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滇、桂军的南宁攻防战凌压西
1930年(民国19年)滇桂军的南宁攻防战,黄绍竑已经写过了,并已在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资料选集发表了,但黄终究是桂系集团的上层人物,远在桂,柳指挥策划作战,并没有实地的参加这个战役,他所叙述的侧重在政略和战略方面,对战斗和战术经过则不太了解。
我对这次战争,除追击战因自己在出击时身受[
阅读全文]
王公度案内幕程思远王公度是广西永福县人。1920年在广西法专毕业后,因避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之战寄居上海,通过其永福小同乡韦永成的介绍,与李宗仁的三弟李宗义(李宗义妻是韦堂姐秀英)认识。宗义和公度均爱好京剧,后者尤擅京胡,有时在客前自拉自唱,意兴甚豪。从此李、王时相过从,来往密切。1926年两广统一后,国民党军、政要人为适应国共合作的新形[
阅读全文]
我所知道的邓演达先生黄绍竑我与邓演达先生虽然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但是到了1923年的夏天,我们才在广西梧州见面认识。1922年,旧桂系军阀沈鸿英趁孙中山讨伐陈炯明之机,带兵混人广州。沈鸿英自1920年在广东失败退回广西,1921年又被粤军逐出广西,流窜湖南、江西边境,与北洋军阀吴佩孚勾结,受其培植,重整旗鼓。他混人广州是奉吴佩孚密令的。1923年4月16日[
阅读全文]
有关太平洋战争期间关押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拉包尔(亚包)的中国军队战俘的资料,除了在前述《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续三)——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有关二战时中国军队战俘在巴新的档案资料》一文中介绍的之外,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里,还有下面三种,可作为补充:Title
ChineseArmyPersonnel(alsoMalays)1942
Seriesnumber
PP15/1
Contentsdaterange
1942-[
阅读全文]
前面我们曾提到,澳洲战争纪念馆有一些涉及太平洋战争期间澳洲“海鸥支队”战俘在中国海南岛做苦工的档案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贴出,以备查找。实际上,还有一些给漏掉了。下面,就将这些当年澳洲战俘的私人日记或收藏品等档案资料列于下,供参考。
Title:Armstrong,JamesFrederick(Private,2/21stBn,AIFb:1919d:1944)Objecttype:DiaryDatemade:1941-1943;1989Summary:OriginaldiarykeptbyArmstrongwhileservingwi[
阅读全文]

(接上贴,从第19页开始)
上述资料,亦可点击下面的链接,直接阅读:
http://www.scribd.com/doc/9233190/Tulip-Force-War-Dairy-JulNov-1942-1942711
(续完)
[
阅读全文]

在前面介绍澳洲“郁金香”部队在华活动的帖子里,已经提到,这支部队虽在中国的抗日前线呆了好几个月,却未曾参过战。尽管如此,这支部队还是间接地支援了其所在中国部队的对日活动,见证了中国军队如何与凶残的日军作殊死战斗。而在其驻华期间,这支部队还是保留了其作战日记,这为我们了解当时这支部队的行程和驻地以及与之配属的中国军队——[
阅读全文]
【简要说明】前面说过,在流放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抗日将士中,有五十位来自著名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后来的著名孤军营)英雄,他们中最后只有三十四人得以回归祖国。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又都歿在后来的内战和动乱中,能够说出流放南洋热带丛林经历者,寥寥无几。下面的几篇介绍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幸存者的文章,其中就有涉及到孤军营将士被送往巴布亚新几内[
阅读全文]
【简要说明】前面说过,在流放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抗日将士中,有五十位来自著名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后来的著名孤军营)英雄,他们中最后只有三十四人得以回归祖国。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又都歿在后来的内战和动乱中,能够说出流放南洋热带丛林经历者,寥寥无几。下面的几篇介绍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幸存者的文章,其中就有涉及到孤军营将士被送往巴布亚新几内[
阅读全文]
【简要说明】前面说过,在流放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抗日将士中,有五十位来自著名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后来的著名孤军营)英雄,他们中最后只有三十四人得以回归祖国。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又都歿在后来的内战和动乱中,能够说出流放南洋热带丛林经历者,寥寥无几。下面的几篇介绍四行仓库八百壮士幸存者的文章,其中就有涉及到孤军营将士被送往巴布亚新几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