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走马观花地旅游一番的人,总是看到的花花绿绿的漂亮东西多,丑陋的少。像乞丐的存在,就更是需要长期的“深入敌后”才能发现的“敌情”。其实大城市的乞丐也不少。我在美国去过的大城市不多,波士顿,华盛顿等城市算是走马观花,没见过乞丐,但纽约的乞丐是比较多的。到了外州(注1)的地方,乞丐虽然“隐蔽”,但时间久了,还是能看见。由于美国是汽车[
阅读全文]
今年的澳网决赛,虽然没有了纳道,但瑞士的费德勒和英国的穆瑞之间的“斗争”,却随着两人之间的心理“疙瘩”而日益白热化。所以决赛又成了一场受所有球迷倍加关注的生死较量。
在决赛之前最引人注意的,除了费德勒一如既往的优雅杀手姿态以外,身负一国之重任的穆瑞的“疯狂”,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在半决赛时的一张大嘴,似乎要代表曾经差点“吞下[
阅读全文]
西方人的举止是值得中国人狠狠地学习的:走路抬头挺胸,见人微笑,男士给女士开门让道(100%的发生率),随地吐痰的现象几乎见不到,等等。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同以外,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国人不太注意的现象:吃饭决不发出啧啧的声音和当众掏鼻挖耳。
西方人的这些举止,是从小就培养的。小孩子在公众面前掏鼻子,大人都要纠正。吃饭就不用说了,从小就[
阅读全文]
说道对儿童的保护,可能是中美(中西)最大的文化差异之一。中国人在家庭关系中的感情和责任,都是指向老一辈,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孝道,是“百行之先”,道德的高下,全在于对父母的孝顺与否。而美国,基本上(是“基本上”不是“完全”)不存在“孝顺”的说法,在家庭亲情上,伦理道德上,也几乎是来了个颠倒:主要是看对晚辈的爱护。竞选总统或评选[
阅读全文]
刚来美国时,对美国的一个现象非常惊喜:退货。买的什么东西都可以退,当然除了被用过的导致数量和质量明显变化的以外。有些中国人占便宜(估计不完全都是中国人,但中国人做这种事的不少),出门旅游前去买个相机,旅游回来就把相机退了。有穷学生工作面试,买一套西服,面试完就退了。钱,都是一分不少地拿回来,并且不问理由(也有问的,但你可以不回答)[
阅读全文]
美国人爱狗近乎于夸张。记得以前在大陆的“读者文摘”里读过一则笑话,说是美国人夫妇俩给狗看病,医生说这病是遗传,夫妇俩惊道:不会,绝对不会!我们俩都没有这个病!
也许是因为一般游牧民族都对动物很有感情,所以西方人
-多是游牧民族的后裔-普遍在家养宠物,其中以狗为最多。加上美国这里地广人稀,很多人生活在偏僻的丛林牧场中,家有宠物,可以解[
阅读全文]
都说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个人主义,但美国却有很多集体主义活动:体育,宗教,政治,等等。而每年感恩节后的那个星期五,美国人民有一个可能全世界都找不到能与之媲美的集体活动:疯狂采购。
这个集体活动像是民间习俗,年年不变。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这天是数钱的一天。美国的购物中心mall,全年要关闭3天:复活节,感恩节和圣诞节。感恩节是在11月的第四个星[
阅读全文]
来美国14年多了,一直想写一些关于美国的东西,但苦于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也没有找到好的角度,一直没有动笔。前日网友寒四洋君提议要我写点美国的情况,我捉摸几许,觉得其实就从一些小事情上入手,点点滴滴,也可以有趣。文化不同,往往来自生活习惯的不同。生活习惯,不外乎衣食住行。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不可能不知道美国人的一个和我们迥异的最基本的生活[
阅读全文]
人,总是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但是,在没有受到别人请求时主动提供过多的帮助的行为,却往往是显示自我强大的单方面的自我需要,有意的或无意的。这种行为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过分热心的帮助者往往让人避之不及。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禀赋一个会思考的大脑,都希望在不得已求人之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我发现这[
阅读全文]
人大都仰慕“高深”“玄乎”的令人费解的道理,而真理却往往以非常简单的面目出现,简单得近乎于不真实。所以真理一般只和少数人亲近,和多数人无缘。这不一定是因为少数人的高智商,而更是因为多数人对知识的势利:以为复杂的便是高深的,高深的便一定是真实的。
难怪基督教中有一句格言: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