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第五战区关于武汉会战长江北岸之战斗经过概要
一、安庆及潜山之战斗概要徐州会战甫告结束,敌即着手对我武汉要地之攻略,长江北岸之敌一00、一三O、一六O等部先后在正阳关、合肥一带集结。六月六日,合肥之敌一部,开始南犯,同时长江敌舰二十余艘于十二日晨向安庆城轰击,掩护敌军二千余登陆,我守军节节后退,安庆遂于十二日失守。合肥之敌六月八日向杨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战区关于武汉会战右翼兵团之作战计划(一九三八年二月)*
一、敌情判断及友军之态势(1)沿潜黄道西进之敌,其先头部队概到达陈家牌楼、金中铺、商河桥、毛狗桥之线,其集结于黄宿间之一部,似为其第三师团,集结于潜太间之主力,似以为其第二师团及第三师团之一联队。另一部约千余,由二套口登陆,向黄梅移动。敌之后续兵团第五第十一师团,据报向怀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所知道的忠义救国军  
  
裘雨萍   
   
  提起忠义救国军,人们自然就会想起《沙家浜》中的草包司令胡传揆。有些人据此以为它是国民党的杂牌部队,其实不尽然。忠义救国军是一支与众不同的很有来头的部队,它隶属于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是特务头子戴笠亲自组织与领导的特务武装。我曾在这支部队里担任过战教科长、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是2009年早些时候台湾退辅会对李维恂先生做访谈时,李先生提供的一份自己的记录,并由此登载在台湾的《荣民文化网》上。特将其转贴于此,可与本人的访谈记录相对照,互为补充。】
巴纽新不列颠岛拉布尔国军事迹陈宇簧上校,保定官校毕业,前台湾省交通处长陈声簧之胞兄。
张英夫中校张一如上尉樊扬名上尉方宏少尉
张鸿儒上士戴乾宝上士孔祥林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续33)四、遣返之后问:在亚包的中国官兵是分二批遣返的,您是属于第二批遣返的?答:我是第二批遣返的,这一批是第一大队的人,由陈国樑带队,时间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七月份。第一批遣返的是暂编第二大队的官兵,由吴棪带队离开,四行孤军的官兵也是这一批一起走的,他们是在民国三十五年底离开的。从亚包遣返回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流放在热带丛林的中国抗日将士(续32)
我是大时代狂风中的一片落叶——前国军巴新战俘幸存者李维恂访谈
三、抗战胜利重获自由到遣返(续)问:你们当时与当地的华侨关系如何?答:我个人与他们关系不好,因为日军刚刚投降时,澳军供应我们的物质尚不充分,需要当地华侨一个翻译,与日军交涉,我觉得他们对日军的口气和态度都太软,我就生气了,看不起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下面转贴的台湾联合报的这篇报导,作为对幸存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战俘劳工的记载,亦可提供参考之用。】巴纽老战俘奴工岁月血泪斑斑【联合晚报╱记者高凌云/台北报导】2009.05.1602:30pm86岁的李焕文是在台仅存的三位国军巴纽战俘之一,他与其他200人在一小岛做工,战后只剩7人生还。李焕文后来转入海军,823砲战前夕负伤退伍,至今一人独居。1500位国军将士抗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说明:2009年8月初赴台湾查找资料,因李焕文先生表示不愿意接受访谈,故无法见到其本人。惟在此之前,于巴纽战俘事件热炒之际,台湾的退辅会意识到了幸存老兵的重要性,派人对李老先生作了一个访谈,尽管其中有诸多错谬之处,但作为幸存者之口述资料,仍有极大参考价值。】巴纽老兵忆当年之二 一李焕文—千辛万苦历劫归来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明:2009年8月初赴台湾查找资料,虽曾有机会拜会卢新芳老先生,但因其双耳重听,且不识字,沟通上有很大困难。尽管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与他交流,但基本上他所谈者,未曾超出之前台湾的退辅会在其家中对卢老先生之访谈范围。因此,特将该访谈转贴于此,以供参考。尽管这篇访谈以及老先生的回忆皆有诸多错谬之处,如他当时所属之67师,当属莫与硕之86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明:有关四行孤军中被日军运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亚包做苦工的记述,还有一篇在网上比较流行的文章“抗战精神的象征——谈八百壮士”提到过。除了搜寻到的澳洲档案资料中提到这些官兵之外,访谈李维恂(曾用名:季纳贤)先生时,他也曾经提到过这批36名孤军官兵。因此,有必要将该文中的这一段相关的内容转贴于下,以供参考。此处所用标题是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