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香港4月5日电/中国公安部在4月1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西藏“3•14”事件相关案件的最新侦破情况和有关受害人的情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介绍说,有充分证据证明,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集团组织的“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一部分,更是“藏青会”策划组建西藏武装游击队,试图暴力破坏西藏安全稳定的[
阅读全文]
322是决定台湾未来的前途与命运的重要日子,其不仅仅是决定政党可否轮替的日子,而且还是台湾人民决定何去何从的时刻。今天,人民有可能把政权交给中国国民党手中,也有可能把政权仍然放在民进党手中。但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在民意的选择下实现的。 <br><br> 全面评估选举以来马英九、谢长廷的表现,都可谓可圈可点。马英九求发展、求变革、求民利的心意非常突出,谢长廷为政权、为胜选、为意识的意志也非常坚决。两个竞选团队都拼上了命,不可谓不狠、不可谓不猛。 <br><br> 但是从选举方法来看,则可以发现马英九、谢长廷两人完全不同之处。马英九坚持正面论述,谢长廷擅长负面出击。马英九试图用幸福前途来打动人民,谢长廷则力求以恐惧前景来刺激人民。在理性与激情结合、有序与无序混杂、真实与虚假相融的现实社会中,无论用何种手段,都能打动特定的民众。 <br><br> 从选举过程来看,马英九始终把握经济发展牌,没有动摇过,经济是民进党执政8年来无法回避的罩门,是绿营的软肋。8年来台湾经济的迅速边缘化,远远落后周边地区,已经严重影响了民生。对此,谢长廷无力辩解,是完全无法面对的,因为他身上的包袱太沉重了,民进党执政8年的一切过失,他都必须承担。这是当然的。 <br><br> 所以,谢长廷采取了避重就轻的措施,根本回避经济议题,为此,谢长廷阵营设计了两个套:一,用“一中市场”来套住马英九经济改革政策,将之污名化。二,用“绿卡”来套住马英九的诚信人格,将之虚伪化。目前看来,这样的招数对巩固绿营基本盘是有效的。对此,马英九急于解释,但是越解释就越耗费了正面宣扬主张的宝贵时间。 <br><br> 所以,到了最后阶段,跳出蓝绿角度看问题,台湾民意其实已经形成了“求变”与“恐变”的两大潮流,谁是主流?在意识形态的玩弄下,绝对的主流可能无法出现。按照常理而言,“求变”应该要大于“恐变”的。事实是否如此,不可断言,需在今天的选举结果中验证。 <br><br> 无论如何,今天的台湾的确是处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马上就要做决定了。 <br><br> 如果马英九当选,说明“求变”民意占了上风,国民党执政之后,如果马英九能够尊重国共商谈的共识,台湾会因此走上一条不同的予人强烈的希望的路途。至少几个方面可以使人憧憬:一,台湾的民主开始走向成熟,正常的政党轮替揭开序幕。二,恶劣的意识形态主宰政治的局面得到极大的缓和,政治逐步走向理性。三,台湾经济可能会获得一飞冲天的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重大机遇,台湾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的最新投资热点。四,两岸关系迅速缓和,台海和平有望。 <br><br> 当然,如果马英九非要另起炉灶不可,这样的前景未必存在。<br><br> 如果谢长廷当选,说明“恐变”、“拒变”的民众情绪占了上风,民进党继续执政,如果谢长廷无法立即挣脱深绿绑架,不能立即切断陈水扁路线,台湾今后4年要走的道路也非常清晰:一,执政党继续以极端意识形态治台,台湾自我封锁的局面不可能很快就打破。二,蓝绿政党斗争更加激烈,政治机器不可能顺利运转。三,两党制遥遥无期。四,台湾经济可能继续自我压制发展空间。五,两岸政治关系仍然处在没有互信的僵局上。 <br><br> 当然,如果谢长廷从务实出发,改变路线,另求发展,则前路未必如此黯淡。 <br><br> 在此特别要指出的是,谢长廷今次为了选举,不惜中伤大陆感情、中伤两岸关系、中伤自己的和解共生的开明形象,选后如果要止血,恐怕舔伤口也得相当长的时间。 <br><br> 从大陆的角度来看问题,谁当选都干扰不了大陆的发展方向: <br><br> 第一,大陆实力的迅速提高不可阻挡,大陆的经济体越来越融入世界体系,在两岸关系中,大陆强、台湾弱,是现实,也可能是未来。在两岸经济贸易中,台湾根本离不开大陆,两岸关系的互需互补性,没有人阻挡得了。对此,大陆处变不惊。 <br><br> 第二,展望未来4年,大陆处在国际影响迅速提升的阶段,与美国的下沉形成相反的补充,中美关系的依赖性会更加突现。中国会觉得空前需要美国,美国也会觉得已经无法离开中国。台湾问题进一步在中美关系中淡出,是大势所趋。 <br><br> 第三,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台湾在国际上就会成为政治是非之地,成为国际投资者视为畏途的边疆偏隅,台湾政治、经济的边缘化不可阻挡,台湾将日趋在国际社会上销声匿迹。台湾的赢,不是赢在脾气上,而是要赢在理智上。用极端意识来为台湾前途打拼,最后是作茧自缚。 <br><br> 不必怀疑,今后台湾的前途与命运掌握在今天的选民手中,是为被刺激的情绪而选,还是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而选,各人有各人的解释。票是自己的,怎么投票都是合理的。然而,台湾的前途是大家的,更是自己的。 <br><br> 联合报昨天的社评写的很有激情,社评说:投票,就是要在“台湾价值”与“政府责任”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结。不要被选季中漫天飞舞的“羽毛”遮住了眼睛,要看过去8年,要看未来百年,要看“远山”! <br><br> 是的,选民手中的每一票,在今天,可能要决定的不是未来的4年,而是未来的百年。台湾面临的十字路口,不是可以朝令夕改的小路口,而是历史进退的大路口。)
台湾选民今天将用选票决定台湾的命运。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评论员 锺维平)322是决定台湾未来的前途与命运的重要日子,其不仅仅是决定政党可否轮替的日子,而且还是台湾人民决定何去何从的时刻。今天,人民有可能把政权交给中国国民党手中,也有可能把政权仍然放在民进党手中。但不管结果如何,都是在民意的选择下实现的。
全面评估选举以[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3月21日电/马英九的绿卡到底是不是已经失效?来台观察大选的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包道格21日下午表示,如果一年都没有使用绿卡进入美国的话,那么绿卡就已经失效,又或是另外申请了非移民签证到美国,绿卡也就跟着失效。
绿营针对马英九绿卡问题紧咬不放,甚至传出会透过前AIT理事主席夏馨、美国众议员罗拉巴克就此议题“打马[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3月20日电/美军一名官员昨日透露,包括小鹰号在内的两艘美国航空母舰,已经被派往台海地区,将在这周末台湾“大选”期间进行训练和演习。
??对於这一消息,台湾“国防部”军事发言人池玉兰今日上午表示,美方派遣航舰前往台湾海域,“国防部”不便表示意见。她并表示,维护台海和平是“国防部”一贯立场,也乐见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据环[
阅读全文]
歼击轰炸机。此次在俄罗斯展示的“飞豹”A型,从表面看同过去相比就有重大改进,据称其性能更有质的提升,体现了中国战机的研制经过艰难徘徊和探索后终于迈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br><br> 坚持自研改进获新生 <br><br> 20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装备的战斗机、轰炸机全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苏联提供的机型的仿制品,自研的作战飞机只有南昌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强一5,也是根据对地攻击要求对米格一19所做的改型设计。1974年初的西沙之战虽然获胜,却暴露了缺乏海军航空兵空中支援的严重弱点。当时中国的海空军航空部队装备的歼击机、强击机作战半径只有400公里左右,又基本没有对海攻击能力,轰一5航程较远却过于老旧。在海军提出研制能远程作战的新型攻击机的呼吁后,国防科研部门几经论证,1977年新歼轰机的项目得以正式上马。 <br><br> 改革开放启动时的中国航空业,技术水平至少落后于西方20年,幷缺乏追赶的人才和设备,因此军委领导一度考虑歼轰机这一难度很大的项目能够和英国或法国联合研制。1979年中方派员考察谈判时,对方提出的合作条件却很苛刻,在不提供核心技术的条件下还要价21亿人民币(当时合13亿美元)。同年全国财政收入刚逾千亿元,所拨全部国防科研经费不过几十亿,一个机型投入这么多钱根本无法承受,于是对歼轰机还是决定立足自研,进度却不得不放缓。1982年11月,歼轰一7计划再次全面启动,幷于翌年4月被邓小平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由陈一坚担任总设计师。 <br><br> 当时,“飞豹”的研制经费只相当于1亿美元,同西方国家研制一个机型至少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不可同日而语。限于条件,许多试验是在露天完成,使用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处理大量数据,绘图过程完全依赖手工,不免拖长了时间。1988年12月14日,该机首飞成功,空军却认为此机型在国际上已经落后,于1992年表态将不予采购,只剩下海军航空兵独立支撑。90年代后期中国引进了俄罗斯苏一30战斗机,该型机除具备苏一27的空中格斗性能外,还有良好的对地攻击和较大的载弹量,许多人认为其完全可以替代“飞豹”。不过海军航空兵考虑到苏一30价格太高不能大量采购,另外中国必须推出自己研制的歼轰机而不能完全走外购之路,终于把这一项目坚持完成。 <br><br> 1998年末举行珠海航展时,FBC一1型“飞豹”作为中国自行研制的双座、双发、多用途、全天候的新型超音速歼击轰炸机首次亮相,在国内外航空界一时引来轰动效应。 <br><br> “飞豹”亮相幷于1999年服役后,成为中国惟一国产的能够飞到南沙完成攻击轰炸任务而返航的飞机,幷且中途不用加油。不过它出世后引来国内专家不少非议,认为其设计思想和技术水准还停留在70年代,发动机国产化又无保障,真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鶏肋”。 <br><br> 进入新世纪后,航空工业部门得到了国家较大的资金投入,加上追踪世界新潮取得了重大科技进步,得以对“飞豹”进行了全新改进,于2005年又推出A型。该型机除海军认可外,终于也被空军接受。2007年8月空军批量装备的“飞豹”A型歼轰机飞到俄罗斯参加军演,性能被认为强于西欧和俄罗斯80年代研制的“狂风”和苏一24攻击机,具备了第三代战斗机的特点,可成为实施千公里外远程打击的空中利器。 <br><br> 30年治愈“心脏病”<br><br> “飞豹”及其最新改进的A型研制过程达30年,步履艰难,正是中国航空工业突破低水平徘徊局面幷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缩影。新的“飞豹”A型战机问世,幷在近年最后完成了国产化,说明航空界已经解决了气动、机身材料和航电设备等方面的瓶颈,特别是克服了过去不能制造大功率航空发动机这一“心脏病”。 <br><br> 作为歼击轰炸机,“飞豹”既能够承担歼击机争夺制空权的作战任务,也能够担当轰炸机对地对海攻击的职责。根据公布的数据,其机身总长22-3米,翼展12.7米,最大起飞重量28.4吨,最大外挂重量约6.5吨(最新改进的A型据说已提升到8吨),最大马赫数1.7(即时速2000公里),转场航程约3600公里,作战半径达1600公里。从性能上看,过去国产的对地对海攻击的主力机型强一5的最大载弹量却不足2吨,时速仅900公里,作战半径更短。“飞豹”大批服役后,中国对海外目标的攻击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br><br> 由于“飞豹”在国产战机中是一项航程最远、重量最大的重型机,需要两台强劲的发动机。该项目于70年代中期启动时,国内只具备仿制苏联50年代轻型战斗机如米格一19和米格一21的发动机的水平,这成为制约飞机制造业进步的最大障碍。当时中国同西欧还有着合作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便决定从世界最老牌的喷气式发动机制造公司——英国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引进“斯贝”MK一202涡扇发动机,然后由国内进行仿造。1975年引进该发动机专利的谈判成功,翌年中国红旗机械厂负责开始试制。 <br><br> 1979年仿造“斯贝”的“涡扇一9”完成装配,随后又到英国高空台上作了高空性能、功能、再点火试验。不过,由于当时国内材料技术落后一时难以弥补,英国转让技术又有很大保留,最早问世的“涡扇一9”发动机实际上是英国生产的零件组装而成,国内的设备、材料都达不到要求。 <br><br> 提出从英国引进发动机幷很快实现国产化的设想,是中国航.空部门根据50年代短期便成功引进苏联产品生产技术的经验所做出。过去苏联虽有大国沙文主义,毕竟因意识形态相同还讲些国际主义,提供的技术全面且从未收过专利费。50年代主管经济工作的中共副主席陈云在80年代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感叹说:“那时他们对我们的援助是真心诚意的。比方说,苏联造两台机器,他们一台,我们一台。那真是援助,体现了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英国和其它国家的企业则完全是从实利角度处理对华问题,内心根本不希望中国强大,中国想从那里引进先进的关键技术幷自主掌握是极难办到的。 <br><br> 仿制“斯贝”发动机以实现国产化的目标未成功后,中国军方被迫从英国引进了一批早已封存多年的’“斯贝”涡扇发动机。因1989年以后西方对华实行军品禁售,1998年定型幷投产的第一批“飞豹”只能靠这几十台进口发动机维持。国内有些专家认为“飞豹”问世便成“鶏肋”,重要论据便是因发动机不能国产化而无法批量生产,已服役的飞机因无后备发动机也难久飞。 <br><br>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中国军方和航空制造部门深刻认识到,如果不能解决代表航空工业精华的发动机制造难题,中国飞机就无法实现腾飞且将始终受制于人。从90年代后期起,国内将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作为航空工业攻关的头号重点。通过参照国外的成熟技术幷自主进行改进,终于克服了种种难关,2003年7月17日,“涡扇一9”终于通过国产化工程技术鉴定,获准投入批量生产,幷被命名为“秦岭”。同70年代水平的“斯贝”相比,“秦岭”外形尺寸和附件布局基本不变,涡轮耐热性和减轻结构重量两个方面却有大的提升。“秦岭”发动机的国产化成功,意味着新“飞豹”终于可以批量生产。这一事实证明,在现代世界上,中国的重点武器装备只能立足于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 <br><br> 重塑“豹”身获两军接受<br><br> “飞豹”A型机较之原型机有了外形和内在的重大改变。原型机的机身还留有近似歼7和歼8这类二代战机的明显特征,如今的“飞豹”A型却有着国际上三代战机的气动外形,机身结构也有不小的改进。 <br><br> “飞豹”A在机体结构和气动外形方面的许多改进,反映了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工艺水平有了一个跨代进步。北京航空工程研究所具体负责该机的全复合材料平尾研制,简化了工艺难度和成本,减重及强度和寿命都提高了1倍。该所还负责了“飞豹”A的钛合金超塑成型双腹鳍,使飞机的稳定性和载荷得到合理调整,这表明中国的合金技术有了新发展。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行改进后,“飞豹”A的空重比原型减少了4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增加10%,航程也有增加。据称,该机还局部涂敷了隐身涂料,虽达不到隐形战机的水平却也能大大缩小被雷达发现的距离。 <br><br> 从外形结构上看,“飞豹”A除了上述的单腹鳍改为双腹鳍外,还做了其它一些调整,如先前出于技术和成本的考虑而使用的三片式风挡使飞行员的视界受到限制,在“飞豹”A上改用了整体式圆弧风挡,被认为画蛇添足的翼刀也不见了踪影。从公开的图片来看,“飞豹”A的座舱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进,同俄罗斯的苏一30和苏一27已经近似。 <br><br> 在现代信息战的环境下,机载电子设备的水平决定着战机的作战能力。据称,新“飞豹”的操纵系统从原来的3余度电传操控改为4余度电传飞控系统,改进了“神鹰”雷达,使其不但能进行对海上大型目标的搜索,还可以对空、对地搜索。改进的新机型还可挂载前视红外与激光标定吊舱,这使其具备了发射激光制导炸弹的能力。 <br><br> 歼轰机的主要作用是实施对海、对地攻击,空战性能只是在遇到对方战斗机攻击时自卫之用,因而不侧重于空中格斗性能,着重突出机载武器的打击能力。“飞豹”的原型机虽可载空对舰导弹,主要配备的还是普通航空炸弹,飞机下部也只有7个外挂点,除了挂自卫的对空导弹外就难以挂载更多的对舰或对地攻击导弹。“飞豹”A却可以配备多种新型精确制导弹药,外挂点增加到11个,除挂4枚对空导弹外还可挂7枚导弹。据国外媒体报道,它可挂载国产“鹰击”一83反舰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可以在任何航空导弹射程之外从容实施攻击,自然是打击敌大型舰只包括航空母舰的一款利器。 <br><br> 为研制新机型奠定基础 <br><br> 熟悉解放军空军装备的一些人会提出疑问,俄罗斯所产的苏一30战斗机也几乎都能达到“飞豹”A的上述性能,空战性能还有过之,既已买了苏一30何苦再产“飞豹”?从中国航空兵的总体运用角度考虑,应看出二者幷举是最好的选择。现代战机的运用不但要重质量也要讲数量,苏一30因单价达4000万美元不可能多购,价格不及其1/3的“飞豹”却能完成苏一30可达成的多数任务,在武器使用上有较好的效费比。新型“飞豹”又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能根据需要大量生产且不必受制于人,这在战时有着苏一30无法比拟的优势。 <br><br> 中国航空兵可以通过装备“飞豹”系列的多用途作战飞机,在短期内改变过去机型太多的不便之处,取消强击机和轻型轰炸机,尤其是海军航空兵可以实现作战飞机的单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飞豹”A堪称中国首次研制的“联合攻击作战飞机”机族,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满足作战需求,幷为下一步研制新机型奠定重要的基础。<br><br>)
中国空军飞豹A战斗轰炸机群待命出发。
2007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一2007”军演在俄罗斯举行,中国自研的“飞豹”战机首次异域扬威,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该机经历30年艰辛研制,总算修成正果。
中国近年来不断推出新型武器,当2007年夏天在俄罗斯举行中俄及上海合作组织其它国家的联合军演时,国际上许多人猜测中方会派“新明星”歼10战[
阅读全文]
离投票仅有一天的倒计时,如果今天平安度过,台湾选举就很可能比较顺利地进行,最为恐怖的选前危机大概有可能避免。但是,不可掉以轻心的是,必须关注,最大的危机,有无可能发生在322至520之间。 <br><br>??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马英九与谢长廷鹿死谁手尚不清晰,蓝绿之争到了最後关头,选举仍是由基本盘説话。支持马英九的基本盘不会动摇,支持谢长廷的基本盘逐步回流,在今天,投票的人主意都已定,心中有数,还在徘徊动摇的人少之又少了。 <br><br>??昨天李登辉打破沉默,公开表明投票给谢的态度,李登辉的做法是有保留的,只强调个人的态度,没有强力催票,支持力度算是最小的了,而且他呼吁选後两岸要对话,明显留有後著、保持变数。李的友人、媒体人杨宪宏说,深绿民众对李不谅解,李登辉若不表态,那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他周边的人运用各种手段给他压力,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李把自己的一票投给谢长廷是来求得平安。这样的解读,不知正确否。不过,李登辉不做振臂呼姿态,已属低调。 <br><br>??但是,这一最後关头的动作 意味不简单,有没有这种可能∶到了最後时刻,李登辉评估马英九的选情并不太乐观,也有颠覆的可能,而谢长廷的选情未必不可能占据微弱上风。李登辉毕竟是有政治投机性的人物,如果马英九的选情一直保持强势,大势压人,李登辉可能会不出面的,这就是形势比人强的最好诠释。在最後结果出来之前,什麽猜测都不为过。 <br><br>??所以,在不知道各方真实民调情况下,预测选举结果,无非只有这麽几种∶一,马大胜。二,谢小赢。三,马险胜。四,谢微输。 <br><br>??选後政局立即稳定,波澜不兴,只有在第一与第二种结果下才有可能。如果马英九大胜,选票多得没话説,谢长廷阵营碍於民意,会立即认输,於是天下无事,忧愁何来?何谓大胜,至少要赢数十万票以上,50万、80万、100万都是,当然越多越好,在人心思变的时期,奇迹未必不可以发生。但是,任何政治评论,都不可能只报喜,不注视忧,故在此无需过多议论马英九大胜的结果。<br><br>??如果谢长廷小赢,按照蓝营的性格,不好说什麽,虽然愤愤不平,也只能忍气吞声。 <br><br>??最令人担忧的是第三种和第四种结果。如果马英九的赢只在几万或几千票,台湾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必将一触即发,台湾将会大乱。作为对手民进党,绝对不可能轻易放手交出政权。 <br><br>??从谢长廷主导选举之後,一直猛打马英九的绿卡问题,不少人十分纳闷。如今层层剥开,图穷匕首见,今天终於可以知道意图何在了?因为前天陈水扁不小心已经透露了内情。 <br><br>??陈水扁和吕秀莲19日下午在桃园出席一场造势活动时,对於马英九的绿卡疑云,陈水扁再度猛烈开炮,陈水扁说,“总统”任期一到,届时要把政权交棒给掌舵台湾大船的人,当然要管接手的人是否持有绿卡一事,这件事当然算是“大条代?”。陈水扁宣称,棒子不能交给美国人,现在一个是有绿卡的人,另一个是没有绿卡的人,民众要投给没有绿卡的候选人。马英九绿卡所延伸出来的就是双重忠诚的问题,对台湾不忠诚,他“拒绝交棒给可能拥有绿卡的‘总统’”。 <br><br>??可是,在美国有关官员的关切下,陈水扁昨天又改口了,但是,後遗症却消除不了。 <br><br>??联合晚报昨天的社论说,陈水扁不只一次表示∶“怎能把棒子交出去?”的说法,还是令人闻之骇然,无法一笑置之。社论指出,最简单最直接的道理∶选举就是为了让人民决定谁来接掌政权。如果原本握有政权的人,对於谁来接他的位子,还可以有条件有选择,那干嘛选举?这样的态度,等於是公然挑战民主制度的基础根源,竟然会出现在“总统”的身上,怎不让人惊骇? <br><br>??陈水扁的话令人闻之骇然的另外一面是什麽?这一段话透露出了绿营契而不舍地打马绿卡的深层意图∶ <br><br>??一,无论选前如何花样百出,大选最後决战仍在基本盘,如果加以有效操作,选票输赢差距会发生不大的可能,即使谢长廷赢不了,马有可能只是险胜。只要马英九赢得不多,就説明民意可以被操作,如果运筹得当,绿卡可以是推翻马英九当选合理性的最有效的一招。 <br><br>??二,如果谢长廷丢的选票不多,虽然输了,但是完全可以用指控蓝营买票、并出示所谓证据等手段来拉开争议动乱序幕,要求验票,以最後否定马英九当选的选举结果。谢长廷日前指控国民党用党产3亿买票,固然以求继续往国民党头上抹灰之外,如此冒险,目的是为选後制造争议事端留下伏笔。绿卡加买票的指控,足以摧毁马英九险胜的结果。 <br><br>??三,持续打马英九的绿卡问题,激发支持者的情绪,以求得社会激烈争议,以获得最後关头由陈水扁动手保护政权的结果。322之後,因为绿卡问题,陈水扁可以有恃无恐地拒绝移交政权给马英九、国民党。陈水扁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马英九得票不多,有争议,民意有重大分歧。如果马英九以压倒性的票数取得胜利,陈水扁则无可奈何,不交也不行。对此,陈水扁已公开表态了。这次,陈水扁不搞阴谋,搞阳谋。”<br><br>??美国人是何其的了解台湾!在选擧倒数的最敏感时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西昨天表示,美国期待台湾“总统”大选自由公平。凯西不是预祝成功,説明美国政府对台湾选举情况是明了的,是有所指的,这句话道出了美国政府当前的最大忧虑∶大选可能会不公平! <br><br>??可以作证的是,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日前低调拜会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据转述,杨苏棣除重申忧心入联公投外,对於“政权能否和平转移”更是高度关切。联合报报导,杨苏棣半年来已5度拜会吴伯雄,上周六还曾经主动与“总统”候选人马英九晤谈,议题主要围绕在政权能否和平转移。马吴两人一致表达,政权若要和平移转,民进党政府应尽最大责任。 <br><br>??在选前密会蓝绿双方要员,杨苏棣不仅是了解情况,更重要是传达美国遏制动乱的官方意思。美国政府当前最为担忧的是∶一,选举结果被推翻。二,政权无法和平移交。三,选後社会大动乱。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只要第一环被啓动,其它两环就会联动,最後的结果,是台湾选举政治被彻底摧毁。台湾政局的动乱,将直接冲击美国的国家利益。 <br><br>??美国人的担忧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br><br>??近来,马英九阵营及国民党全力防止与遏制选前的对手的奥步发生,甚至得了奥步恐惧症。这是对的,吃过大亏的蓝营在选前不可不防。但是,对於选举之後的对手意图,分析及对策意见就很少见诸报端。 <br><br>??对於马英九、国民党而言,选擧结果如果对己有利,选後政局又能一帆风顺的话,只能祈求获得大赢,如果选票多达数十万及百万以上,那是大赢,对手纵然不服,陈水扁纵然不愿意交出政权,但是慑於民意的巨大压力,不得不低头。至此,一切阴谋、阳谋都将嘎然而止。 <br><br>??我们毫不怀疑,如果今天一天平安无事,明天投票之日也无大事,重大的奥步没有发生,即使结果是谢长廷小赢,赢个一万几千,马英九、国民党也会俯首称臣,不加争执,台湾的稳定不用发愁。人有人品,党有党格,莫过如此。 <br><br>??所以,遏制台湾选举之後大动乱的最大力量,就是人民、就是民意!如果蓝营在最後关头危机意识大爆发,未必不可以一举推上马英九,如是,平安顺利移交政权才有希望。)
陈水扁在选战最後阶段喊出“不交棒”,怎不让人惊骇?
??中评社香港3月21日电(评论员∶锺维平)离投票仅有一天的倒计时,如果今天平安度过,台湾选举就很可能比较顺利地进行,最为恐怖的选前危机大概有可能避免。但是,不可掉以轻心的是,必须关注,最大的危机,有无可能发生在322至520之间。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马英九与谢长廷鹿死谁手尚不清晰,蓝绿[
阅读全文]
<br><br>??中评社台北3月21日电(记者?康子仁专访)李登辉选前决定出面挺谢,到底对选情有多大影响?对绿营相当熟稔的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院长施正锋表示,虽然台联在“立委”选举全军覆没,李登辉的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至少可以牵动40万选票,左右选战胜负。 <br><br>??台联在112“立委”选举,推出13位候选人,尽管未能攻占任何席次,政党票也没有突破5%门槛,但是依旧有36万选民,把政党票投给台联。施正锋认为,李登辉可以影响的选民,大约在3%到5%之间,换算成选票,少则30万,多到60万票。 <br><br>??施正锋分析,这次谢长廷提出的政策,基本上和马英九差不多。谢的选战策略,一开始是攻击马的人格特质“没有诚信”,并且透过绿卡事件,质疑马对台湾的忠诚度,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基层也逐渐的发酵。 <br><br>??施正锋观察到,谢长廷这回不敢打“族群认同”,也没有痛批马英九的统独立场,但是藉著攻击“一中市场”,质疑马轻忽“国家安全”。施正锋认为,透过媒体一再报导,以及市井小民的耳语传播,已经产生预期的效果,坊间也出现质疑马英九的声音,对谢长廷的选情有利。 <br><br>??对於谢长廷的选情,施正锋相当乐观。他认为112“立委”选举,民进党和台联斗得凶,许多选民选择弃权,投票率才会不到6成。但是这回绿营相当团结,如果这些支持者322都出来投票,或许就有百万人之多。 <br><br>??施正锋说,这段时间以来,马英九的支持度有下滑的趋势,谢长廷则是逐步上扬,虽然谢暂时落後,两人差距不大。施正锋表示,由於未表态的选民还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民进党316逆转胜大游行的气势超乎预期,加上国民党“立委”踢馆事件,激发绿营支持者的投票意愿,现在李登辉又出面加持,有不少原本保持观望的选民,决定站出来力挺谢长廷。)
施正锋认为,李登辉至少可牵动40万票。(中评社康子仁摄)
??中评社台北3月21日电(记者?康子仁专访)李登辉选前决定出面挺谢,到底对选情有多大影响?对绿营相当熟稔的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院长施正锋表示,虽然台联在“立委”选举全军覆没,李登辉的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至少可以牵动40万选票,左右选战胜负。
??台联在112“立委”选举,推出13位候选人,[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3月20日电/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的女儿马唯中和马元中,到底会不会从美国返台投老爸一票?根据东森新闻报道,两姊妹以英文名字化名订机位,确定将在322当天上午6时30分抵达桃园机场,投完票隔天(23日)下午就返回美国。
马英九选“总统”,在美东工作和念书的女儿马唯中和马元中,322当天投票确定不会缺席,马家姊妹以英文名字Lesley和[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3月20日电/李登辉今(二十)日下午将举行记者会,对大选公开表态,被视为泛绿力量的整合。而在蓝营方面,据了解,国亲合并的进程也有具体进展。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昨天和亲民党主宋楚瑜通电话,宋楚瑜同意选后国亲合并,但强调他个人不要任何位子。吴伯雄则说,国民党还是会用最“尊崇”的方式迎接宋楚瑜,至于要给宋楚瑜什么名衔,他将向国民[
阅读全文]

中评社香港3月20日电/选倒数的敏感时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长杨苏棣前天低调拜会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据转述,杨苏棣除重申忧心入联公投外,对于“政权能否和平转移”更是高度关切。
联合报报导,据转述,杨苏棣半年来已五度拜会吴伯雄,上周六还曾经主动与“总统”候选人马英九晤谈,议题主要围绕在政权能否和平转移。马吴两人一致表达,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