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日一起帖》(《淳化阁帖》)右:《一日一起帖》(《大观帖》)王羲之《一日一起帖》,又名《一起帖》。草书二十三字,《淳化阁帖》刻为三行,《大观帖》刻为两行,另见《绛帖》等。释文为:吾昨得一日一起,腹中极调适,无所为忧,但顾情不可言耳。此帖的文意比较晓畅,大致要说的意思是:我昨日能一天起来一次,腹中感到非常舒适,没有什么可以担忧[
阅读全文]

游五园诗清邓石如故宫博物院藏书如其人、文如其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苏东坡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而不贵也。”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法也。”朱熹的父亲教育幼时的他:“心正则字正,心不正则字不正。”龚自珍说:“诗与人合一。”刘熙载说:“诗品出于人品。”都道出中国艺术[
阅读全文]

清代康有为也曾讲过:“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可见笔法四书法中关键的技法。因此,是否理解并掌握用笔之法,不仅直接影响到是否入书法艺术的大门,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后书法水平的高低。提笔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笔大多用于横画的中间及字的转折连接处、露锋出锋时。[
阅读全文]

如果说笔法是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筋骨,那么,墨法则应该是书法血肉之灵魂的体现。中国是墨的故乡,自古就有制墨、使墨的规则,从墨丸到墨锭再到墨汁,从松烟到油烟墨,无不体现着墨法的精奥。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书法,都十分重视对墨的驾驭,从古今书论中对墨的规定和各种传世墨迹来看,墨的使用与技巧问题一直是创作者乃至欣赏家、理论家关注的重[
阅读全文]

【全国册页展看点】雍容沉厚之“金石气”与“书卷气”将碰撞成怎样的视觉效果来!Original上海市书法家协会12.31-1.13作品选(一)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本届册页书法作品展征稿活动自2018年7月启动,受到书法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作者来稿9497件。本次评审方式、评委构成等在以往的评审基础上又[
阅读全文]

【全国册页展看点(二)】灵动古雅之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Original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订阅号本次评审方式、评委构成等在以往的评审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调整,评委会经过严谨有序的初评、终评、复议及面试,共评选出267位作者入展。从本次大展投稿情况来看,作者们不仅仅重视册页的装帧、设计、用材等样式和制式的新探索,在书法作品风格上取法多[
阅读全文]

【全国册页展看点(三)】潇洒简远之当今有多少可以做到“书不妄作”?Original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订阅号本次评审方式、评委构成等在以往的评审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调整,评委会经过严谨有序的初评、终评、复议及面试,共评选出267位作者入展。从本次大展投稿情况来看,作者们不仅仅重视册页的装帧、设计、用材等样式和制式的新探索,在书法作品[
阅读全文]

日写字夜写字
误了青春误了事
晴天画雪天画
扫帚铲锹八戒耙
直教小尹成老尹
可怜青丝似初心
人情世故有倦困
笔墨纸砚无厌时
富贵于我如浮云
纸墨于我是米蔬
君家若有白坯布
酬我一段当生宣
每怀佳镜生妄想
一念香灰化为诗
张旭怀素不可遇
堪见加东西邑翁
写到灵魂最深处
不知有我更无人
元旦[
阅读全文]

经常有书法人苦恼一个问题:“我的单字很好练,也写得不错,为什么写整体就不行了?”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行书的章法比正书的章法复杂、多变,表现空间也很大,其中包含着书家融入的诸多风格、意趣以及审美取向等。从单字的学习,到章法的突破,前后主要分两大部分:1、字组处理;2、章法表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字组对比我们以米芾书法为例,字[
阅读全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流布很广的一种启蒙读物,梁代周兴嗣作。作品文辞通俗优美,典故运用丰富。历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着很多,其中年代最早、最著名者是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据记载,其在永欣寺时,曾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给浙东一带的寺院。这些写本(或刻本)后来也就成为入门学习书法的范本。赵孟頫是继智永之后,书写《千字文》较多且最有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