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易的思考

一个以思考为娱乐的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写在2012中秋来临之际)  
   一年一度,秋天又悄然来临,耳边不觉响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高昂而又起伏有致的旋律一时间带我回到了阳光下的陕北--- 在“少读中国书的五大原因”一文中,我提到的第一条就是“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及当代文化中,我几乎看不到对生命的正面歌颂。”我很高兴自己用了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兼谈中国文化为什么落后有人说中国人全世界最贪吃,最懒惰,又有人说中国人全世界最勤劳,最能吃苦,究竟谁对谁错?笔者认为两者都有道理。请看:现象之一:贪图吃喝享受。中国人爱“吃”。复杂的烹饪技术似乎占据了中国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中国大陆,最方便的也是“吃”,遍地的餐馆,大大小小,各具风格(时常想中国人的思想要是和中国人的饮食一样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凡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以来,就有了分工合作,就有了官僚和等级制。似乎,越是不动脑筋的事,越是低贱,也越是受歧视,生活,也自然更加不幸。这个规律,在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等级歧视严重的文化中尤为显著。美国算是目前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有着详细繁杂的分工,从低级的手工劳作到高精尖科技,政治或娱乐。然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美国,任何事情一旦让人觉得困扰,会听到有美国人说:“真是像中文一样的难懂。”中文,因为其特殊的象形文字的特点,对说拼音字母语言的人来说,的确很难,并且由其难“辨认”,或者说“貌似强大”,看上去很深奥。然而殊不知,西方人学中文自然很难,中国人学英文却可能更难。以前在我学习的大学来了一个法国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强化了一年的中文,来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久以前在大陆的卫视体育台第一次看到网球比赛,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算什么运动,慢条斯理的,一点不激动人心。然而大约是因为电视节目的乏味,我总是把频道停留在体育台,很快,在不知不觉中,我居然爱上了慢腾腾地网球。后果基本上是一发不可收拾:格拉夫,塞莱斯,拉夫特,桑普拉斯,一个接一个地“崇拜”着。我这个不好动也基本不看其他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很久以来,我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都失去了兴趣:几乎不读中国书(不管是文学还是历史),不看中国电影和电视剧。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很久了。在我参与的一些网络论坛上,我被指责为“反中国”,“种族歧视”等等(最近写的博客文章“最喜欢的十本书”也因为没有中文书而得罪了不少人)。 也许,出于对(种族)歧视的肤浅的理解,我可能的确配得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中国的“一胎制”,无疑是中共政府侵犯人权的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一胎制”的实施过程,的确令人触目惊心。但事情的另一面是,作为一种政策,“计划生育”的确是中国人口爆炸后不得不实行的“合理”计划。根据资料,1949年中国人口4.5亿。而到1979年,计划生育提出之时,中国的人口是近10亿(而实际的数字是超过了12亿)。人口猛涨的原因是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曾经试读过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但因为其英文晦涩和节奏的缓慢而放弃。前不久又再架起试,准备一鼓作气把这部短短的经典悬念著作读完,然而读了几页后又打退堂鼓了。终于,这部被誉为历史上第一部侦探小说的作品,至今在我这个(自称的)悬念小说迷的头脑中仍然是个完美的“悬念”。不过,这次半途而废的阅读带给我一点意外的收获:除了知道怎么下英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观察,往往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我们的观察都是可信的,亲眼看到的都一定是真实的,然而我却发现,人的观察经常是主观的,甚至是扭曲的和不符合事实的。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人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待现实。换句话说,就是人其实很多时候是在用自己的认识左右自己的观察,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或者只看到能够证实自己观点的那一部分现实。
举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们很多中国人认为西方父母对孩子太娇宠,其实很多西方父母有严厉的一面。看过根据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生平改变的电影“奇迹创造者”(TheMiracleWorkers)的人,大概`忘不了这个细节,凯勒的私人老师沙利文刚来到凯勒家吃饭时(海伦当时才6岁),沙利文发现海伦不是自己坐着,而是一边围着饭桌转,一边用手抓别人的盘中食物。父母当即向沙利文解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