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昆明北京
从勐海回到景洪,我们也准备回北京了。
景洪人挽留我们:晚几天再走吧,过完泼水节再回北京吧。可我们已经出行四十多天了,归心似箭了。
我们把种子样品缝在包裹里,寄回所里。
我把自己的那几本书邮寄回家里。
然后我们去买版纳特产,准备带回京。
我们先去山上的寨子里买笋干,在村边的一个草屋,买了笋干。屋主的生活看来很穷苦[
阅读全文]
1980我的西双版纳之旅(八)
勐海
勐海县在景洪西南边,距景洪只有几十公里。勐海以产普洱茶和天然樟脑为名。
樟树为樟科樟属乔木,生长于中国南方。从樟树的树干中可提取蒸馏出天然樟脑精油。而生长于西双版纳的樟树,樟脑精油主要含于枝叶内,取其枝叶蒸馏便可得樟脑精油。
所以勐海县建了一个人工种植樟树林,只需砍取树枝及叶片提炼,不必砍伐整[
阅读全文]
1980我的西双版纳之旅(七)
景洪
回到景洪,又住在以前住的那个院子,这时泰国游击队员已被转移走了。因为泰国国王访问了版纳,怎么能透露出中国资助泰游击队的事情呢.
我们一直在整理採集的种子和标本。种子分装进小口袋,贴上标签,写上採集地点和地理位置。
期间,跟着郭钢和宝珣,去看他们拍戏。
拍摄外景地是个山坡,一会打炮一会放烟火,战士们[
阅读全文]
葫芦島热植所
从勐腊回到热植所招待所,一进房间,发现一个男人坐在桌前写东西,看见我们回来了,赶紧说对不起,拿着东西走了。后来小王给我们道歉,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来了,有人想住在清静的地方写文章,就让他住到我们房间了。
回来后我们没再去雨林,而是在勐伦周围的寨子转。
西双版纳确实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我们见到的有傣族,哈尼族,[
阅读全文]
1980我的西双版纳之旅(五)
勐腊
考察了热植所周围的热带雨林,我们去了勐腊。
静静流淌的澜沧江,从勐腊出境流出,成为缅甸、老挝的界河,改叫做湄公河。河两岸的热带雨林郁郁葱葱,充满神秘。
离开热植招待所时,我们和招待所小王讲好:这间房间给我们留着,我们回来再住。她一口答应。
勐腊县城距葫芦島(勐伦镇)並不远,乘坐长途汽车很快就到了[
阅读全文]
葫芦島热植所
热植所周围,是茫茫无际的热带雨林,一望无际,延绵不断。我们连续多天就在这原始森林中转。
所里给我们派了辆卡车,司机和向导坐车里,我们几个爬上车帮,站在车厢里,望向四周的郁郁山林,心旷神怡。
到了地点下车,司机和车在路旁等待。我们穿上装备:套上布袜子,用绳子在小腿上缠了好几圈,防蛇咬和蚂蝗;袖口也绑紧,带上防蚊面[
阅读全文]
1980我的西双版纳之旅(三)
勐伦镇葫芦島热带植物所
几日后,我们乘景洪至勐腊长途汽车,去了葫芦島上的中科院云南热带植物所。
葫芦岛位于勐伦壩子,三面环水,距景洪约百公里,不远,我们中午时分就到了。由蔡希陶先生建立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所就在罗梭江环绕的葫芦島上,走过一座吊桥,就进到了美丽的植物园。
1978年,徐迟的报告文学“生命之树常[
阅读全文]
1980我的西双版纳之旅(二)
景洪
我们住的景洪州招待所的那个院子,非常热闹。大家一起在食堂吃饭,晩上一起在平台上聊天,很快熟悉起来。
对面的那排平房,住着两个摄制组。一个是云南电视台拍的电视剧“深谷幽兰”剧组,另一个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花枝俏”剧组。
电视剧“深谷幽兰”讲得是一位知青,在哈尼族山寨当了民办教师。[
阅读全文]
1980我的西双版纳之旅(一)
北京-昆明-思茅-景洪
1980年,我在北京的一个研究所工作。那时的研究课题是某些豆科植物的种子内胚乳中多糖成分的研究。组长的先生是另一科室的付主任。他组里的一人要去西双版纳考察野生热带兰花,组长希望他带我去,去採集一些豆科植物的种子。那人姓吉,说不願意带女生去野外。我说我插过队,上山下乡一点问题没有。于是吉老[
阅读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yUbSEQ7gE&t=50s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