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分明是梦他乡衔接故乡田园沟壑望茅屋粗布单衫牛羊我同昔日我伊是今时伊翠茵地里人来往村东到村西却为此地香宅移向槐花菱塘梦里时空任穿越纵横万里无疆谁能摹画其中景醒来欲表不成行*旧稿,不知何时所作,兹誊录存之。[
阅读全文]

裴度居守东都,夜宴,半酣,与诸客联句。
时元稹、白居易均在座,有得色。
依次至汝士,汝士句云:“昔日兰亭无艳质,此时金谷有高人。”
居易知不能复加,遽裂之,曰:“笙歌鼎沸,勿作冷淡生活!”
稹顾居易曰:“乐天所谓能全其名者!”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卷三:
“时元、白俱在,皆赋[
阅读全文]

贫士诗有极妙者。如清人陈古渔:“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偶闻诗累吟怀减,偏到荒年饭量加。”唐人杨思立:“家贫留客干妻恼,身病闲游惹母愁。”清人朱草衣:“床烧夜每借僧榻,粮尽妻常寄母家。”清人徐兰圃:“可怜最是牵衣女,哭说邻家午饭香。”皆贫语也,但诙谐处令人欲笑。尹思泉草书元萨都刺《宫词》富贵诗[
阅读全文]

肩炉擎杵走铃铛十里闻声识铁郎兄弟师徒村复乡补锅缝伞农庭具修锁铲刀箍菜缸风餐阡陌水中央*分理箱中存稿有此阕自度曲,不记岁月,无忘年少梓旧(余十五岁随家兄打铁)。[
阅读全文]

“枕流漱石”,本是“枕石漱流”。
《宋书·乐志》载,三国·曹操撰有《秋胡行·晨上》篇:
“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后因为一个典故变为两者并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孙子荆(楚)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济),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
阅读全文]

送别
秋飙涤荡树头空,
零落金花漫碧丛。
正是先生翻字画,
案堆脚绊手挥中。
[
阅读全文]

越吟,典故。
出自《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附《陈轸传》:
“越人庄舄(音系xi)仕楚执圭,有顷而病。
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鄙细:微贱)人也,今仕楚持圭,贵富矣,亦思越不?’
中谢对曰:
‘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
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
意思是:
战国时越人庄舄仕楚,[
阅读全文]

清袁枚云:
诗,如言也,口齿不清,拉杂万语,愈多愈厌。
口齿清矣,又须言之有味,听之可爱,方妙。
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入细,未免粗才。
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
有作用(作为)人,放之则弥六合,收之则敛方寸,巨刃摩天,金针刺绣,一以贯之者也。
尹思泉《秋趣》:
秋末野芙蓉,
一枝犹带萼。
涧户寂无人,
只待[
阅读全文]

原书卷三·三七
梦中得诗,醒时尚记,及晓,往往忘之。
似村公子有句云:“梦中得句多忘却,推醒姬人代记诗。”
予谓此诗固佳,此姬人尤佳。
鲁星村亦云:“客里每先顽仆起,梦中常惜好诗忘。”
甲辰秋杪雨窗之下思泉
[
阅读全文]

“雨收亦似痊沉疾,
日出浑如见故人。”
清药根僧句,为爱球人写照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