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老吴

友风子雨,明月入怀。
个人资料
吴友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3-02-10 09:00:08)

几年前我回老家福建的时候,从龙海到云霄旅游,那天上午有点小雨,车开在高速公路上,窗外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山的翠绿,因为公路在高山上,虽然看不见山脚下的绿水,却是满眼的郁郁葱葱,渐行渐远的青绿泛入烟雨朦胧的淡蓝,再把淡蓝雾化到天边的浅白。这张照片不是很清晰,却是如诗如画的朦胧美。“雨城”西雅图就是这种如梦似幻的朦胧美,西雅图是我的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3-02-09 05:50:48)
世界日报文章: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4/6316838?from=wj_catelistnews?來美國之前,我生活在中國大陸,是不用門鈴的。到美國之後,住的是獨立屋,每座房子都有門鈴。門鈴的按鈕設在門外,外人不是隨便按的,一是因為要尊重主人的個人隱私,也許主人雖然在家,卻因為有某種原因不便接見任何人。你按門鈴了,會打擾主人。按美國規矩,外人到主人家做客,要提前通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3-02-08 07:09:20)
我的长篇小说土楼情人于2017年在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出版之后马上在文学城连载了32章,也写文章介绍了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但不少读者留言,我的文章太长,没有时间看。现在是网络时代,读者看一篇文章只是两三分钟的时间,而读长篇小说,不仅要花时间,而且要动脑筋去想,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不能像影视节目一样直观。我一直想通过视频来介绍我的文章,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3-02-06 20:37:51)
小时候我在中国大陆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牧师的儿子。我们一家七个兄弟姐妹和当牧师的爸爸,当“牧师娘”的妈妈,住在闽南石码镇的一家基督教堂里。 在我的记忆里,教堂里的信仰和社会上的无神论南辕北辙,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在家和父母的一起读神经、上主日学、做礼拜,出门上学要接受无神论教育,内心的承受能力远远超越了我的童年世界的心理负荷。 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3-02-05 08:48:08)
~他高血压已经有20幾年了,那一年他从中国大陆移民美国,到了广州的白云宾馆办理签证,当时,排隊在他後面的人很多,大家窃窃私语,但还是有人大声说话,氣氛熱烈又緊張,場面還有點混亂。等了半小时才轮到他,测量结果,他收縮壓150以上,舒張壓90以上。他从来没有高血压,为何现在有了?他很困惑很茫然。醫生對他說,你的血壓太高了!他问自己,真的吗?他不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3-02-03 12:17:37)
2021年夏日的一天,我在一家華人超市裏的免費報刊櫃臺旁看到大劉,他背著我弓著腰正看一張報紙。我大聲叫他,他回過頭來,我滿臉驚愕地盯著這個也帶口罩的朋友。 「你好嗎?」我說,剛才還大聲說話的我此時柔聲細語。要不是他那左耳下面有一條像泥鰍狀的褐色傷痕,我都不敢叫他。那是十幾年前他在一家建築公司打工的時候,被屋頂上掉下來的碎瓦砸到了脖子流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2023-02-01 21:31:36)
发一个有趣的视频,看了才知道有趣。 这是一个食杂店的后院,后院里有很多漂亮的竹子,我在昨天的博客过年了到处都是红兔子,那些小白兔呢?就写过,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的视频。 这是食杂店的后院的垃圾箱。 一只白色的鸟从左侧空中飞到这里觅食,刚刚站在垃圾桶上方站稳,似乎想休息一下,再飞到垃圾箱子里觅食。 这时不断有灰色的鸟从右边飞过来,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大家好!今天没事,把出门拍摄的视频剪裁一下播放,欢迎观看! 今天是2023年1月31日,转眼已经已经是正月初十了。 大家都在过节,节日里的红色的气氛让我的眼睛刺激太大,尤其是每只兔子都变成红兔,那些可爱的小白兔却一只也看不到,太失望了! 比起红和白,我更喜欢的是黄河绿。今天,就让大家先来看看这些竹子。我刚刚拍的,淡绿色的竹叶,像柠檬色一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3-01-29 20:21:14)
今天世界日报文章,请点击: 土樓的春節喜氣 1968年年关,我们一家人从闽南小城石码到南靖书洋下乡落户。我们落户的生产队有100多人,大多数住在一座1950年代初建造的三层圆土楼,落户的20几位知青和城镇居民,则被安排在一座几百年历史的两层四角型土楼。 这四角楼曾经住十来户人家,因为大多数搬到新建的圆土楼,所以当时只有住三个中年单身汉。也因为空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12-19 09:14:19)

11月29日世界日报 我们夫妻俩原来在中国大陆只是庶民,一九九三年,我们带着十一岁的独生儿子从闽南移居西雅图时,几乎身无分文,只带随身行李,我们又不会英文,在美国要生存何其艰难。 白手起家,好在西雅图有很多亲友,他们帮我们租房,送来床、桌椅、沙发和锅碗瓢盆,我们几乎不缺任何用具。 二十九年过去,亲友们送我们的东西几乎都淘汰了,唯独母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