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暑假,我和另外两个同学随我们系的邓老师前往乌鲁木齐粮食厅所属的一个粮食机械厂,为他们做一个计算机辅助管理项目。那是我第一次去新疆,也是第一次坐那么久的火车。
邓老师坐飞机去,我们则坐的是特快硬卧。因为从来没坐过这么久的火车,临上车前我们几个商量带点什么在车上吃,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听从了南京同学的建议,洗了一大堆黄瓜,带了一包盐[
阅读全文]
很多人以为修行就是打坐冥想,其实洒扫庭除,烧火做饭,行脚出游都是修行。尤其对于入世的儒家来说,修行,也即格物致知的学问是要落在实处实事上的。
王阳明有一个学生,也是他的下属,经常听王阳明讲课。有一次他对老师说:您的课讲的真好,可是我公务繁忙。每天案卷都看不过来,没时间治学啊。王阳明听了很奇怪,就问他:我何时让你离了工作悬空去学了?[
阅读全文]
格物致知作为儒家的心法被王阳明发展成阳明学,而阳明心法则是借鉴了佛理。所以要弄懂格物致知的学问,懂得佛理是前提。如果对佛理不甚了了,读王阳明的心学就觉得玄乎。
格物致知作为儒家的心法,到了宋朝时被朱熹给歪解了。我觉得朱熹至死也没有开悟,因为朱熹的方法走错了方向。他不是向内求,而是向外求。把格物当作是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或曰命理,以为[
阅读全文]
现在网上有一个很不好的逻辑,即喜欢拿一个两个别案例来给某国定性,比如跳舞的狼在网上找了几个中国小孩随地大小便的图片就文绉绉地下了个结论:“幼童之随地便溺,吾未见西国有之,怪哉!盖开裆裤之遗风也。”可我随便在网上找到几个西人孩子和大人随地便溺的图片,他就不言语了。我估计他也知道自己结论下的太仓促了。
今天我也用这个不好的逻辑写[
阅读全文]
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个性是先天带来的,后天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小时候啥样,长大基本不会变。
我家三兄弟,我是老大。我们哥仨每人一个儿子。我儿子是老大,老二是小弟的儿子,老三是大弟的儿子。
他们哥仨虽然是堂兄弟,可因为从小就一起玩,和亲兄弟也没啥两样。
就像我们哥仨性格各异一样,他们哥仨也是自小就个性不同。我儿子没啥心眼,人说啥[
阅读全文]
九十年代末,我去广州出差,恰好碰上我原来的单位的人在广东南海投标南海深水码头项目,也住在广州。负责投标的是我的大学同学,晚上我们一起吃饭聊天,谈论他们项目的事。同学告诉我,他们这次投标的项目很大,是他们在广东地区最大的一个项目。一起吃饭的一个校友是该项目的项目经理,他建议我明天跟他们一起去到现场看看,然后再去办件事。
第二天我们先[
阅读全文]
在瑞士时认识两个叫芭芭拉的瑞士姑娘,一个在弗莱堡,一个在圣加伦,两个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我对基督教的了解就是从两个芭芭拉开始的。
在弗莱堡培训德语时,我们这些留学生是住在一个天主教会办的宿舍里,管理宿舍的都是些慈眉善目的修女。我们上课的语言学校也是教会办的,据早来的中国留学生讲,办这个留学生宿舍的起因也是为了帮助中国留学生。
八、[
阅读全文]
首推西东人8的《左和右,红与黑,人性中的爱与恨》,链接: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640531.html
涨潮说:人间至文,皆血泪所成。西东人8这篇文章就很好地印证了涨潮的这个说法。作者用凝练的笔法,简洁的不能再简洁的字句,道出了个人情感最真实的感受。这不仅是一部辛酸悲苦的家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碎片。复杂的中国现代史就是由无数这样的碎片组成的。
最[
阅读全文]
经常会碰到一些不会好好说话的人,感觉他们心里总是憋着天大的委屈和无端的怒火。
我的一个朋友,人很实在,是个好人,两口子我都熟悉,他太太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人。可我这朋友因不满他太太痴迷于教会活动,对他太太就总是没有好话。按他太太的说法,就是那话都是横着飞出来的。我曾劝他说,你既然不想跟你太太离婚,那就得接受这种状况。接受了,你心情好[
阅读全文]
“八一五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人拉家带口逃难回国。也许是受船上名额的限制,很多日本家庭都是把男孩子带走,女孩子扔下成为弃婴。
我在沈阳大院里的邻居王姨就是一个日本弃婴。王姨是文革后搬进我家大院的,与我家做邻居时间不长,前后大概十几年,但与我母亲关系很好。有什么事都喜欢找我母亲唠叨。王姨个子不高,很白净,王姨的老公田叔则是个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