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正文

超越爱国主义

(2020-04-22 16:28:11) 下一个

从三月初澳洲疫情开始严重到现在曲线基本拉平,将近两个月时间,我只去过三次超市。第一次是“封城”前夕,当时超市中人头攒动,每个人都在匆匆抢购需要亦或不需要的各类物品,货架快速地变空;四月初第二次去超市,购物者寥寥,而货架上更是空空如也。想买的面粉、洗手液根本见不到。今天是第三次去超市,购物的人仍然很少,但货架已经重新摆满,想买的

东西一样不拉都可以买到。这个场景让我百感交集。好似从无望的深渊又开始返回阳光明媚的山峦。其实整个疫情对我的生活冲击并不是特别大,家里没有幼儿操心上学问题,也没有虚弱的老人要担心。反而是网络上的传言、争吵、谩骂,让人郁闷、烦恼。所以后来我已经不太去关注网上的言论了。因为许多人已经不是把精力用在控制灾难,帮助弱势群体,而是借机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相互诋毁、攻击。疫情蔓延后,网上各种争论、撕裂层出不穷,阴谋论、洗脑论前赴后继。在这林林总总的纷争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人人都要扯起的大旗。但爱国主义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爱国就是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就拥有了永远正确的话语权了吗?我们冷静下来深思一下,爱国主义其实也是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一种出自本能的自私属性。

其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话语找到一个正当的合法性。只要这个合法性在道德上站住了脚,我们的行为、语言也就正确无疑了。而在大多数人心中,爱国主义是最毋庸置疑的正确的、合理的。其二,人类是群聚动物,我们本能地想要依附在一个组织上面。有了国家、种族的概念,我们自然就有了归属感。而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这种相互依附,爱国主义就成为了最好的纽带。但是,世界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爱国主义往往也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许许多多的纷争都来源于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种族矛盾。

疫情蔓延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宅在家里,因此补看了不少电影。在观看二战时期的电影时,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那些惨绝人寰的杀戮,那些对种族的灭绝,最初不也是起源于爱国主义、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吗?!这次新冠病毒全球蔓延,这种时候如果我们真能超越爱国主义,把视野从自己所处的国家提升至世界,把对自己挚爱亲朋的关爱投向全体人类,那我们在看待方方把自己的日记拿到海外出版时,我们就会跳出武汉、中国,我们会理解那是作家对人类中一部分个体,在一个特殊时期,承受的最深重的苦难的叙述,是作家表达自己对人类中这部分受伤害个体的悲悯之情。你还会觉得她是在家丑外扬,给国外敌对势力递刀子嘛?

我出国后上的关于民主、自由、包容的第一课,来自于当时工作的Otago University的一位教授。当时是新西兰大选,大学不少老师都是工党的支持者,而我对此不理解。我问一起工作的教授,你们这些社会的偏上层人士为什么要支持用福利养懒人的左派政府?教授回答说:你要接受这个社会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像你一样自食其力,努力工作努力挣钱。有的人就是喜欢懒散,不想要太多的钱。这些人也有存在的权利。而一个好的社会就要保证每个个体的权利,而且有能力的人要把自己的财富分出去一些给那些不劳而获的人。那时我听了这些真是不能理解。但这么多年下来,我慢慢品出了个中滋味。那就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层次后的格局和胸襟。一个好的社会必然是拥有高格局,大视野、阔胸襟的国民更多的社会。就像如果我们的世界有更多的政治家,其视野、胸襟可以像比尔盖茨这样,那么这次的疫情恐怕也不是现在的局面了。

爱国主义是人的自私本能。我们能否超越爱国主义,拥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呢?我们能否从爱国主义升华到爱良知、爱真相?当然,这种超越必须是在人类技术更加进步,生产力更加强大,对资源的瓜分不必再如此疯狂,而且人类在经历了更多的劫难后,能够深刻反思,拥有更多的智慧之后。这次的新冠病毒,冲击力所涉及的不是一个国家、几个国家,而是全世界、全体人类,这就是给我们全人类上了最警醒的一课。只有多数民众走出国家、民族狭隘的小圈子,把视野投向全球、全民,超越爱国主义,用悲悯、包容去相互支持,人类才会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