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这一生,对你影响最大的几本书是哪些?这还真把我难住了。仔细一想,这是个分阶段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年龄段和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不同的,毕竟人是要进步的,不可能被一本书影响了一辈子,除非你早早就信了某个宗教,一辈子不改初衷。
我的阅读史是从小学二年级期末的暑假开始的,那时文革正在酝酿中,尚未开始,而我认的字可以让我勉勉强强,[
阅读全文]
大姐、二姐和小哥(上)
索大爷一家与二记家住南二楼的一套房子,索大爷家住南北两间,二记家住南边一间。两家在一起住了很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口角。索大爷三个孩子,大姐、二姐还有比我大两岁的文果小哥。
大姐是前进歌舞团的舞蹈演员,长得白白净净,很好看。这不是我自己发现的,而是母亲经常夸赞的。母亲说,整个大院有两个大姑娘最好看,一个是大姐[
阅读全文]
一,纽约中央火车站建于1903年,于1913年开始正式使用,总共花费八千万美元。GrandCentralstation建设时间十年,以那时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水平,可以说是傲视全球的美国速度。而现在的美国建设速度已成了美国人民嘲讽的对象。别的地区不知道,纽约改造一个白石桥就用了十几年,而在三十年代时,纽约建这座大桥仅用了三年时间。
中央火车站四十年代时因为高速公路的发展[
阅读全文]
小涛的故事(下)
大概是1970年初,江叔和方姨从干校回来准备下放,小涛每天都忙着收拾行李。那时候下放的机关干部,主要是历史有问题的,再就是因为单位派性斗争被找点茬而下放的。小涛家被下放,很可能是因为方姨的出身问题。然而,小涛对下放农村不仅没有抵触,反倒有点兴奋。那时,下放是响应毛主席五七干校指示,学习知青“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
阅读全文]
小涛的故事(上)
我那些大院的发小同学当中,小涛曾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在小涛一家下放之前,我俩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学校组织我们捡粪,捡废钢铁,老三篇学习小组,我俩都是在一个组里。小涛是个很有革命激情的人,对所有学校组织的活动都严肃认真并带着热情参加,而他对生活琐事却不上心。他父母去五七干校后,就他和妹妹俩人在家。家里的好吃的差不多都被[
阅读全文]
姚顺说:铃兰一写到外婆,就好的不得了。确实,想起外婆,铃兰就文思泉涌。
一定是在在听刘若英这首歌时,铃兰一下子想起了外婆。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心房长满杨柳,风一吹,哗啦啦的摇曳。”比喻的新颖又呼应了《知道不知道》的歌词。窗外,风吹着白云飘,心里,风吹着杨柳摇曳。因为思念一直在,外婆也就一直在。一首歌,一阵风,一片云都会[
阅读全文]
有些人的文章,辞藻华丽,文词讲究,逻辑也通顺,可就是读着没什么味道,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于是我问AI,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AI回了七个基本原则,告诉我,如果您遵循这些原则,就能写出好文章。七个原则如下:
一、确定主题:先确定您想写的主题,并且确保您对主题有足够的了解。
二、组织思路:将文章的思路组织起来,包括开头、主题段落、结尾等。
三[
阅读全文]
谭若思是尼克松时期的一个重要的中国通,也是基辛格中国问题的重要助手和专家。他1938年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学一级荣誉学士学位。后来赴哈佛深造,并于1970年获得哈佛政治学博士学位。谭若思的老师有著名尼克松时期的基辛格,以及历史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等。他一直在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工作,也不知道他现在是[
阅读全文]
广受好评的《狂飙》把黑社会头子描写的太温情了,很假。《三体》的演员都很好,可因为看过小说,追剧的热情就不高了。这几天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剧《我们的日子》,讲的是八十年代发生在东北的故事。因为是东北的故事,我看着就分外亲切,也生出许多感慨。
很认同剧中傅莹的说法,两口子性格互补才过的长久。傅莹没啥文化,可说出的话很有哲理。宪平(李乃文饰[
阅读全文]
1,纽约最早的报纸是《New-YorkWeeklyJournal》,创办于1733年,比纽约时报早118年。报纸长这样:
2,美国第一个竞选总统的女士是纽约客维多利亚.伍德哈尔(Victoria.Woodhull)。她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和美国进步运动时期最重要的进步人物之一。可后来她却因为其自由主义思想和行为而被审判和迫害。下图中的女士就是伍德哈尔:
3,纽约市遭遇的最冷的天是1934年2月9日,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