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道颜体学习者众多,不失为书法入门之良好范本。如果我们学习或欣赏颜体,只能将目光停留在其雍容与宽博之处,显然是浅见的。颜体当然还有意趣与势态。颇受争议的《告身帖》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如下:不管《自书告身帖》是否颜真卿所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件浓重风味的颜体遗迹,在很多处理方法上,又与颜真卿的很多经典碑不一样,这给我们学习、创作[
阅读全文]

尹思泉《爨宝子碑》写记
2017-04-06尹思泉尹思泉诗书原创
《爨宝子》字波挑利拙,书体隶意重于楷,浑厚憨敦。吾喜其姿态典雅,
古意茂然,仿佛鲁班其人行世,不居高才,但和穆简静,气吐幽兰。故可久视不厌,名立古今,且越写越爱之。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此碑为“端朴若古佛之容”。
*丁酉春月,北美犹寒畏出,写《爨宝子》全碑[
阅读全文]

我们都知道,唐伯虎是“风流才子”。但提起他,我的第一反应却常常不是“风流”、“潇洒”,而是“心疼”。我总是提醒自己,这不是真实的唐伯虎。唐伯虎是个天才,但他和他的天才缠斗了一生。他是富二代,在第二个本命年以前,唐伯虎无比狂傲,也无比幸福。他16岁中秀才,19岁娶娇妻,生下一儿一女。可就在他24岁那年,父、母、妻、子竟然[
阅读全文]

书法道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下面以米芾行书为例说明。一、大小长短: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二、平正欹侧: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不同风格的行书的[
阅读全文]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订阅号宋·黄庭坚《牛口庄题名卷》黄庭坚《牛口庄题名卷》(即《明瓒诗后题》卷)25×1004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释文:元符三年七月,涪翁自戎州溯流上青衣,廿四日宿廖致平牛口莊,養正置酒弄芳閣,荷衣未盡,蓮實可登,投壺奕棋,燒燭夜歸。此字可令張法亨刻之。 黄庭坚所书明瓒(即唐代懒残和尚)的诗卷,全卷纵25厘米、横1004厘米,每字直[
阅读全文]

文徵明草书《湖光披素练诗卷》书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时年60岁。文徵明草书师法怀素、黄庭坚而能遗其貌,取其神。本卷草书,纵逸遒伟、灵动激荡,点画苍劲有力,结体开展奔放、张弛有致,气贯神溢,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构。释文:湖光披素练,野色涨青烟。一雨树如沐,千林花欲燃。僧归白莲社,人载木兰舡。行乐须春早,山头有杜鹃。笠泽雨初收,沿涧弄小[
阅读全文]

尹思泉作五言律诗《“房事”》并草长卷
2017-03-31尹思泉尹思泉诗书原创
时在2017年春,加东房市大增,日新月异;凡别墅精舍,有缘观瞻却无份立得,若与美人失之交臂之恨!
作长律当歌,戏称“房事”,聊发一噱耳。
尹思泉书法
世风追不还,
饱食未足欢。
相谈非守道,
着意聊楼盘。
幽寻湖畔住,
兴至偶来观。[
阅读全文]

王铎行书《题素漱剪裱册》,首都博物馆藏。此册为王铎去世前的冬天所写,当时王铎59岁,于次年3月去世。这件作品虽经剪裱,但原作可能为巨幅,近乎榜书,其字已经入化定。释文:青圃通邻巷竹门不肯睽早薪拖小市晚晌汲西溪白首空簪绂苍山晤马蹄往来如有为菊朵正凄凄题素漱三首之一庚寅冬日书孟津王铎编辑排版|云上文化ScanQRCodeviaWeChat
tofoll[
阅读全文]

当书信在手中展开时也许已经没有了墨香但那只言片语间却有着别人都不懂的情谊吕嘉问《与元翰札》书信,也叫手札,是没有手机网络时两个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只是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写信的人越来越少,情人、父母翘首盼书信的场景一去不返,读信如见人的惊喜也渐去渐远。陈奕禧致舜徒二札
阅读全文]

书不师古,便落野俗一路,如作诗文,有法而后合。—王铎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有“神笔王铎”之誉。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王铎44岁-46岁三年间遍临《淳化阁帖》的晋唐名迹,几可达到乱真的境地。《瓊蕊蘆帖》便是其临习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铎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