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博文
(2008-08-20 16:54:21)
二十五石油的输送和天然气大不相同,石油可以通过管道输送,但也可以用管道输送到港口上船,还可以在管道出现故障时,改用油罐车,通过火车运送到港口。但是天然气就不同,没有管道,就只有用液化的方式,才可以罐装运输,使其成本大幅增加。俄罗斯通往西欧的石油管道,基本是三个走向。其北线基本上是由港口出波罗的海,最北处是到圣彼得堡附近的港口,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19 14:02:35)
二十三萨卡什维利虽然在2008年初的提前选举中,以微弱多数的52%(不知有没有加进舞弊票)当选,但很明显,由于伊拉克战争而导致的美国军事和经济衰退,和俄罗斯在油价高企下的经济和军事复兴,都在格鲁吉亚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改变。而萨卡什维利为了改变颓势,决定对国内的事实独立地区用兵,以提升格鲁吉亚民族主义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本来在美军的训练和军火供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18 13:19:38)
第三篇海西广袤地,四野皆苍茫。烟尘骤然起,前军报擒王。二十一在这些赶来参战的外籍兵团,其中就不乏出了名的雇佣兵,非常骁勇善战的哥萨克人,和绑着炸弹在身上,可以和你同归于尽的车臣人,当然还有格鲁吉亚人指责的俄军装扮成的民兵。结果是格鲁吉亚军队惨败,不得不从阿布哈兹撤军,并导致了所有格鲁吉亚族被赶了出来。这场战争,就导致了1万4千人丧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8-17 18:13:42)
十九而当时列宁希望和格鲁吉亚保持和平,再加上暴动屡遭失败,都使布尔什维克不愿妄动。结果是南奥塞梯人不得不逃过边境,直到苏联红军在俄罗斯全境内,彻底打败了白军,开始结集在北奥塞梯,在1921年对格鲁吉亚发动了战争。在苏联红军向南推进中,奥塞梯人不断加入战斗,最终于2月彻底打败了格鲁吉亚军队,与4月成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新政府决定成立南奥塞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16 22:45:28)
十七在1978年各共和国法院认可这个新宪法修改案的时候,阿塞拜疆毫无意见,亚美尼亚有些小的不愉快,但是格鲁吉亚则反应剧烈。其实莫斯科应该知道这个情况,因为2年前在格鲁吉亚推行俄语教育的行动,同样收到了很大的杯葛。结果1978年4月14日,格鲁吉亚的数万大学生走上街头,要求拒绝接受俄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这次抗议和1956年那次一样,很快就出现了军队和学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8-14 11:59:42)
十五而同时由于工商业的兴起,本来来自外族的亚美尼亚人,聚焦在城市区,已经垄断了商业贸易和手工业,就在这个历史变革下,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结果由于对俄罗斯贵族政策的不满,和对外族亚美尼亚人的经济强势不愤,导致了格鲁吉亚民族主义的兴起。其实如果看一下中国藏区当年的情形,似乎有某些相似之处。共产党在西藏之外的藏区取消了农奴制,造成了农奴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13 17:10:12)
十三而俄罗斯的前加盟共和国也同样逃不出北约的手心,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2002年布拉格高峰会上被邀请加入北约,并于2004年3月29日在伊斯坦布尔高峰会前,正式入会。北约并签署了波罗的海空防协议,由各国轮流提供四架战机执行对俄罗斯的空中预警任务。当然这些姿态都是象征性的,由于俄罗斯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08-12 13:44:52)
第二篇
京华十里路,璀璨追汉唐。酒酣当上马,西北斩恶狼。十一被炒得和吵得热火朝天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开场了。开幕式的一场视觉和听觉大宴,算是给世界人民上了一堂中国文明的幼儿园入门课。那气势磅礴的鼓舞和太极,估计除了令世人震撼和感叹之外,还会让有些人心生怯意,从此明白中国人民不可欺,国家不可侮。这场超凡的文化启蒙,并不在于炫耀中国五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08-08-11 00:13:24)

九在这个背景下,加上马英九的小联合国政府扯皮严重,和国民党掌管的国会(本来与立法院长王金平就因为党内初选出茅招,而有牙齿印)和国民党党部(基本上还是连战和吴伯雄操控)暗战,一有突发事件,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然后政府的迟缓反应,就会被亲国民党和亲民进党的两派媒体口诛笔伐,变成了两头受气,里外不是人。以笔者的估计,马英九政府大概在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8-08-08 13:39:01)
其实马英九团队对台湾人民忽悠的空头支票,全部需要大陆的配合,才可以兑现。而世界经济的整体恶化,并不是你那张令小S之流发情的英俊面孔一出现,所有的利好都会“马上来”。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油价飞涨,金融危机,这个令世界上所有执政者都头痛的“滞涨”问题,需要的是未雨绸缪,诚恳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