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德尔塔(Delta)来了,接踵而至的是德尔塔+,不知其之后是否有“塔尔德”或“尔德塔”,一场完全真实而不知何时终结的“人和病毒”游戏在地球上活生生地展开,今天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或许是导致人类灭种的开始,当然或许明天呼出一贴神药,病毒灰飞烟灭未尝不可。去年英国有位专家说,“和病毒共存,集体免疫。”遭到几乎全世界人痛骂,中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叶嘉莹先生从“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断定,长诗《孔雀东南飞》最终修改于南朝,而且非作诗高手写不出这样如此工整的对偶句。才疏学浅笔者在此略加研究。首先“奄”字通“晻”,念an第三声,解没有日光。。再念出“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顿觉得在音声上非常吻合。其次,“人定”在一般解释是人到了安静平定入睡之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多年后重读李白《远别离》,感受到了以前所未觉的新境界,作为与杜甫比肩的大诗人,仅仅是“君不见”,“三千尺”,“万重山”和精妙至极的《秋兴八首》一比,似乎稍稍欠缺了什么,而有了这首带有似水银泻地,如丽日当空的楚辞文风的《远别离》之后,李白才华当仁不让。多年前拜读《远别离》,读到的是尧,舜大权旁落后只能选择“禅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日本北海道是很多人想往的旅游胜境,它有别于日本本州的人文景观,而与同样是拥抱大海的冲绳列岛相比完全不同,北海道有着强烈的大地存在感,秋冬的大片雪山皑皑所赋予人的大自然胸怀又和常说的日本岛国思想格格不入。或许是交通住宿的原因,游者更喜欢夏季的北海道,那里地处温带气候,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阳光和海风,和一望无际的广阔草原。我由于工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雪国》作为世界名著早已被排列在藏书架的显赫位子上。记得我读《雪国》并不是冲着川端康成这样一位大文豪的名声的,而是余华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川端康成的文笔细腻到极致,在《雪国》里:岛村对她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干净”,“总觉得这个女子的脚趾弯里也是干净的”。他形容艺妓的嘴唇丰润“如水蛭的环节”,寒冬夜空中的星星“以虚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我要找的第一个人是曹雪芹的遗孀,因为她极有可能参于了《石头记》的创作和修改,由于她的身份特殊,曹先生在临终之时或许会托付她处理他身后之事,但以我的身份直接去白家疃,探访曹夫人未必不会吃闭门羹,我得拉上敦敏同去。数天后,他去吏部办完公差,直接来我处求见。敦敏见到我疑虑重重,“不知圣上如何对曹家定案的?”我说:“反清复明罪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允许我不在此过多的介绍曼斯坦因,我只是想谈谈他的与众不同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他存在的不足。在二战的众多名将中,特别是在陆军里具有攻守两方都出众的除了曼斯坦因,我真找不到第二个,守的好的有朱可夫,德军的莫德尔,42年朱可夫组织上百万苏军反攻德中央集团军群,但在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阵前足足战死了近50万,斯大林不是看在他守莫斯科有功,朱早被发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年前,我在上海徐家汇地铁书店里觅到一套胡适文集,其中有一篇《神会和尚传》吸引了我,胡适先生博览群书,通过详细地考据和比较,得出当时令我信服的结论,此后我又阅读了一些经文,直到最近在整理书籍时,我又拿来读了一遍,或许是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还是当时没有仔细推敲,这篇关于叙述禅宗历史的传记,存有多处疑点,我翻阅了胡适先生的大事年表,发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到中年,忽有一阵子想起了鲁迅。和鲁迅紧紧联系在一起是自己的学生时代,几乎每年的课本里要见到他,见到他直到厌烦,乃至毕业后再不愿看到这个名字。鲁迅的小说,杂文始终没有跨出民国年代,读来很不上口,但同样是民国的周作人,沈从文,梁实秋等的文章即便现在读来依然顺口,在追叙明清白话小说,也有上乘大作。总言之说鲁迅的文章怎么好,有言过其实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共党媒人民日报24日晚在微博发文,引用《智者建桥,愚者建墙》批评美国掀起的贸易战,不了碰触“建墙”二字,引发网民“点赞”,中国大陆实施严格的网路管制,禁止民众浏览海外敏感资讯,不也建了个“防火长城”吗?面对蜂拥而来的围堵,人民日报尴尬迅速删文。
无独有偶,前几天传出上海市公安局关于持有“绿卡”的海外定居人员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