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07-04-23 14:16:28)


记得女儿小时候,我们一起唱春天在那里,想象春天的样子。
现在,我们每年春天都出去感受真正的春天了。
春天的世界真好,每次回来时都意犹未尽。。。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这两天关于韩裔男生赵承熙枪杀三十二人的震惊不绝于耳。很多人奇怪这个孩子哪来这莫多仇恨,三十二条活蹦乱跳的生命就这么随他消失了,可以想见,三十三个家庭的父母从此将如何承受着无尽的悲痛思念的折磨。网上的反应很让人深思,韩国人中国人的第一个问题是,干这件事儿的人是谁,这样的丧尽天良。知道这个孩子不是中国人,中国人暗自松了一口气,而倒霉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07-04-18 14:28:33)
在旁白的搏客里看到一个选择题,很有意思,忍不住交了个作业。交流的有趣之处是因为,很多想法是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才理清楚的。
旁白的问题是:
“Takeaminutetochoose,whichonespeaksyourvoiceforcoincidencesandfate:1.Coincidencesarethescarsoffate;2.Therearenocoincidences;wearejustpuppetsofoursubconsciousdesires.”
我的留言:
“问好旁白,一个静悄悄的读者忍不住要插话。这个问题我会选二,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07-04-13 06:48:02)
一位离任的法官在临行前给和他工作过的同事发了一份书单,这是他母校的一位教授开列的美国人文教育必读文章的单子。这个单子上开列了美国学者认为代表人类思想发展成就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人对世界认识的发展,和思想价值观的形成。这些文章大都可以从网上找到,我已经整理了一个paperfile,准备有时间慢慢阅读。
今天把它贴上来,对有兴趣研究西方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7-04-11 09:04:56)
----在弗莱堡一个湖边公园散步
春,
悄悄吹绿山川
又渐渐映入眼帘
我,
在一个和暖的午后
经过春的身旁
欣赏她舒展的画卷
远处
望一树一树的繁花
开在绿茵的原野
小路
在绿色里穿行
通向看不见的遥远
碧湖
怀抱着天的湛蓝
承载了云的悠悠
依旧柔和恬淡
不要
不要打扰春的娇媚
也不要惊动鸟儿的怡然
和跑步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07-04-04 07:27:30)
这次去新加坡出差,见到一些小小的很不起眼的事情,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久久不去的感动。
一个是看到新加坡的报纸上,总有半版的公众交流版面,刊登读者来信,指出的都是政府管理方面的小问题,关于小区的邮箱设的是否合理,政府的节水计划有什么忽视了的问题,等等。也有时会报道政府部门如何解决了读者以前提出的某个问题。
这个政府和公民之间互相信任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04-02 12:06:12)
看了小艾转的“骂人文章十段论”,文章讲如何骂人,原来骂人也是一门学问啊。我想到问题的另一面,我们为什么要骂人,骂人当然是自觉受了冤屈,不骂不足以平息怒火。不过,我们能不能宽容别人,也得到别人的宽容,从而减少骂人的需要呢。骂人,其实很难使人感觉舒服,骂过了多半会难受吧。人和人之间,互相宽容是什么情形,彼此不宽容又是什么结果?联想到我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03-29 03:30:53)

过去,花园城市是新加坡追求的目标,今天,这个名字也是她的代称。
新加坡人说,政府的政策是让人们持续不断地植树,栽花种草,让高高的林木处处映入人眼,遮挡钢筋水泥的刚硬冰凉。可以看出,在这个弹丸之地,和不得不造很多高楼大厦的压力之下,这里的人们一直保持着对于绿色生命的更高敬意和渴望。今天看去,这个城市的性格更多的是绿色的生命,而不是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07-03-25 16:08:31)
这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期间,恰逢法学院举办一个书市,我花了中午1小时的时间细细浏览了那里的书,最后买了11本回来:TheFederalist,aCassisonFederalismandFreeGovernment,byGottfriedDietzeMarxVersusMarket,byOStanleyMooreLookingBackatLaw’sCentury,byAustinSarat,etc.TheLifeoftheLaw:ThePeopleandCasesThatHaveShapedOurSociety,fromKingAlfredtoRodneyKing,byAlfredKnightFreudandtheNon-European,byEdwardSaidGodismyBr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07-03-23 11:00:55)
终于回家了,心里真高兴,完成了一件事儿,还有很多收获!
这次去新加坡,合作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负责项目管理的一位法学院副教授每天都在培训课堂,一起听课,安排学生们的各种活动和学习计划。由于讲课的范围常常会超出书面材料的范围,涉及到Jackson-Vanikamendment,fast-trackauthority,waiver,PNTR,etc.,这位许教授用自己的|laptop上网搜索,找出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