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在武汉的最后日子张军1948年仲夏,白崇禧走马上任,当上了华中“剿匪”总司令,从此开始了他经营武汉长达一年的生活。其间,他拥兵自重,图谋倒蒋,檄电“逼宫”,扶李上台,还借“谋和”之名,行缓兵之计,以期“南北分治”,真可谓翻云覆雨,纵横裨阖的了。然而,狂澜既倒,力挽何易!任他诸葛复生,也终只落了个仰天嘘叹、惶然出逃的下场!困鸟出[
阅读全文]
黄绍竑与上虞战时政治工作队李金海黄绍竑,广西容县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与李宗仁、白崇禧同为国民党新桂系军阀的创始人和首脑。1937年12月,他重回浙江省任主席,兼任第三战区游击司令。黄绍竑同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和朱德、刘伯承、彭德怀等有过多次接触和交往,对中共的抗日主张有着较深的了解。尤其是在华北战场上,他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
阅读全文]
黄绍竑“政绩不佳、声名狼藉”的背后周重礼
1938年6月,热浪翻滚,暑气逼人。自杭州沦陷后,浙江省会临时迁到浙西的金华。这天傍晚,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竑正坐在院子里纳凉,突然坐镇武汉的蒋介石一封电报发到金华省府。电报中,蒋介石指责黄绍竑在浙江主政“政绩不佳、声名狼藉”,要他好自为之,“切实注意”。这一电报把黄绍竑搞得个云里雾里摸不着[
阅读全文]
黄绍竑:党不应直接向人民发号施令
(黄绍竑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座谈会5月15日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的坚持的领导,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有人怀疑党的领导权问题,那就与宪法的规定违背了。但是,领导方法是可以研究的。
我所以提党政关系问题,绝不涉及党的领[
阅读全文]
抗战前的广西面貌是怎样的?/黄旭初(2)
丙、工商业:(一)机关广西工业,除少数省营新式工厂外,大部分都是农家副业,如纸、油、糖等便是。商业也以农产及其副产的贸易为主,除梧州、南宁、柳州、桂林略有完备的商店外,余多以城市为交易的重心,即大埠如桂平、贵县等都是如此。故以地位论,本省的工商业实农业的附庸。但以农矿丰富,在在足供工商业[
阅读全文]
抗战前的广西面貌是怎样的?黄旭初
广西在抗日战争爆发前那几年,兵祸既息,又无天灾,一片太平景象,一般民众,生计虽未充裕,饥寒已可无虞,过的或可说是中国农村正常生活。近来令我不时回忆那种情形,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流寓香港日子很久,感觉香港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总数,比之广西相差很大,但香港的繁荣与广西的贫苦,恰成极强烈的对照,此中窍妙[
阅读全文]
我记忆中的旧日广西风貌黄旭初
广西位置在中国大陆的南瑞,地处边陲,从前交通不便,居民和中原各处很少往还,社会风习自多殊异。但自抗日战争起后,长江各省人士避难入桂的甚多,社会受其影响,起了若干变动。近年经过无数次反覆,变化更大,旧时面目,或已全非,惜无机会目睹比较,近承台湾一位乡亲借阅民国廿五年南宁出版的「广西一览」,其中一章[
阅读全文]
抗战前后的广西经济建设黄旭初
在上一期春秋杂志,我记述了民国三十年代的广西金融。金融只是经济领域中的一部分,不易由此以窥当时广西经济的整个面目,故补述此篇。广西素有贫瘠之称,那是就自然条件说的。把自然条件和江浙川粤各省相比,广西当然差得很远。天赋既薄,人力又下得太少,出产无多,生活便比别省不上了。前清时代,巡抚藩司多是外省人,[
阅读全文]
广西建设的理论政策计划和成果黄旭初
民国二十年以后那几年间,广西不问外事,埋头从事省内的建设工作,其原因有三:一、外患日急,无论任何的内战,都为国人所厌恶,故只有致力于建设一途。二、胡汉民在西南,南京不敢十分压迫,两广局势稳定,给予最好的建设机会。三、广西的领袖和干部,多是四十岁左右的人,血气强盛,很有建设的勇气和兴趣。大家对[
阅读全文]
民国三十年代的广西金融黄旭初
广西为农业社会,与商业社会的广东比邻而居。以前交通未发达,货物运输只靠船只和竹筏为最主要。而广西全省的河流又几乎尽注粤境,故所有农产品的输出和日用品的输入,必须经过粤商之手。粤商更沿西江及其支流深入桂境腹地各墟市设店经营,在自由竞争之下,广西的农民自然无法和自幼即习商业的粤商相比,而一切商业遂为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