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阅人间事,读圣贤书
个人资料
为人父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母亲讲,土改纠偏之后一段时间,农民真是全心全意支持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这在之后的抗美援朝中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沈阳城市的治理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黄赌毒被全面禁绝,祸害东北近百年的匪患也被扫除殆尽。妓女们进了培训班扫盲,接受革命价值观的教育,学习劳动技能。毒贩都被惩处,吸毒者被送去戒毒。流散在市内的乞丐也都被收容发回原籍。城市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宣传队最活跃的是陆平陆叔叔。陆叔是陈云带来的四千名干部之一,老家在黑龙江,很小就参加了北满解放军,属于部队里的红小鬼。陆叔在军队里是宣传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母亲说,那时陆叔戴个杜鲁门帽子,穿个美军马甲,扮演美国鬼子,部队行军时有掉队的战士,他就过去跟他们握手。战士不愿意跟美国鬼子握手,就赶紧往前跑。他就是用这个办法让掉队的战士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打开门后,只见来人抖落身上的雪花,摘下狗皮帽子对郭玉芹说: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李老师啊。郭玉芹仔细一看,可不,这不是班主任李老师吗。看着郭玉芹疑惑的样子,李老师解释说:我本来是共产党,在学校时就想发展你入党的,可后来被委派别的任务就离开了学校。现在沈阳解放了,军管会和党组织委派我参加沈阳的城市接收和政权建设工作,政府工作特别多,非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八一五光复后全家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二舅突然回来了。到家那天,把大家吓了一天,以为来了个乞丐。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二舅进门的第一句话是:要饿死了,给我弄点吃的。姥姥一眼就认出了儿子,哇的一哭了起来。好长时间都没有二舅的信,家里人一直担心他出了什么事。原来二舅是逃跑回来。 母亲是后来听二舅给大家讲他是如何逃跑的,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943年沈阳大旱,很多农田都颗粒无收,秋天就闹起了饥荒。因为日本将存粮都运走当了军粮,老百姓只能吃橡子面度日。那些日子,母亲每天都跟我大舅妈去北陵挖野菜。野菜挖回来用水煮了,然后攥成菜团子,把玉米面撒在案板上,再把菜团子在玉米面上一滚,沾点面后再到锅上蒸。可我母亲吃不下,尤其是小根菜的浑气味,母亲一闻就恶心,不到饿的挺不住就说啥不吃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母亲的耳朵越来越背,越来越能打岔,但母亲除了耳朵背外,脑子很清楚,精神头也好,而且记忆力一点没见衰褪。所以,这几年和母亲聊天都是她说,我听。 昨天的话题是从二舅妈说起的,因为我对二舅妈没什么印象,记不得她多大年纪去世的,就问母亲:我二舅妈多大岁数死的?母亲说:四十多岁就没了。说起我二舅妈,母亲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也不听我说什么,就开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我一直不太看好蒋雯丽的演技,主要是她的笑总是让我感到不那么自然,其他还好。与饰演男一号刘北伐的王志飞相比,蒋雯丽饰演的郝玉兰在人物魅力上并不逊色。可我觉得这是因为编剧编的好,好的剧本确实可以成就一个演技一般的演员。 《花儿与远方》讲的是山东沂蒙山老区妇女赴新疆的故事。新疆和平解放后,解放军开始开荒种地,屯垦戍边,一边建设,一边剿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13 14:47:58)
入夏这么久,昨天是纽约第一个热天。晚上八点去散步,还感觉热风扑面。昨天之前,还没开过空调,晚上睡觉还要关窗,否则下半夜会被冻醒。对我这个怕热的东北人来说,纽约的气候简直太爽了!冬天不像我们东北贼冷贼冷的,夏天顶多有俩星期热天。再看这几天上海,杭州等地网友被热的叫苦连天状,感觉我在纽约太幸福了,幸福的都有点奢侈。 我这辈子经历过最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06 13:21:15)
第一次学工劳动还是在上小学时期。我记得是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之后,大概是1967年或1968年的夏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一家生产塑料盆的塑料制品厂。这是一家三小一道企业,就是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工厂很小,一会功夫就参观完了,然后由工人师傅教我们如何操纵机器制造塑料盆。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平时用的塑料盆是一堆像大米粒一样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辩论原本是个很有趣的逻辑思辨过程,这既锻炼逻辑能力,也会澄清很多自己模糊的问题。可辩论也很容易走偏,原因之一是一开始有共识的地方,辩着辩着就失去了共识。而辩论最忌讳的就是猜测动机,那就不是辩论,而是在诛心了。 以我和卿宝的辩论为例。一开始是卿宝对我在石凳《论独裁》贴下面的跟帖有异议,这是我跟石凳的贴:https://bbs.wenxuecity.com/teatime/693360.htm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