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华人与二战
——盟军情报翻译官员康财中尉
康财(HENRYTHOMASHONGCHOY),1919年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凯恩斯,1941年参军,进入澳大利亚帝国陆军第6师。作为一位出生在澳大利亚本土的华裔,康财有很好的语言天赋,他能听说读写中文和日文,还能听懂和简单地说意大利语和南斯拉夫语。由于在语言上所具有的这种“牛”技,一进入澳军第6师,他就被分[
阅读全文]

澳洲华人与二战
——首位本地出生的华裔澳洲空军飞行员WongSee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澳大利亚的华人也有许多人加入澳洲军队,参加对轴心国作战。及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因战争是在澳大利亚的家门口进行,澳洲的华人更是积极参与。因为此时所面对的,是同一个敌人:他不仅仅是在其祖居国横行无忌,烧杀掠抢,而且也抵近澳洲,在其邻近地区虎视眈眈[
阅读全文]

战后新几内亚新爱尔兰岛华人剪影新爱尔兰岛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个岛省,地形狭长,山脉高耸。在1975年巴布亚和新几内亚独立合并成一个国家前,这里属于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属新几内亚,后来于1921年成为国联委任澳洲托管的澳属新几内亚领地的一部分,太平洋战争期间,这里和亚包所在的新不列颠岛一样,于1942年1月23日,同一天为兵力优厚的日军占领,直到1945年6月[
阅读全文]
太平洋战争期间在新几内亚被解救的中国劳工(续2)如前所述,1943年盟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对日军开始进行反攻时,一些被日本军队强迫运送到南洋群岛做苦工的中国劳工,就得以陆续脱离日本人的奴役,或被解救,或趁机逃出生天,然后为盟军所获,或投奔盟军,从而求得自由。但是,他们并不能由此受到中国政府的救助,而是在当地加入盟军的真是服务系统,转而为[
阅读全文]

新不列颠岛华人侨民集中营(续)在贴出盟军在战后解救被日军关押的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华人侨民的系列里[详见新不列颠岛华人侨民集中营(1)等],所贴照片主要反映的是当地中国侨民获得解放之后的情形,对于战后家园的重建及正常生活的恢复,因当时没有找到的相关照片不多,故贴的较少。现在又淘到了几张,主要反映的是当地华人战后家园重建的问题,作为上次贴文的[
阅读全文]
战时在新几内亚投奔自由的华人难民维瓦克(Wewak)是新几内亚岛上东海岸的城市,位于该岛的东北部。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直到1942年12月18日,这里才最终被日军攻占,并成为日军在新几内亚岛上的最大的屯兵和物质供应基地。为雪此奇耻大辱,美军和澳军从1943年8月17日开始,对该地的日军陆海空军进行了长达二年的空袭和狂轰滥炸,直到日本投降。如果你现在去中国地[
阅读全文]
战时在新几内亚被解救的华人难民莱城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第二大的城市。在太平洋战争前,这里是属于由澳大利亚托管的新几内亚领地的一部分。因当时的新几内亚首府亚包在1937年曾遭遇火山爆发而导致全城几被摧毁,故当局曾议决要将首府搬迁到莱城,以策安全。但此搬迁尚在进行当中时,1942年初日军大举南下,攻占南洋群岛各要地,先是亚包于1月23日被日军占领,3[
阅读全文]
太平洋战争期间在新几内亚被解救的中国劳工(续1)1943年盟军在西南太平洋上开始对日军进行反攻,于新几内亚作战期间,除了在前述的那德扎布(Nadzab)附近解救了一名中国劳工之外,还有成批地解救其他中国劳工和当地华人(也被日军在当地抓获而充任劳工者)。下面是一组盟军在新几内亚的汉萨湾(HansaBay)解救中国劳工的照片。太平洋战争期间,位于新几内亚马当省(Madang)[
阅读全文]
太平洋战争期间在新几内亚被解救的中国劳工如前所述,太平洋战争期间,在当时的新几内亚(NewGuinea)及其它南太平洋岛国如帕劳(Palau)等地,日军从中国不同地区掳掠和强征了大批中国平民,为驻守在那里的日军服务,从事各种苦役,比如修建机场、挖掘防空工事、种植菜蔬、提供后勤服务等。因南洋群岛和西南太平洋岛国,气候炎热,生存条件恶劣,加上日军的残酷奴[
阅读全文]

亚包中国广东民众死亡纪念碑与粤籍劳工
——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续46)
在最早贴出亚包(拉包尔,或称拉布尔)中国战俘劳工及军人墓的帖子时[详见: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1)],我曾经错误地将当地的广东民众纪念碑及其墓地当成了那批中国军人战俘的纪念碑和墓地[详见: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7)],但实际上,这是同一时期同在亚包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