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知青肖芸等人致“各位领导”的一封信各位领导:我们是1964-1968年下乡,1978-1979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奔赴广阔新天地的场面历历在目,青春热血在胸膛里升腾的情景记忆犹新。在农村,我们日复日、年复年,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10多年(最长农龄达到15年)。作为社会历史的一朵浪花,“上山下乡”成了过去,并即将被遗忘。但我们这些亲历者对自己的不寻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04 02:12:09)

李庆霖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尊敬的毛主席:首先,我向您老人家问好。我是个农村小学教员,家住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家庭成份是贫民。我的教员生涯已有二十多个寒暑了。我有个孩子叫李良模,是个一九六八年的初中毕业生。一九六九年,他听从您老人家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教导,毅然报名下乡,经政府分配在莆田山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崇禧围攻大别山概述/覃戈鸣(2)白崇禧由九江飞汉口整四十八、整七师、整二十八师大概到达到叶家集、金家集、英山、洗马畈、浠水之线时,白崇禧认为随着情况的发展战场的重心已经西移,必须到武汉去指挥才能捕捉战机。因此他率领副参谋长赵援、第三处代处长戈鸣、随从秘书杨受琼、无线电报话机一班和几个警卫人员从九江飞往汉口,九江指挥部由参谋长徐祖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崇禧围攻大别山概述覃戈鸣①蒋介石命令白崇禧赶赴九江“坐镇”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区和蒋介石对刘邓大军意图的判断 1947年8月,刘邓大军主力从鲁西南地区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王朝的胸膛。蒋介石企图乘刘邓大军立足未稳之际,立即把这把利剑拔出来,于是七拼八凑地从各方面抽调兵力逐次投入大别山区进行反扑。刘邓大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白崇禧在南宁的一段风流史辛夫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很少有“小诸葛”、一级上将白崇禧的艳事舆论、花边新闻。他的夫人马佩璋与他婚配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被同僚们称为“贤慧夫人”,还有些阿谀奉承的报刊赞他们夫妇是“鸾交凤友”、“恩爱如山”。其实,白崇禧也曾拈花惹草,金屋藏娇。只不过,他比别人做得较有技巧或者说隐秘一些罢了。上世纪20年代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白崇禧在武汉的最后日子张军1948年仲夏,白崇禧走马上任,当上了华中“剿匪”总司令,从此开始了他经营武汉长达一年的生活。其间,他拥兵自重,图谋倒蒋,檄电“逼宫”,扶李上台,还借“谋和”之名,行缓兵之计,以期“南北分治”,真可谓翻云覆雨,纵横裨阖的了。然而,狂澜既倒,力挽何易!任他诸葛复生,也终只落了个仰天嘘叹、惶然出逃的下场!困鸟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黄绍竑与上虞战时政治工作队李金海黄绍竑,广西容县人,早年追随孙中山,曾与李宗仁、白崇禧同为国民党新桂系军阀的创始人和首脑。1937年12月,他重回浙江省任主席,兼任第三战区游击司令。黄绍竑同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和朱德、刘伯承、彭德怀等有过多次接触和交往,对中共的抗日主张有着较深的了解。尤其是在华北战场上,他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积极配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黄绍竑“政绩不佳、声名狼藉”的背后周重礼
1938年6月,热浪翻滚,暑气逼人。自杭州沦陷后,浙江省会临时迁到浙西的金华。这天傍晚,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竑正坐在院子里纳凉,突然坐镇武汉的蒋介石一封电报发到金华省府。电报中,蒋介石指责黄绍竑在浙江主政“政绩不佳、声名狼藉”,要他好自为之,“切实注意”。这一电报把黄绍竑搞得个云里雾里摸不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黄绍竑:党不应直接向人民发号施令

(黄绍竑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座谈会5月15日会议上的发言)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的坚持的领导,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有人怀疑党的领导权问题,那就与宪法的规定违背了。但是,领导方法是可以研究的。
  我所以提党政关系问题,绝不涉及党的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战前的广西面貌是怎样的?/黄旭初(2)
  丙、工商业:(一)机关广西工业,除少数省营新式工厂外,大部分都是农家副业,如纸、油、糖等便是。商业也以农产及其副产的贸易为主,除梧州、南宁、柳州、桂林略有完备的商店外,余多以城市为交易的重心,即大埠如桂平、贵县等都是如此。故以地位论,本省的工商业实农业的附庸。但以农矿丰富,在在足供工商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1]
[102]
[103]
[104]
[1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