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中原大战前后的回忆马鸿逵父亲至潼关北伐完成后,政府力谋全国之团结,尽量延揽各方人士,参加中央政府。以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之要职授冯玉祥。而冯尤以未足,擅离职守,返回陕西,在潼关兴师叛乱,其初中央极盼和平解决。蒋公特派父亲前往潼关,劝冯悬崖勒马,及早回头。我在洛阳起义时,父亲适在潼关冯处,当时有人警告我,老太爷在潼关,安全堪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8-30 05:30:50)

毛邦初事件周宏涛口述播迁来台初期,不仅与日本签约煞费苦心,其间还有件事带给蒋公极大的痛苦,那就是毛邦初事件。我当时在蒋公身边,眼看着此事逐渐不可收拾,终于奉蒋公之命,代表他亲自到美国处理此事。
原先,毛邦初奉派赴美担任采购多年,随后在中华民国危急之际,蒋公指示把一千万美元外汇交给他保管作为空军购料款,以避免该款遭美方冻结进而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国民党改造前后周宏涛口述吴国桢吴国桢是留美的,和美国方面走得很近,担任省主席是因为美方的推荐。他及孙立人在政府迁台之初获得重用,当时确实是有牵就美方要求的考虑;但蒋公对他们是很器重。吴国桢的民主思维,在五○年代的台湾算是很先进的,然而他也有个性上的盲点。吴国桢主持省政,一开始就很不顺利。他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就职后,马上就因为改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国民党改造前后周宏涛口述党中央国民党改造酝酿期间,有天我随蒋公同车返回草山,途中蒋公指示,也要我参与党改造,主要任务则在于党政联系方面。这是自重庆追随蒋公以来,蒋公首次跟我谈我个人出处问题。我感到振奋,但这么一来就要离开蒋公,也有些不捨,我说:「这里的工作很繁重,恐怕很难离开。」蒋公肃然指示:「党改造工作更重要!」他嘱咐我物色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民党改造前后周宏涛口述国民党改造蒋公以无比坚毅的精神面对逆境,他检讨失败,确认要力挽狂澜,非整顿改造国民党不可。国民党改造的远因是抗战胜利前后,不但党外有「党」,堂内有派,甚至影响到整体施政。蒋公从下野起就痛定思痛,认为国民党是组织方面出了问题,应重整党务并进行改造。然而来台后改造刚开始,长期以来负责组训的陈立夫就被罢黜,导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基督教通史编撰述评陈建明近年来,编撰中国基督教通史的问题已经引起中国学者的重视。截至现在虽然已经出版了许多通史性著作,但却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1.教内作者为主,护教色彩较浓厚,缺乏有力度的教外著作;2.主要论述外国教会在中国的传教史,对中国本土教会情况研究不够;3.规模不大,体系不完备。上述问题都是今后新编中国基督教通史必然要跨越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8-27 05:10:58)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北京日报》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此前,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968年,毛泽东的一个指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掀起了大的浪潮。随后的1975年,本人也有幸成为了当年奔向农村的2000万知青中的一员。比起许多的当年躲过了下乡的同龄人,我是不幸的;但与当年一起下乡的同龄人比起来,我又是幸运的,因为1977年的恢复高考,让我得以有机会在下乡三年之后脱离农村,直接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论民初军阀割据的文化原因刘江船 自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三大派,加之原先一些地方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民初军阀割据的局面。至于军阀割据之所以形成的原因,论述者很多。梁启超曾用向心力和离心力来分析之;毛泽东曾概括两个根本原因,即“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8-26 07:25:30)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