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闻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博文
(2005-01-17 16:12:08)

眼球战略2005-01-1715:38:53于文化走廊在下不懂网站运作,也不懂商业经营。但总觉得这玩意儿有点象饭馆,大招牌只能引得吃客来,要让他们回头,还得香菜美酒。香菜美酒来自名厨和管理,而不完全在店堂杯盘桌椅。要是跟着吃客的口味走,恐怕这店早晚要关门。名厨难调众口,甜酸苦辣,不可能让所有的顾客都满意。与其迎合,不如突出自己的特色。
所以不才觉得,眼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1-17 13:23:14)

2005-01-1713:20:02于婚姻生活初学鸟语时,看到做爱一词,很为自由世界的人们的大方直接所震惊。那时绝没想到用“赤裸裸”来形容,反而一下觉得“夫妻生活”,“房事”等词语的虚假,很是莫名其妙地羞惭,无地自容了一阵。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理解到,爱是不能做的。那一刻所做的东西,绝大多数,是什么也不是爱。因此又觉得“做爱”这个词无比的俗。就像徐娘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5-01-16 15:42:33)

天下文章一大抄2005-01-1615:18:52于文化走廊过去受八股文或政治因素的限制,写不如抄。于是不管有几家报纸,四版里的前三版都是一样的。在下很是纳闷了一阵,为什么订了人民日报还要订解放军报和其他报纸,地方报纸还需要编辑吗?
网络发达了,尤其是建立在国外的网站,应该自由了。可以说自己想说的东西,而不必考虑法律以外的框框约束。当然了,在下说的是普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5 17:11:21)

京*虎*子2005-01-1517:06:15于文化走廊在不才心目中,京*虎*子算是文学城大写家。
以前他有专栏,总是名列前茅。他的文章,几乎都要看看。有才,有味。给好多人推荐过,在昏谈也隆重推荐过。他算是文学城的多产写家。
后来博克取代了专栏。注意到他的博克逐渐在名次上后退。看过几次,挺失望的。因为看不到文章,只有一个连接。几次以后就不再看了。
不是咱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5-01-15 13:19:14)

2005-01-1513:09:46于婚姻生活文学城近来人事更迭,花水流转,一时间群言鼎沸,文如雪片,似乎有点乱。
不知怎的,总觉得这乱是“乱了敌人”。城里的网管们肯定就是这么觉得的。当年彭大将军,发威庐山,很日了他几天娘。结果呢,庐山并没有被炸平,彭大将军不光自己下场可叹,毁了自己一生英名,还“雪上加霜”,使原来就荒唐的世道变本加厉起来。几天前谣言涉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05-01-15 09:50:57)

禁*字与斑*竹文章来源:坐地香于2005-01-1015:29:33禁*字在很多(各种语言的)网站都有。一般都是些骂人的字词,而且网管都会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注册,上贴有什么章程,禁忌,以及后果等等。在下经常到雅虎的股票论坛里逛,不时也发点谬论。从来没有像在这里这样,总感觉有人在你后背盯着,发成发不成要看她的意思。鸟语网站设斑竹的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但不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5-01-13 11:35:07)

在下大概因为谈了一些过激言论,又不能用这个ID法帖了。可见自由坛的自由,不设斑竹的隐形斑竹了。大家都知道在下是无神论者。不管是不是因为被共产党洗了脑,有许多事我不能再相信。综教(不是错别字,而是避免禁忌字)就是其一。但我要再三说清楚,在下虽然不信,不理解综教,但对信教的人没有恶意,本来是可以理解(在下的理解)。现在只想说说,在下的感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10 11:17:53)
那天有个朋友,转来一篇文章,说是在文学城上登的,说大陆的经济是泡沫。还举了一个例子,两个亿万富翁看到一堆狗屎,甲说乙若吃下去,愿付五千万。乙毫不犹豫就吃了。长话短说,最后于甲也吃了一堆,二人闹个平手,谁也不欠谁的。但凭空产生了一个亿的成交额,国民总产值也就增加了一个亿。这种文章本来属于“狗屎”文章,看过后也就一笑了之了。不想这周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5-01-07 18:05:56)
2005-01-0717:26:32于婚姻生活大家说的流产,男女比例失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意识而产生的。孝为人之本,远在忠义之上。无后则为不孝之首。而只有儿子,才算有后,才可以谈孝。于是就有了男女区别,就有了坠女婴,就有了性别相差甚多的社会危机。这是人类(应该说中国人)自种自得的毒瘤。在你抛弃这毒瘤的时候,想一想,你能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5-01-07 17:54:47)

2005-01-0716:47:33于婚姻生活纵观刚才几篇关于一些问题的讨论,不由得想到,虽然热烈,但隔靴搔痒,永远也挠不到正根。那是礼节道德所决定的,它们除了大环境的不同,其定义也在演变。而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时期,有些人适应的快些,有些人慢些,有些人则永远无法适应。
孝忠仁义节悌,都是封建糟粕,没人再讲,再信。现在讲究的是利益,实惠,自我、、、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