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0-01-16 16:17:29)

蒋梦麟说“狗与华人”刘振墉近年来翻案成了一种时尚。好人原来是坏人,坏人本来是好人;英雄其实是胆小鬼,叛徒是出于无奈;汉奸是由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烈士不过是一念之间,机遇巧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弄得我满头雾水。从读小学时就听老师说过,早期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公园门口,掛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不久前听人说,这是假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12-03 05:51:13)
一只肥皂缸刘振墉(故事梗概)乡下祖屋空关了二十多年,现在有人想买,一百多年前造的房子,早已东倒西歪,人家主要是看上了这块宅基地。在卖出之前,我专程回去看看,想当年忍饥挨饿的日子,总算有祖上传下来的这所房屋,得以避风遮雨,实在心存感激。房前屋后巡视过一遍后,在卧室墙角落里发现了一只玻璃肥皂缸,带到城里后,孩子们都觉得好笑,我说,你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11-29 14:47:35)
身边的日本同志刘振墉一九五二年底,炮十九团准备入朝,正补充人员,我也就在这时候调到了这个团的团部。炮十九团驻地在南京朱庄营房,位于紫金山的北麓。营房的设施简陋,会议室兼食堂,空空的没有一张桌子板凳,吃饭时八个人一组,蹲在地上围着一只大菜盆。这一桌或者说是一组,成员倒是相对固定,记不得当初是怎么形成这个组合的,主要是电台同志和后勤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11-17 05:09:44)

铁道游击队的政委刘振墉我脱下军装,进到大学课堂不久,一天在阅览室里,随手拿起一本《解放军画报》翻翻,正好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专题,突然看到一张熟悉的照片,是我们师的杜副政委。并介绍说,杜季伟就是“铁道游击队”里的政委李正的原型。这句话立即让我联想起了几年前的事。五二年暮春,刚由山东步兵100师改编的炮十二师,移驻到南京汤山镇西北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1-01 05:27:11)
和平之神—炮三师刘振墉斯大林曾称炮兵部队为“战争之神”,而我们炮三师的人,却称自己是”和平之神”。我于五三年初到炮三师时,师部住在福建莆田县的涵江镇。下辖两个炮团,一个团用的是122毫米苏式榴弹炮;另一个团是德国造152毫米加农炮,最大射程有一万米开外,拉火炮的大“道奇”,却是美国产品。炮三师在当时是少有的机械化部队,它的火力、射程、机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27 17:53:48)

武参谋长一家人刘振墉从汤山镇往南京有一条三十公里长的柏油马路,传说是专为宋美龄到汤山洗温泉浴而铺筑的。就在这条柏油路的东端之西约一公里处。路北面的山坡上,有五六幢块石垒砌的小平房,炮十二师的领导每人住一幢,也不过五六十平方米,前面一套最大的,成了我们机要科的办公室兼宿舍。参谋长武鸣亭家住在我们的正北面,相距约十几米。上班前后或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19 14:24:45)
公蟹与母蟹
刘振墉(醋溜趣事)   
在美国的中国食品超市买了十只螃蟹,随便拿的,回来发现只只是母蟹。记得十年前,我住在弗吉尼亚州时,那里的青壳蟹,又大又圆,结结实实,从中国店买来的,又只只都是母蟹,里面的蟹黄鼓鼓的,吃一两只后就不敢再吃了,害怕胆固醇受不了,只好单吃蟹肉,将蟹黄扔掉。  我讨教过别人,据说是因为老美们特别怕胆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来了一队少爷兵刘振墉
(苦难的年代之二十四)
八年抗战期间,家乡位于敌后,见到的军队有日军、汪伪和平军、新四军以及多支杂牌军队,唯独没有见到过国军。国军是后来的称呼,最早称为党军,后来大家都称之为中央军。当时的老百姓,正统思想还很重,内心深处总认为,共产党、新四军,不过是地方造反派,只有“老中央”才是正统。因此,对于中央军、中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9-11 17:45:43)
读书心得刘振墉我愛读闲书,虽然现在年老眼花,读得少了些,特别是长篇基本不读了,但是,网文、报文还是读了不少。若要问我,近年来所读文章中,印象最深,最为讚赏的是哪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是文汇报上丛维熙先生的新作《恢复使用甲骨文如何》,如果进一步问我,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名句、警名吗?有呀!:“国粹疯狂时,历史倒退日。”这两句,就完全值得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9-01 18:51:02)
世界日报《上下古今》August02,200912:00AM灰水洗衣服刘振墉我幼年时,肥皂还是「奢侈品」,难得见到有人使用。当年洗衣服时,多是用皂荚或灰水作为洗涤剂。皂荚是皂荚树上结的果实,约二、三十公分长,两三公分宽,弯弯的像一把镰刀,裡面有一排种子。秋天成熟时,将皂荚晒乾收藏备用。有皂荚树的人家毕竟是少数,虽然没有的人可以向亲友邻居讨要一些,但次数多了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