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第七章书山有路勤为径天才出自勤奋。这是一位伟人说的。张才并非天才,他的成功完全源于他的勤奋。他对书法篆刻的爱好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晚上对他来说是黄金时间,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正是他学习和创作的最好时光。临帖是他每日必须完成的功课。他先后临摹了《泰山石刻》、《九成宫醴泉铭》、《兰亭序》、《十七帖》、《勤礼碑》、《告身帖》等24种碑帖,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洒向蓝天都是情——张才写真(续一)
第五章遨游墨海追溯起来,张才和书法结缘,早在童年时代就已开始。那是在小学二年级时,他和一帮小伙伴在野外追逐打闹,经过一个荒冢时,无意中看到一个沾满泥巴的金属物。捡起来擦干净一看,是个青铜笔架,直使他爱不释手。但是捡到物品要交公,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老师。老先生很喜欢他的诚实,但又看出他很喜欢笔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22 23:18:56)
洒向蓝天都是情—张才写真张才简介
张才(笔名冠山人),1950年2月生于山西平定。大专学历。1968年入伍,一级飞行员,大校军衔。安全飞行5000小时,六次荣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飞行之余,酷爱金石书画,在三十余年的学书道路上,含辛茹苦、筚路褴缕,敏而好学,真诚求索。四体皆工,好做大字。作品雄浑豪放,豁达泼辣,不事雕琢,质朴无华,极富磅礴之气,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追风揽月冠山人——记著名书法篆刻家张才追溯起来,张才的大名在我大脑的记忆库里已经存放了十几个年头,早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就知道在中国万象书坛上有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员书法篆刻家。早就想会会他,可是由于长期漂流在外,一直没有找到机缘。第一次见到他,是在甲申岁尾,那是一个雪后放晴的艳阳天,我走访了这个来自冠山脚下的山西汉子。坐在我面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福泉
--------------------------------------------------------------------------------

认识福泉先生,是在为我饯行的晚宴上。五一前夕,在我行将返回美国之时,《中华五千年》网的朱老总邀得一帮书画家和鉴藏家,为我设宴饯行。文人相聚,自然是纵横捭阖,谈笑风生。席间有一长者,面容清癯,颧骨高耸,目光炯炯,顾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时代呼唤思想家——记中国华侨画院院长张清智一
“清智这家伙,真是越来越不务正业。”“可不是嘛。这年头玩儿什么不行,非得玩儿思想理论?那能玩出什么名堂?”“准是神经搭错!中了邪!”每次回到北京,我都听到书画圈的朋友们在“议论”张清智。从言谈话语中不难听出,人们不仅对他放下画笔去研究思想理论很不理解,而且对他能否研究出成果持有疑问。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当年青槐子,
今日七六翁。
一生墨海弄潮,
涛头称英雄。
骑鲸跋浪欧美,
乘鹤排云扶桑,
书坛建奇功。
大椽书《兵法》,
后人仰高风。
烈士年,
志弥坚,
不老松。
妙笔《论书断语》,
赢得世所崇。
西山伐竹化杖,
南岭折柳扬鞭,
阔步攀九重。
登临泰绝顶,
山高人自峰。
注:1、李铎先生1930年生于湖南醴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06-11 22:03:36)
自笑寻常一老翁,
荷立斜阳舞东风,
执手同作少年游,
落霞飞处夕阳红。
——兼答小友元宵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也说“丑陋的中国人”继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李敖先生之女李文女士将推出《新世纪丑陋的中国人》。我没有见过李文,但读过她的《我和父亲一起骂》这本书,其大胆泼辣、嬉笑怒骂,酷似其父李敖,可谓将门虎女。去年几次回到北京,看到不少有关她的报道和电视专题采访,以屡屡投诉、屡屡胜诉而成为新闻人物。我想她的新著很有可能是在此基础上的有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曲曲都是故乡情  
——记旅俄华人歌唱家王念东
--------------------------------------------------------------------------------

二零零五年十月,在我踏上离别三年的莫斯科时,我记忆的日历又翻回到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金秋。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华诞。旅居莫斯科的数万华人,以最隆重的庆典祝贺祖国母亲的生日,以最巨大的热情表达对祖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