以通脱之观点为生者解说,言简意深,于平常俗事中见高远之怀。所书结体端正,行笔朴厚而活泼,极为精彩。倪元璐《刘钜溟过访行草书札》行草书释文:江右新解头刘钜溟弟,丁卯所拔,拟元以夫场贴堂,实副榜第一。今来过访,约午间到小楼,出五簋享之,其意甚欲见台兄。倘无他事,借光半日,荣甚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3-22 06:45:57)

弘一的篆刻独树一帜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入“西泠印社”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又一个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编印印社的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在近代篆刻史上占领风之先“金石无今古,艺事随时新。如如实相印,法法显其真。”这就是弘一的印艺观念品读他的篆刻作品风流潇洒而不失拙朴之气不仅可以欣赏到弘一摹古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86]
[287]
[288]
[289]
[29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