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大号蚂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5-01-16 11:33:45)
爬不爬藤,读不读书,体育不体育,社交不社交,等等争议都是永远没有结果的永远没有用处的争议。因为这些争议都是试图用简单来描绘复杂,都是盲人摸象。
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描述和推演这复杂的复杂,就必须先由一套复杂的定位系统。即便是最最简化的版本也绝非是单维单进制的黑白系统。这种系统只能定义两个位置,比用属相算命的变化都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中国发财最干净也最能被小民达到的就是早生在北上广,弄几套房子现在值个几千万的。卖了以后到美国消闲。当然还有其它诸多发财的手段,不过就多得讲究更多的“缘分”了。不管怎么说,的确有不少人发财,只是资产数额赶超美国同学。
但是呢,你让我跟他们换一下过日子,对不起,决定不去。除了账面以外,吃住玩学医行没有一样能赶上美国零头的。也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层的节俭是不奢侈,就是不做不需要的消费,即不浪费。好比开跑车十分钟上学。目的十,成本十。
第二层的节俭是节约,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需要的消费。好比开小厢车十分钟上学。目的十,成本五。
第三层的节俭是节省,就是有需要的消费也不消费。宁可骑车半小时上学。目的三,成本三。
第四层的节俭是拮据,就是不足消费。不得不步行一小时上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生在北京,信息关系见识资本都不是一个小小状元可以平衡的。
比如不需要为户口发愁而有更多的选择,不如不比为房子而放弃许多等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为什么中国总在夜郎自大和崇洋媚外之间跳跃呢,2010年了还在走1870年的路呢。为什么周边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都离中国而去呢。为什么这些老愤们自己都离中国而去了呢?就是因为说一套做一套,只有情绪没有逻辑。
中国学生成绩好,但是实际能力不如成绩,因为只是擅长和专注于应付考试。这是一个广泛流传乃至被接受的观点。如果你想证明它是错误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十年代以前的华裔受教育水平不高,爬得少,成得少。但是只要能爬下来,大学也就多元化收了。
六七十年代的台湾留学生留下的少,虽然拔高了一些华裔的水准,但是数量的限制导致影响有限。
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大量增加,基本都留下,子女教育成长后在两千初到至今的十年左右进入大学。全面提升了华裔的成绩形象。提升至多以至于有过多的嫌疑。导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而在
为什么吃苦
吃什么苦
是否必须吃苦
吃苦是否能达到目的
中国
为什么吃苦,人前显贵,衣锦还乡。
吃什么苦,所有不爱干的事。
是否必须吃苦,未必。
吃苦是否能达到目的,基本上达不到。民工比农民苦,生活惨。北漂大学毕业不如生在北京。
美国
为什么吃苦,幸福。
吃什么苦,不可放纵自己。
是否必须吃苦,差不多。
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算是是社会阶层流动最好的社会体系了。贵门出贵子的概率依然是寒门出贵子概率的一百倍。中国自古以来,寒门出贵子的有是有,都是些传奇而已。寒门不出贵子很正常,寒门出了贵子才不正常。所谓寒门出贵子,绝不是说只有寒门才能出贵子,更不是说寒门必然出贵子,而是说寒门也是有点机会出贵子的。所以别放弃,努力吧。赫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为了生存要推。为了生活不要推。如果非要推的话,一定要推回而千万不要推进。推回走向错误的歧途。而不要推进以为不是歧途的所谓正途。一个时代的正途在下一个时代就很可能是歧途。一个时代的歧途,基本上在下一个时代还是歧途。
如果你走过的是歧途,你又怎么敢说你指向的未知是正途呢,充其量你只能告诉后来者别走那条歧途。
即便你走过的是正途,也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坚定支持多元化的。因为好处大大的。善良的动机是衡量人的许多方面是无法用标准考试来解决的。为了大学的长远活力必须多元化。邪恶的动机是大学的招生权利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凭什么交给教育部。教授治校而不是官僚治校党治校是学术界的根本命根子问题。个别学生你再好再有理,挑战很多其他学生和绝大多数教授教务势力,肯定没戏。七比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86]
[187]
[188]
[189]
[19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