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8-08-28 06:30:32)
中国早已人满为患[4812] (2008-08-28)每次从美国回去,初到上海,总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撼:中国的人真多呀!到了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还是觉得到处都是人,公交车里、超市里、公园里,医院里,到处是人挤人,人碰人。  人多是因为生得多。多子女特别是多养儿子,是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我在家乡时,每逢春节,喜欢一家家走过去,欣赏人家的春联。记得有一家的上联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宁为太平犬,怕做乱世人刘振墉我从记事时起,家乡就一直处在战争环境中,筑据点,打据点,像木匠拉锯那样,你来我往。游击队暗杀维持会长,日伪军捕杀民兵等等,发生的这些血腥故事太多,我当时年龄尚小,记不很清楚。等到内战爆发前后,发生的事印象就十分深刻,终生难忘了。假如有人要写一篇关于中国基层民主选举的论文,我在《世界日报》上的一篇小文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七战七捷时,霍乱正流行刘振墉不久前看过一部电视片“七战七捷”,有些感想。七战七捷中的某个战役,打仗的地点距离我家约十多公里,好在当时战争水平不高,虽能听到北方影影约约的炮声,却未受到直接波及。不过本地也变得热闹起来,因为我家住在交通要道上,每天都有不少支前人员推着独轮车或扛着担架,从门前往北去,几天之后,又零零落落的有支前人员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7-30 16:30:09)
    同桌刘振墉我的同桌是个小和尚。一九四七年秋天,刚考进江苏省立如皋师范简师班时,我还是个没有发育的小男孩,或许加上营养不良,个头最矮,坐在紧靠讲台的第一排。我的同桌是城里一座寺庙里的小和尚,因为庙里办有小学,让他来读师范,将来可以回去教书。小和尚法名国净,着便服剃光头,但没有烫戒疤,一年里有大半年戴着顶帽子。大家都知道他是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7-09 07:59:43)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通奶与催奶  刘振墉  四十年前,我的第一个小孩诞生时,奶路不畅,请中医开汤药通奶。通奶和催奶,西医无能为力,此乃中医的强项。所请中医是我们的熟人、朋友,有较好的古文基础,读过不少中医典籍,为人做事严谨,决非庸医之流。  所开药方有七八味药,我现在只记得有通草和藕节两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6-27 23:29:31)
播种中华文化
日期:2008-06-27作者:刘振墉来源:新民晚报 
刘振墉
我的小外孙今年7岁,读小学二年级。虽然已上了一年中文学校,中文水平却是逐月退步,不但幼时背的唐诗忘得干干净净,口语也越来越结巴,平时很不情愿说中文了。
去年9月开学后不久,一天他放学回来说,新来了一位中文老师,是从中国来的。有一天放学我去学校,小外孙就拉我去见这位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为抗战出过力刘振墉(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三)
区里(江苏如皋县磨头区)或者是乡里办的基层抗日积极分子学习班,也不知是脱产还是业余,学员都是村干部和民兵骨干,其中有几个人我认得。学习班结束要考试,这可是件难上加难的事,难在学员们都不识字。现在人们难以理解,全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怎么能不识字呢?阿拉伯数字、中国数字,自己的名字,赵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6-06 07:36:46)

去入党,去投票----致华人朋友们!----为了争取亚裔和华人的合法权益,为了取得话语权,我建议华人朋友们,大家要踊跃参加两大政党,特别要积极去投票。台湾的政坛元老王作荣先生,五十年代率经济代表团去日本访问,临行前从农林部借调了一位农业经济学家,作为随团的顾问。在行程中,王作荣发现,这位年青专家,颇有理想和见解,但对于国民党却不完全认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哈哈!我也打过游击刘振墉(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二)抗战后期,日寇和汪伪军,从苏南调集了大批兵力、物资,将江苏南通地区包围得水泄不通,进行疯狂的清乡、扫荡。这块特殊地形,南有长江,东有黄海,西与北两面札起了竹篱笆,在这个封闭的小范围里面,拉网式的反复清剿,残酷的烧杀抡掠,意欲将抗日力量斩尽杀绝。我就读的如皋县邓庄初级小学,距离竹篱笆封锁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8-05-30 18:00:51)

邻床病友信教了刘振墉整个2006年的上半年,我老伴都是在江苏的一家医院里的血液科治病。老伴得的是恶性淋疤瘤,是不治之症,而且已到晚期,她本人就是医生,所以对前景比任何人更清楚。
病房很小,搁两张床就很挤了。邻床是衬衫厂的裁剪女工,好像没有多少文化。四十岁不到女儿已读高中了,家在城市郊区,亦工亦农,日子本来过得挺适意。现在生了白血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