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5大「造反派」领袖,是指当时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生谭厚兰、北京地质学院学生王大宾、北京航空学院学生韩爱晶以及清华大学学生蒯大富。5人在1971年后都被当局隔离审查,并在文革结束后,为当年批斗和迫害大批知识分子和党政干部接受惩罚。
邓小平儿子被迫害跳楼
1966年5月25日,聂元梓等7名北大教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两座雄伟的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耸立着两个高大的桥头堡,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艳丽。”这段熟悉的文字,出自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数十年来,无数国人就是从这里第一次知道南京长江大桥。
然而,就是这座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特大钢梁桥,这座有着特殊历史意味、载入了小学课本的大桥,最近却经历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团购”就是“组团采购”或“集体采购”,是中国目前最流行的消费狂热,更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那些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团购网,都打出这样的广告:“团结就是力量,团购就是省钱。”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物前都先在网上团结起来,然后聚集在目的地,最后再以团购的名义跟店家杀价。上个月,费奥娜.李(译音)在要为弟弟的新公寓买些消费品时,她象成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以目前的形势发展,如果没有重大改革出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会在今后12~18个月中出现一次大涨。支持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游资和炒作。  今天的中国,资金泛滥、热钱滚滚,利率仍然基本上停留在四年前抗通缩的水平,可是经济与当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美联储在过去两年内连续加息十五次,中国的央行却没有跟随其他国家将利率水平正常化。两年前,中国人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5-08 14:43:44)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人民大学企业改制研究所秘书长李寿双:英国《金融时报》前驻北京首席记者金奇,今年出版了他的新书《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ChinaShakestheWorld:theRiseofaHungryNation)。这是继《OneBillionCustomers》之后的,又一本关于中国的畅销书。
中国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登载了一篇“英美证交所争相吸引亚洲企业”的文章,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日差距一定是有的,但生活质量的高低不在于钱的多少。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做好自己,不随地吐痰、买东西自觉排队,不说脏话、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随便丢弃垃圾、自觉遵守各项规则、法则。如果80%的中国人能做到,中国自然是最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地方了。
本人在中国长大,然后在中国也工作了数年,到日本后也生活了好几年,所以自认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七十四岁的中国国防大学离休党史教授王念一,系“文革”研究专家,《大动乱的年代》一书作者。在“文革”爆发四十周年前夕给多维转来这篇专稿。这是他为北京着名报告文学作家、传记作家舒云女士新作《再探林彪事件真相》(即出)所写的序言。舒云对文革史及林彪事件的探索极为深入,着有《罗瑞卿传》等作品。
我刚刚读完了舒云的新着《再探林彪事件真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为期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将于下月结束,中央电视台近日专访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及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北京消息说,对张德江的访问将在日内播出,央视报道翌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七大报章,将同时刊登对张德江的专访。保先□育于二○○五年初开始在全国部署,声势浩大,其内容则是学习「三个代表」理论的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和平崛起”,在中国一度是官方的流行词语,现在虽然不公开使用了,但是这个词语涉及到的事物的实质仍在,随着胡锦涛访美在即,中美双方外交辞令上的过招也更加引人注目。 郑必坚是中国政治用语总管 《新闻周刊》驻中国记者刘美远(MelindaLiu)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下周访问美国,热闹气氛现在已经开始了。北京为即将开始的中美峰会的热身,几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想起胡耀邦同志,就不免回忆起和他的最后一次会见。   那应该说是在一个大喜大庆的场合。一九七九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全国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那是在中国的文化界饱经摧残之后,在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一个标志,所以举世瞩目。会议闭幕的傍晚,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文联各协会的代表们首先向华国锋、胡耀邦等中央首长敬酒。 ●那一瞬间,我决定应保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31]
[332]
[333]
[334]
[3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