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工作精神很可贵,他们勤奋认真容易相处,所以他们国家发达也不是偶然的.
中国人的工作精神还需要向美国人学习.我的公司是装修公司,以前都是用中国工人,首先觉得都是中国人亲切感强,二者也是肥水不外流,有工作先给自己同胞.一断时间后,因为偶尔人手不够,就使用了美国白人.两者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中国工人在计算钱的时候非常认真,有时候稍微要做一点额外的事[
阅读全文]
跟父母住的城市三个小时,每个月我们互相来往一两次串门.哥哥家在外州,来往比较少,一年一两次左右.前一段工作忙,几个月没有去父母家串门,这次见到他们,大家都特别高兴,孙子们和爷爷奶奶玩得特开心.
爷爷奶奶的退休生活很丰富,和其它老年人天天都有活动,打球跳舞,Bingo,唱歌,等等.但和儿孙团聚永远是最幸福的事.那里其他老年人每次看到我们去都羡慕他们.爷爷奶奶经常[
阅读全文]
这和回国发展关系不大,但最近不少人提到孩子数量问题,这里探讨一下:
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孩子要少而精,在海外的中国人都认为一两个孩子就够了.其实,独子是最坏的孩子生长环境.孤掌难鸣,独子难教.一个健康的树苗需要阳光雨露和群体,温室的独苗被施加大量的肥料是很难成材的.
两个孩子是不是就够了?在一个理想的社会,100%的妇女都生育两个孩子,这些孩子100%都能健康成[
阅读全文]
生多少孩子是个人的事,别人没有权利左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我们不应该看不起那些不愿意生育的人,也不应该看不起那些孩子多的穷人家庭.就象我们不应该看不起同性恋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应该互相关系爱护.
如果你坚决不要孩子,而且坚决反对别人要孩子,那么不用往下看,这篇文章不是针对你的.
如果你喜欢孩子,喜欢孩[
阅读全文]
生几个孩子是自己的事,但个人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受周围人影响的.很多人在父母催促下要孩子,很多人看到工作轻松又有钱就不要孩子.最大的影响来自中国政府,大力宣扬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很多中国人在政府影响下,抛弃中国传统多子多福思想,认为独生子女最佳.
(中国政府的政策,从大跃进到文化革命,错误很多,人口政策也一样.中国的人均可耕地和西欧大国–英国,[
阅读全文]
在中国生活有各种吸引力,但是很多人没有考虑那么多未来:等我们这一代人到达推休年龄时候,中国老人的生活会如何?中国老人的福利将会如何?
每个国家老人福利制度不同,而且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也会不同.目前的制度不代表将来的制度.美国目前SocialSecurity制度的危机就表明福利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老人社会福利是由目前社会年轻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个国家年轻人对老人[
阅读全文]

衡量人口密度最好的标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除去高山沙漠等荒地).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比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多多了,和西欧发达大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当(见file里面的附图).
中国的人口拥挤是由于经济开发不够造成的,计划生育政策跟以前的大跃进,文革一样,完全是政府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做出的错误决定.
[
阅读全文]
妻子总是说我太溺爱孩子,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很听话,我一回家儿子就没有骨头了。每次出去购物,儿子总是要买他喜欢的糖果或者玩具,妻子一般不会买,说那些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一般都不忍心拒绝儿子的要求。
最近和一老同学谈起家事,说她丈夫也是一样,太宠孩子了,孩子要什么都给。
这使得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我喜欢一个小玩意,但附件商店里都没[
阅读全文]
从很多成功爬藤孩子的家长经验中看出,上好大学的条件除了学习成绩,其它方面的综合能力很重要。学习成绩是死东西,孩子在学校能弄多少就多少。家长在其它方面可以起很大作用。
家长最好的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社区的前卫。这样的家长会了解社会新潮流,接触社会名流,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各种义工,实习机会来的[
阅读全文]
看到Obama的胜利,我们少数裔都感到高兴,因为美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向种族平等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感到自己族裔和非裔的差异。非裔团结,要强,给人以主人翁不可欺的驾式,得到尊重和敬畏,获取相对平等的地位。而华裔在这方面还很欠缺,才导致社会地位低下,遭受很多不公正待遇。
很多华裔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华裔领袖活跃社会,努力团结华裔亚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