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忍辱的功德
2009年04月09日心源精舍
什么是佛法中的‘忍辱’。为解释方便起见,我将忍辱分为四种层次。
第一,强迫忍辱。
强迫忍辱的意义是,实在忍无可忍,但又不得不忍,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在中国不幸的文革时代,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不知多少人遭遇到所谓的乱戴高帽子的罪名,种种难以忍受的侮辱,种种无所不用其极的虐待,可是被害的人若一反抗[
阅读全文]
忍辱的功德
很多人将忍辱看成是无能或懦弱的表现,而今百草止水越来越发现,忍辱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品德,其功德非常人所能了知。
为了说明忍辱的功德,我们就说说不忍的后果。大街上,两个路人偶然出现摩擦,便都愤怒交加,你指责我,我指责你,互不忍让,互不妥协。结果就是,由争吵上升至辱骂,再由辱骂升级到打架,最后出现了难以挽回的互残或死亡[
阅读全文]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火灾,聪明人会想到风向、水源等事,预测危险的程度,马上搬出家财器具到安全地区。纵使房屋被烧得精光,也还有财产留下来。接着,能毫无困难地恢复家庭生计。
“布施的状况也是如此。凡是明白人生无常的人,在无常之风吹来以前,就已经自动地布施行善。所以,自然会得到福德之报,其[
阅读全文]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火灾,聪明人会想到风向、水源等事,预测危险的程度,马上搬出家财器具到安全地区。纵使房屋被烧得精光,也还有财产留下来。接着,能毫无困难地恢复家庭生计。
“布施的状况也是如此。凡是明白人生无常的人,在无常之风吹来以前,就已经自动地布施行善。所以,自然会得到福德之报,其[
阅读全文]
![](http://www.longquanzs.org/resource/200903241237857335515.jpg><br><br>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三十六岁的学诚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一位。 <br><br>作为中国新一代僧人的优秀代表,学诚法师的履历让人惊叹:二十三岁出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二十七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三十二岁成为全国政协委员。<br><br>学诚法师十六岁时因钦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而出家,两年后进入中国汉传佛教最高学府之称的中国佛学院学习。谈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说:“要感谢弘一大师的弟子圆拙法师对我的大力栽培,另外赵朴老对我也爱护有加,帮我及时解决许多困难。”<br> <br>谈起自己的当选,他表示,“这是前辈高僧大德对我的信任,我将尽心尽力地辅助会长并做好份内的工作。”<br><br>学诚法师对佛教如何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持如是看法:“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中国社会结合得非常好。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全球化、文化结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佛教应能接纳各种有利于佛教发展的先进事物,汲取各种先进文化的营养。”<br><br>佛教有“农禅并重”传统,学诚法师对“农”字有一番新的诠释。他说,“农禅并重”意在佛教徒的生活、实践应与社会紧密相联,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体现为农耕劳作,而在现代社会中,“农”则应体现为主动去做于国于民有利的行为,如从事慈善事业等。<br><br>“如今社会虽不断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亦出现种种问题,如失业率增高等。我们佛教法师应用佛理宽慰和引导失业者,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安宁,并建立起对人生新的信心。另外,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法师也可利用自身的感召力,号召广大信徒向灾区捐钱捐物。”<br><br>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学诚法师作为汉传佛教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十一世班禅的金瓶掣签仪式,是自古至今参加班禅金瓶掣签仪式的汉传佛教代表第一人。这是他最难忘的经历之一。<br><br>学诚法师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之间有着交流,但尚不够活跃,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三大语系佛教不断交流,优势互补,中国才不愧佛教大国之称。”<br><br>“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对话和融合,各种文化、各种学科处于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我们也就面临着对不同的宗教、文化、民族应持何心态的问题。”学诚法师在勤修佛学之余也研读其他宗教的经典如《古兰经》等,并认为佛教应对其他宗教执包容、对话、交流的态度。<br><br>学诚法师好读书,勤笔耕,已有百余篇佛学论文见诸海内外佛教刊物。有宗教界人士以“儒僧”名之。)
访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儒僧”学诚法师
中新社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三十六岁的学诚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一位。
作为中国新一代僧人的优秀代表,学诚法师的履历让人惊叹:二十三岁出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二十七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三十二岁成为全国政协[
阅读全文]
![](http://www.longquanzs.org/resource/200903241237857335515.jpg><br><br>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三十六岁的学诚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一位。 <br><br>作为中国新一代僧人的优秀代表,学诚法师的履历让人惊叹:二十三岁出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二十七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三十二岁成为全国政协委员。<br><br>学诚法师十六岁时因钦佩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而出家,两年后进入中国汉传佛教最高学府之称的中国佛学院学习。谈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他说:“要感谢弘一大师的弟子圆拙法师对我的大力栽培,另外赵朴老对我也爱护有加,帮我及时解决许多困难。”<br> <br>谈起自己的当选,他表示,“这是前辈高僧大德对我的信任,我将尽心尽力地辅助会长并做好份内的工作。”<br><br>学诚法师对佛教如何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持如是看法:“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中国社会结合得非常好。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全球化、文化结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佛教应能接纳各种有利于佛教发展的先进事物,汲取各种先进文化的营养。”<br><br>佛教有“农禅并重”传统,学诚法师对“农”字有一番新的诠释。他说,“农禅并重”意在佛教徒的生活、实践应与社会紧密相联,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体现为农耕劳作,而在现代社会中,“农”则应体现为主动去做于国于民有利的行为,如从事慈善事业等。<br><br>“如今社会虽不断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亦出现种种问题,如失业率增高等。我们佛教法师应用佛理宽慰和引导失业者,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安宁,并建立起对人生新的信心。另外,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法师也可利用自身的感召力,号召广大信徒向灾区捐钱捐物。”<br><br>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学诚法师作为汉传佛教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十一世班禅的金瓶掣签仪式,是自古至今参加班禅金瓶掣签仪式的汉传佛教代表第一人。这是他最难忘的经历之一。<br><br>学诚法师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之间有着交流,但尚不够活跃,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三大语系佛教不断交流,优势互补,中国才不愧佛教大国之称。”<br><br>“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对话和融合,各种文化、各种学科处于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我们也就面临着对不同的宗教、文化、民族应持何心态的问题。”学诚法师在勤修佛学之余也研读其他宗教的经典如《古兰经》等,并认为佛教应对其他宗教执包容、对话、交流的态度。<br><br>学诚法师好读书,勤笔耕,已有百余篇佛学论文见诸海内外佛教刊物。有宗教界人士以“儒僧”名之。)
访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儒僧”学诚法师
中新社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三十六岁的学诚法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一位。
作为中国新一代僧人的优秀代表,学诚法师的履历让人惊叹:二十三岁出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二十七岁当选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三十二岁成为全国政协[
阅读全文]
《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昌臻法师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慢慢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证道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当代高僧道源法师也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
阅读全文]
如云般的大德弟子
尊者白玛邓灯祖师一生不携任何财物,也不长住在一个地方。山梁上,崖洞里,树林中是他经常栖止的地方。他走到哪里,弟子也如蜜蜂簇拥鲜花一般跟到哪里。当时祖师共有大成就之根本弟子一百一十三位;所属弟子三百六十位;一般弟子更是无数。祖师经常用非常方式迫使弟子证入大圆满,有号称证悟实相弟子眷属九百位。其大部分弟子,除修持外一[
阅读全文]
如云般的大德弟子
尊者白玛邓灯祖师一生不携任何财物,也不长住在一个地方。山梁上,崖洞里,树林中是他经常栖止的地方。他走到哪里,弟子也如蜜蜂簇拥鲜花一般跟到哪里。当时祖师共有大成就之根本弟子一百一十三位;所属弟子三百六十位;一般弟子更是无数。祖师经常用非常方式迫使弟子证入大圆满,有号称证悟实相弟子眷属九百位。其大部分弟子,除修持外一[
阅读全文]
如云般的大德弟子
尊者白玛邓灯祖师一生不携任何财物,也不长住在一个地方。山梁上,崖洞里,树林中是他经常栖止的地方。他走到哪里,弟子也如蜜蜂簇拥鲜花一般跟到哪里。当时祖师共有大成就之根本弟子一百一十三位;所属弟子三百六十位;一般弟子更是无数。祖师经常用非常方式迫使弟子证入大圆满,有号称证悟实相弟子眷属九百位。其大部分弟子,除修持外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