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观察感悟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烟文化

(2009-05-15 15:43:14) 下一个


烟文化
         刘振墉

[6797] (2009-05-14)

写下这三个字完全是东施效颦。在报纸上常见到酒文化、沐浴文化、美女文化等等,所以我现在写出烟文化这个新词,也就不担心错到那里去。 

  我唯一的舅舅,是个弱智、残疾人。驼着背,身高不到一米六,一天到晚捂着胸口,口中像唱山歌似的呻吟:我难过呀!我心里疼得难过呀!再大把大把的吞小苏打,就这样在家人的照顾下,浑浑噩噩地过了一辈子。听我母亲说, 本来还有另一个健康、聪明的舅舅,可惜他的自尊心太强,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挨了大人的批评,觉得受了冤屈,就吞下一块大烟土,用死亡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的外婆家是乡下的土财主,几代人都是省吃省用,克勤克俭,家里从未有人抽大烟,那怎么就轻易地弄到大烟土的呢?据我母亲讲,当时经济条件稍好的人家,家里常年备有大烟,亲戚朋友,或者有身份、地位的人士上门,及时拿出来招待吸一口,就像现在给上门客人敬烟、倒茶一样,这样才叫做懂礼节,才不会无意中得罪人。我大哥的记忆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抗战前夕外婆去世的时候,西厢房是来客休息的地方,里面放着黑的烟土,白的吗啡,还有红色的红丸,客人们各取所好,大概就好比现在客人们各自挑选喜欢吃的水果、点心一样平常。 

  毕竟社会有了进步,而今人们已认定鸦片、吗啡,还有可卡因、摇头丸等是毒品,只能在地下活动,可是香烟又在我中华大地上漫延开来。现在,出租车里,旅馆房间里,饭店茶楼里,到处都能闻到阵阵烟味,甚至于医生在诊室里抽烟,官员在办公室里抽烟,凡是带空调的密闭场所,总能闻到香烟味。 

  我一直很纳闷,贩卖鸦片的是英国人,种植鸦片的是印度人,英国人和印度人并没有大吃鸦片,真正大吃特吃,而且视之为良药、为身份、为派头的却是我们中国人,所以中国人才受害最深。香烟情况又极其相似,我曾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州住过一年多,那里是烟草产区,著名的万宝路公司就在州府里士满。万宝路通过合法出口和非法走私,每年销到中国来的烟应该是个天文数字,可是我看到当地人抽烟的却很少,公共场所更绝对没有人抽烟。超市里的商品何止几万种,全是开架任人自取,唯独香烟例外。美国的禁烟甚至禁到了万米以上高空的外国飞机里,那年我从上海乘国航的班机去纽约,几个男同胞在后面吞云吐雾,当快到阿拉斯加时,听到机上广播:现在已进入美国领空,根据美国法律,机上禁止吸烟,于是,我们的同胞纷纷捏熄了烟头。 

  以前看柏杨文章《丑陋的中国人》,心里很反感,特别讨厌这个标题,现在想想,柏杨的话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英国人和美国人往往是双重标准,鸦片和香烟这些有毒物品,对内努力禁止,对外大力推销,只要能赚钱,管它什么人道、人权,别人家每年因而死亡十万二十万人,与他何干?但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自爱,不能自尊,不能自制,总是麻木不仁,上当受骗呢?是否要从民族性,从文化传统上去找找原因! 

  最近在南非德班召开了有关禁烟的国际会议,中国烟盒上的精美图案受到了与会人士的批评,中国代表却辩称,包装上名山大川的图案,代表了中国的文化,如果印上难看的图片,将是对公众的不尊重等等。对后一说法,在下不敢苟同,而说烟盒上印制精美图画,是我国的文化传统,笔者倒深有体会。我幼年时热衷于收集烟片和烟盒,记得有一种《美丽牌》香烟,正面的图画已记不清了,可是上面的对联却印象十分深刻:万寿山顶众香界,美丽名烟味最佳。以致三十年后,我首次游颐和园时,进园后直奔万寿山,爬到众香界前面,将颐和园一览无余,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幸而我从少年起就对鸦片、吗啡深恶痛绝,联带对香烟也就极端厌恶。 

  宣传是咱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每年总有几次,分别对某个中心内容集中进行宣传。在一段时间里,全国的媒介,反反复复地,狂轰烂炸式地做宣传报导。但是,这么多年来,从未轮到禁烟这课题,却年年看到报导,说烟草业全年上交利税几百亿等,实际上是在为香烟做正面宣传。决定政策的人们之所爱,不是表示得清清楚楚的吗! 

  早就从别人的文章得知,国人曾将鼻烟壶制作成精致的艺术品,材质有水晶、琉璃、玛瑙等等,还有令人惊叹的内画技艺,可惜我没有收藏,在博物馆里又只能隔着柜玻璃,也看不出它的奇妙之处。不过今年我到古徽州(歙县)旅游,看到一张红木烟榻,大小跟床差不多,是供两个人横躺着抽大烟用的。从腿脚到靠背,都是精雕细刻,整个的雕工、漆工、镶嵌工艺,都让我叹为观止。 

  记得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例子。四轮马车或牛车,转弯时两个前轮必须同时转向,这样的控制装置,我们的老祖宗始终没能解决,还是近代引进的技术。这个例子是真是假我没有去查证,但中国的落后是肯定的,也是必然的。当全中国最聪明的文化人,都在为考取官位,而日夜背诵那毫无实用价值的四书五经时;当全国能工巧匠的绝妙技艺,只是用于满足少数达官贵人的享受与嗜好时,科学技术的落后也就在所难免了。 

   《联合早报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