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尘影

写下一些尘事,留下一点影子。也许世界都忘记了,至少自己还记得自己。(原创所有,请勿转载)
个人资料
尘凡无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1,“如果一个人知道死亡就在很近很近的近处,那么同一件事物,他眼里看到的,一定跟你眼里的不一样。”我承认,我是被这句话触动了。不是因为这句话的后半部,而是前半部:如果一个人知道死亡就在很近很近的近处……我知道那种感觉。死亡有很浓重的黑色的气息,它就在我的很近很近的近处,甚至它就在我的右手边,在一把锋利的刀片上对着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05-31 20:22:42)
五岁的爱儿已经会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跟爸爸结婚?爸爸脾气这么坏。 我便笑。J那么低三下四讨好爱儿又有什么用呢,他发一顿臭脾气就可以轻易抹掉他在爱儿心中所有的好,即使他只是对着尘儿和凡儿发脾气。 妈妈原来也不知道啊。我说的是实情。我怎么可能知道呢?那时我们都还年轻。那时我还是天真单纯骄傲任性的女孩,那时J还是轻声慢语呵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5-30 10:10:19)
那天差不多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最冷的一天,几十年不遇的极度严寒。 中午的时候我出门给尘儿他们送午餐。打开车门,钻进去,却怎么都发动不了汽车。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是前一天尘儿没有把车门关紧,蓄电池用光了。 偏巧那天几乎一整个冬天都在家上班的J跑去公司了。这么冷的天,这么紧急的时候,任何人都帮不上忙,我只能飞快地冲出车门,向学校的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05-28 08:52:49)
虽然老公将家里的电话号码登记注册为“DoNotCall”,一种专门针对推销电话而登记的谢绝打扰的特殊服务,听说也已经出台了相关律法保障用户向类似骚扰电话进行投诉,即便如此,家里接到的推销电话依然断续不绝。 通常我接到这类电话,会在第一时间就嗅到那种陌生语气中的推销味道,不过我还是会等着他们说完自己的话然后说:谢谢。对不起,我们不感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05-26 08:56:53)
那天爱儿一个学期的跳舞课结束,家长们被邀请参观她们的表演。 爱儿的四个粉丝级观众全部出动助阵。坐在偌大的舞厅里看完孩子们的表演,临走的时候,我从座位上起身,很自然地让尘儿他们把自己坐的折叠椅收好放到一旁。以前我单独带他们观看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所以那天,我还是这样要求他们。 我的话音刚落,J就在一旁叫:走了,你看谁收拾椅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4-05-22 10:41:54)
昨天收到一个大学同学的电话,他的夜里一两点钟打过来,只是随便聊天。这么多年,他几乎不跟同学联系。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跟你打电话吗?因为知道你不会嘲笑我,不会厌烦我,至少不会让我这么感觉。 记忆中他是有些怪怪的男孩子。我待他只是如同学,不曾特别好,也不会特别糟糕。不过他却能说出我已经忘记的当年为他做过的事情:借他笔记本,他逃课帮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5-13 07:35:05)
周五我去接尘儿放学的时候就看到小朋友们都把在学校做的母亲节礼物拿回家。凡儿班的小朋友抱着花盆出来。不过凡儿看见我站在门口,立即用他的小身子护住手里的小花盆,扭着头对我高叫,“妈妈,你闭上眼睛,不许看!不许看!这suppose是你的surprise。妈妈,你不要看!” 我便笑着闭上眼睛。估计那个情景很好笑:我拉着他们学校的门,为了方便小朋友进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4-05-12 11:20:56)

读《失乐园》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十几年前,我一定还充满幻想,充满被指引的渴望,所以会对这部小说印象深刻,并且一定也向往过那样的爱情,所谓的爱情,仿佛有火焰一直不绝地熊熊燃烧,直到所有的都被焚毁。 想想都觉得唯美至极。爱到那么美,连死亡都是美的。我记得看到最后万分惆怅,却觉得好像只能死,必须死,才对得起那样爱。若是我,若是那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4-05-03 07:13:56)
何三姑被人称作何三哭是因为她在坊间流传的著名的三次哭。第一次哭是在一家洋人店里。那时三姑刚到加拿大不久。对三姑来说,没见过的一切都新鲜,英语更是新鲜得仿佛自己没长过耳朵。三姑常常带着小外孙跟着在公园里认识的早些出来的老大爷老太太们四处逛。那个寒冷的冬天,无处可去的三姑就跟着一位老姐妹走进一家洋人店。平时也有很多中国人出入那里的,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4-04-22 08:18:20)
既然说到拿来主义,就会想到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拿来主义》。 我记得是在中学学到这篇文章,依稀记得是因为中国太闭关锁国了,对待西方社会,中国一脸小家碧玉的矜持和羞怯,低眉顺眼的,只懂得给,不懂得取。于是鲁迅先生倡议对着西方世界大喊一声:拿来! 这一声大喝应是惊醒了一些人。于是国人从主动给,被动受,到在西方文化中扬起眉毛,放出眼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