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要自信
作者:谢盛友
《人在做,天在看》一文发表后,一位好心妹妹关怀:
我想跟大哥说:那个二厨,你如果真的愿意拉他一把(说如果有这个可能的话),你可以养他,给他白吃白喝白住,但不可以再用他为你餐馆里的二厨,哪怕跑堂。你要知道,这个餐馆不是大哥一个人的,也是大嫂和孩子的,你的言行和决定,要为他们负责。这个二厨,如果大哥[
阅读全文]
人在做,天在看
作者:谢盛友
刚才吃中午饭时,我问现任大厨,原先的二厨(广州人,勾结越南人,抄袭我的餐牌和价格在两米对面开店者)有否消息,现任大厨回答:前天去D城之前打过电话。
饭后,我招集快餐连锁店经理们开会。原先的二厨闭门装修,2008年7月8日开张,7月4日才露面。一看傻了眼,原来是在我这里工作两年多的二厨(广州人),勾结越南人,[
阅读全文]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作者:谢盛友
家庭教育对比,无意贬低中国,而是反思教育。中国家庭:婴儿出生后,一般睡在父母的中间或爷爷奶奶那里。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从小就让婴幼儿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单独睡觉。中国家庭:经常有大人拿了调羹追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德国家庭:一般情况下,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享受特殊待遇。[
阅读全文]
奥运对谈(6):奥运与开放
奥运与开放
作者:谢盛友
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视台与我合作,录制《中国人如何看奥运》节目,今天主题:中国奥运与中国开放。08奥运开幕了,金牌也获得了。筹办奥运,一路走来,一路艰辛。投资逾5000亿元将京城“整容”:新机场、新高速公路、新铁路网络、新运动场馆,数不尽的新颖建筑。世人瞠目结舌:工厂停工、汽车停驶、京[
阅读全文]

2007年,儿子18岁时留影
老有什么不好
作者:谢盛友
我一个大学同学,在广州做心理咨询工作,今天跟她打电话聊天,我说我老了。她说:“男人45岁到60岁之间怕老,一旦到了60岁,就喜欢别人说他老了。因为超过60岁的满头白发的男人代表着智慧。”
想起年轻时在国内的流行语:17、18清华北大;27、28电大业大;37、38等着提拔;47、48干也白搭。所以,肯定不[
阅读全文]
对北京奥运的期待
德国之声中文网最近进行民意测验,参加人数1058。调查的内容是:北京奥运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北京奥运什么最重要)。调查结果:金牌总数13.2%
奖牌总数6.3%
出色的比赛3.3%
国际影响11.0%
爱国热情10.7%
安全7.8%
推动新闻自由9.5%
促进经济发展22.7%
中国不出兴奋剂丑闻10.3%
其他5.1%
胡锦涛轻松谈奥运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阅读全文]
奥运与新闻自由作者:谢盛友根据《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奥运会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将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方便。是真的这样吗?由于新闻理念上的差异,在西方人观念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不太注重正面“歌功颂德”的新闻,因此西方记者在取舍新闻时,奥运期间难免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批评,不是刻意;挑剔,不是有意。近日[
阅读全文]
厨师就在我两米对面开店
作者:谢盛友
以下是我与我哥哥的通信:亲爱的二哥,全家好!
我们最近很忙,我快餐店老店(1996年创立)对面越南人再开一家!我们很好。他们闭门装修,2008年7月8日开张,7月4日才露面。一看傻了眼,原来是在我这里工作两年多的厨师(广州人),勾结越南人,不但抄袭我的餐牌和价格,而且就在我两米对面。他炒餐的声音我都能听[
阅读全文]
东西方吃东西的区别
作者:谢盛友
在2008奥运会之前,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视台与我合作,录制《让你了解中国》节目,台长派来我读传播学时的大学同学Stefan,他给我一叠很厚的资料,让我准备,与他对谈。密密麻麻的德文中,我读到这样的资料:
中国人吃饭时可以发生声音,对吗?......我问他,哪里来这些资料?他回答:“Wikipedia(维基百科)。”[
阅读全文]
一样与不一样的教育
作者:谢盛友
儿子在德国出生当大,是一个香蕉人,环视他周围的同学,他显然与他们不一样。人,喜欢与众不同,但是,最怕跟别人不一样。一旦自己觉得跟别人不一样,可能会产生一种莫名奇妙的自卑感。所以,我给儿子从小的教育是:在中国人面前做地道的中国人,在德国人面前做地道德国人;与中国人一起说中文,与德国人一起说德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