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红楼写情,水浒写义,三国写争,西游写悟。下面这25句动人的话,出自不同的故事、人物和情境。但是抛开这些话原本的环境,它们所指向的,又何尝不是一种融会贯通的人生意蕴?《红楼梦》——情1、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滚滚,奈何不了一往情深。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不乱一心。2、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自古长如此,叹息[
阅读全文]
1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床头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一曝十寒”,典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毛泽东此联源出于明代胡胥仁。胡胥仁的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2贺廖廷璇、皮述莲婚联二月梅香清友;[
阅读全文]
赵孟頫《止斋记》,纸本,纵达四十七点五厘米,横三百五十六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这卷行楷墨迹,主要以楷法呈现,或疏密或开张,或揖让或顾盼,纵横雄逸,墨色沉着,潇洒逸兴。卷后虽无题跋,但亦是赵书传世墨迹极为珍贵的一卷。此作系书家于至大元年,即公元1308年书写,书家时年五十五岁。此卷系清代大学者俞樾篆书的“止斋记”三个大字,并隶书“[
阅读全文]
陈修七言律诗册页,纸本尺寸:31.6x45.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修(约14世纪中),1371年拜吏部尚书,明初能臣。此札作于1364年,自书七律一首,寄杭州净慈寺清远渭公,兼赠同寺懒庵廷俊、灵隐寺用贞原良,记三人从游之乐。许多单字的造形略微方扁,线条如兰叶般妍美丰润,并具流动感,上承赵孟頫风格。其中又揉合尖峭、细劲,多方折并略带章草的笔法,则接近宋[
阅读全文]
我们素知,酒是文学家、诗人的良师益友。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有无酒不成诗的境界,其实酒文化与书画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书画家和许多文人诗人一样,酒同样给了他们许多突发的灵感和激情,饮酒挥毫,落笔生辉。许多书画家都在酒酣之时留下了旷世名作。“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吴道子有着“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常常“嗜[
阅读全文]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罢!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
阅读全文]
苏轼书法墨迹9札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苏东坡如何从“我书有法”一步步走向“我书意造本无法”的东武帖苏轼丨《东武帖》丨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武小邦 不烦牛刀 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 非不尽也 虽隔数政 犹望掩恶耳 真州房缗 已令子由面白 悚息悚息 轼又上次辩才韵诗帖苏轼丨《次辩才韵诗帖》丨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辩才老师退居龙井,[
阅读全文]
《腊雪》
昨戏铲后症
阅读全文]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是晚唐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后来遍习欧、虞、褚、颜,融会众长,自成一家,是中国书法史上继颜真卿后最为著名的楷书名家。所创“柳体”风格强烈、法度严谨、道劲丰润、骨气洞达。我们知道《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是初学楷书的较好楷书范本。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柳公权行草书法《临王献之洛神赋》、《[
阅读全文]
唐代欧阳询行书欣赏《道失帖》欧阳询《道失帖》,来源:明董其昌编戏鸿堂法书清拓本ReadmoreScanQRCodeviaWeChat
tofollowOfficialAccount[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