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来源:世华财讯英国通胀率于6月首次达到英央行目标上限,但经济学家预期这不会影响英央行
8月份可能的降息举措。
  综合外电7月13日报道,英国的通货膨胀率自2004年9月以来一直在上升
,并在2005年6月触及了英国央行(BankofEngland)设定的目标
上限,但预期将不会阻止英国央行在8月份降息。
  英国国家统计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创】立春。夏至。作者:非(中文论坛西西河cchere.com)
1.立春
  前几日在和你的电话里知道,今天立春。
  早上懒懒的起床,竟恍惚的觉得窗外那一派摇曳的夏意,是在春天。
  谁让这个南半球的岛国有着这样凉爽的夏天呢?久居南方,嫩枝发芽的春天是什么样子,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时光的流逝,常常无情淹没我的思念。不知不觉中,春天远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一个亟待了解的邻居
  最近两则关于印度经济的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一是印度经济在截至
3月31日的三个月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增幅高于预
期,位居世界前茅。二是在继6月20日SENSEX指数突破了7000点大关后
又连续多日收于7000点以上;套用一句印度人民党在去年大选中的宣传口号:在
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源:经济参考报当地时间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了多起恐怖爆炸事件,一度对全球金融市场造
成极大冲击。好在大多数交易员很快稳定了情绪,市场交易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西方
财经高官随后相继表示,爆炸事件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不会太大。
  据伦敦警方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在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上的系列爆炸中,
死亡人数已超过50人,另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世界主要产油区形势不太稳定而世界需求大幅增长的交错作用下,原油正成为
一个政治名词,因为谁对原油的控制力强,谁的发展前景就光明,对国际政治的发言
权将可能大。这个道理,不幸地在中美两国的复杂关系中以不恰当的方式体现。作为
全球能源消耗头号大国的美国并没有打算和同样是能源消耗大国的中国共同协调能源
政策,以长远眼光应对必然到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源:财经时报中国对美国的逆差部分,不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而是M
adeinAsia(亚洲制造)。”7月3日,在东亚投资论坛的午餐会上,中国
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抛出了他的新思考。
  中国成为亚洲“总成车间”
  众所周知,中国对美国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但另外一个事实是,中国对亚洲
各国的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民币的蝴蝶效应之四:我们没有时间表美国著名财经专家Jr.WilliamPesek这样评论国会对华制裁法案,“这是一种夹杂了嫉妒、恐惧与恨意的心态……它是很烂的经济学,但却是很棒的政治操作。”与其异曲同工的是出席6月24日参议院听证会的Greenspan和财长Snow也表示,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既没有任何“利好”,也不能改变“双赤字”问题。可是华盛顿为什么三番五次的用尽手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首先要感谢zsgs和寻找无双两位网友提醒,原来在下昨日转贴的关于“加拿大华人黑帮”的文摘是老文章了。本人在北美这么长时间,一直孤陋寡闻,没见过这等大作,以至三天前在文学城的人在北美论坛第一次读到该文章时,感觉视角独特,而且也反应一部分北美华人的生活。至于文笔嘛,在下觉得那位作者写的还不错,有些演义的色彩,本来嘛,上网就是图个轻松自在,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专家认为与中国摩擦几乎遍及经贸各个领域最近两年,西方不少国家对中国经济
的崛起开始感到紧张,双方的各种冲突和摩擦在成倍增长。原因何在?瑞士银行资深
经济学家,中国区首席经济师乔纳森·安德森指出,恐慌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改变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形象转变的经济背景
  中海油收购美国石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不仅令全球能源供应紧张,也正在对经济发展最快的亚洲
地区造成影响。有经济学家甚至预测,如果石油价格不下跌的话,严重依赖石油进口
的亚洲经济,可能会进入一个衰退期。
  亚洲成为石油净进口区
  目前全球市场上创纪录的石油价格,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
注。国际清算银行在日前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01]
[402]
[403]
[404]
[40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