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美国14年多了,一直想写一些关于美国的东西,但苦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也没有找到好的角度,一直没有动笔。前日网友寒四洋君提议要我写点美国的情况,我捉摸几许,觉得其实就从一些小事情上入手,点点滴滴,也可以有趣。文化不同,往往来自生活习惯的不同。生活习惯,不外乎衣食住行。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不可能不知道美国人的一个和我们迥异的最基本的生活[
阅读全文]
人,总是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但是,在没有受到别人请求时主动提供过多的帮助的行为,却往往是显示自我强大的单方面的自我需要,有意的或无意的。这种行为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过分热心的帮助者往往让人避之不及。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禀赋一个会思考的大脑,都希望在不得已求人之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我发现这[
阅读全文]
人大都仰慕“高深”“玄乎”的令人费解的道理,而真理却往往以非常简单的面目出现,简单得近乎于不真实。所以真理一般只和少数人亲近,和多数人无缘。这不一定是因为少数人的高智商,而更是因为多数人对知识的势利:以为复杂的便是高深的,高深的便一定是真实的。
难怪基督教中有一句格言: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阅读全文]
SashaCohen,after4years'"break",comingbacktocompetition.HereisthemostanticipatedshortprogrampracticetodayatSpokanewhereshewillcompetetomorrownight(shelooksamazing!ialreadygotheartattack5minutesagowhenshefell...):Sashanowis25andaimstoOlympicsthisyear(nextmonth).Whenshejustcameoutshewas16andshewastheonlyonewhowasconsideredpossiblybeatMichelleKwan.Shedidn't,techniquewise(orjumpwise),butbymypointshedid...[
阅读全文]
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完全无私的利他主义?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没有不求回报的给与。自然界包括人类都得遵循一个规律“平衡”:阴阳,黑白,冷暖,昼日,爱恨,得失,一切都跳不出这个自然法则。所以“公平”---“付出”与“回报”的平衡,才是人际关系的真实规律。
这个公平,也许有时候命运,或者“上帝”会帮我们把持,但很多时候和还得我们自己亲自“操刀[
阅读全文]
宁愿让人恨,也不愿让人怜。
我可能会使你不爱我,但我不会让你不尊敬我。
怜悯是对强者的冒犯。
悲而不壮的悲是世界上最没有价值的人类情感,描写刻画这样的情感的作品只可能是下三流作品。
[
阅读全文]
革,是“去掉”,“除去”之意,“命”指性命。革命,严格地照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杀头”。可是在生活中,我们提到“革命”二字,很多时候都是指“变革”之意:即一个相对彻底或者根本的变化。所以“变革”,似乎更接近我们常说的“革命”的原意。翻开汉英词典,“革命”的首条解释便是revolution:变革。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老是用“革命”二字来表达“变革[
阅读全文]
匠气十足,灵气不足,死记硬背,照本宣科,决不会融会贯通。这种人没有任何天赋,但因为现代社会的分工合作之特征,混饭绝对不是问题。工程师,博士,程序员,技工,教授,这种人存在于任何一种职业中,但尤其以“医生”(Doctors)这个职业最为害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