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思浅唱

且将文字和音乐砌成心绪的栖息...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7-01-31 18:11:40)


NoMatterWhatNomatterwhattheytellus
Nomatterwhattheydo
Nomatterwhattheyteachus
Whatwebelieveit'strue
Nomatterwhattheycallus
Howevertheyattack
Nomatterwheretheytakeus
We'llfindourownwayback
Ican'tdenywhatIbelieve
Ican'tbewhatI'mnot
Iknowourloveforever
Iknownomatterwhat
Ifonlytearswerelaughter
Ifonlynightwasday
Ifonlyprayerswereanswered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星 光·
电影《达·芬奇密码(DaVinciCode)》未上演之前,那列于畅销书榜首的原著,那围绕着原著版权的官司,那来自梵提冈的抗议之声,那为选择影片男主角的争论,已给这部影片做足了市场宣传,吊起了观众的胃口。所以虽然我读到的影评好象并不太好,虽然那放在我床头柜上的原著我也才刚刚匆匆翻了几页,我还是在影片上演的第一天,跟着那观众排成的长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30 08:59:03)
 
·鲁 鸣·
  我极喜欢出远门旅行。活到这把年纪,生命最后一大愿望就是周游世界。我总想去看看从未见过的景色,体验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不过,对我来说,人还有一种旅行更重要,即内心的旅行。它是灵魂的飞翔,心在远行。
  人是一种很有想像力的动物。这种想像力,为人即使不身体远行也能让内心走得很远提供了可能。从很小的时候,我们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罗 杰·
  七月的法国,风和日丽。我们从法国南部一路北上,在欣赏了遍布乡野的香草种植园后,又来到了位于法国东部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勃艮第(Burgundy)。勃艮第与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Bordeaux)并驾齐驱,是法国葡萄酒艺术的两座高峰,在葡萄酒界分别享有“玛丽莲·梦露”和“英格丽·褒曼”式的至尊地位。
  说起对葡萄酒的认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30 08:42:28)

原载于05年《中国国家地理》10月号,纪念创刊55周年的特刊
看看你都去过哪儿...
----------------------------
中国最美十大名山:南迦巴瓦峰(西藏)、贡嘎山(四川)、珠穆朗玛峰(西藏)、梅里雪山(云南)、黄山(安徽)、稻城三神山(四川)、乔戈里峰(新疆)、冈仁波齐峰(西藏)、泰山(山东)、峨眉山(四川)
中国最美六大冰川:绒布冰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乐 飞·
近来一段时光,断断续续把宋词三百首读了一遍。宋词的疆域辽阔,生养着几千名词人和二万多首诗作。虽然宋词的国土上气象万千,词派颇多,但飘扬于其上最引入注目的还是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和苏东坡、辛弃疾、岳飞为首的“豪放”派两大旗帜。在苏东坡豪放词诞生前,宋词的咏叹天地相对狭窄,风格单一,几乎是柔婉词作的一统江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30 07:37:05)

·金 凤·
莫奈是属于全世界的。
虽然他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兰西,虽然他在八十年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人们从来都没有忘记他。他的日出印象,他的睡莲,他画布上泼洒下的诺曼底拍岸的涛声,恢宏的绝壁,参天的绿树,红顶的房子,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温暖的夏日,穿过岁月的江河大海,来到了旧金山,来到了热爱他的观众面前。
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30 07:36:03)

·乐 飞·
中国是一个爱月的民族,无论是一勾新月,还是一轮圆月,几千年来一直都备受文人骚客的赞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这或许是最早的咏月诗,这轮月从《诗经、阵风、月出》篇中冉冉升起,其清辉洒落在远古的山川,照亮了汉魏六朝的城郭,唤醒了古代多少诗人卷帷仰望的梦幻。至唐宋朝代,这轮明月圆满地高悬于苍茫的天庭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30 07:34:33)

·廖 康·
“微风吹动我的头发,叫我如何不想她?”曾经有好几个学生问过我,这两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当年教我19世纪英国文学的教授最大的毛病就是刹不住闸,尤其是问到教案以外的事情,一个话题套着一个话题就说下去了,最后连最初的问题都忘了。为了避免步他后尘,我总是遏制住讲解“兴”的冲动,简单地回答:“微风和那思念都是温柔的感觉。”要多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1-30 07:32:59)

陈染
  ——节选自《感觉灰色》
  有一句话说,年龄愈大就愈能懂得灰色的价值。这里,当然不是指衣着等外在的颜色,而更多是指人的思想方法之类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
  用颜色来阐释生命的色调纯粹是感觉化的比拟,而不是科学的界定。
  我二十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逆又多愁善感的年龄,一棵冷冬里荒凉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