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家的日子

这是我的世界,小而真实;这是我的生活,普通,还是真实。
正文

女儿未上藤,不再有遗憾!

(2016-04-01 05:46:10) 下一个

女儿未上藤,好长时间我都感到遗憾、没有面子。因为跟她一起长大,我们朋友的孩子都在藤上。高中时她不够努力,我为此懊恼、伤心。朋友劝慰说:“有的小孩大学才知道努力。” 我听来将信将疑。

一上大学,她确实像变了一个人,学习努力,并在体育、文艺方面继续保持她的爱好,运动队占用了她大量的时间。她喜欢计划时间,每天干什么,每小时干什么,都写在纸上。 
二年级时,她曾想转到藤校去。但她又说:“我到了那里,成绩也不见得拨尖,到找工作也不见得有优势。” 也就做罢了。
去年年末,她为三年级summer intern进入到花街二家BB投行的最后一轮面试。在那里,她遇到了她多年未见的上藤的高中同学,还有来自其它藤校的竞争对手。在面试中她讲了她自己的故事,十几年的钢琴训练,是如何帮她学会设定目标,并不断地改正错误。运动队的比赛,教会她如何地面对失败,重拾信心。最后她拿到了那二家投行的Intern offer。
我问她:“如果实习结束了,你拿到了job offer, 你四年级会不会很轻松?” 她说四年级的课自己都选好了,有的课还想到MIT去修,她想以较高的拉丁荣誉学位毕业,四年级还会是一个辛苦的一年。将来她工作了,她计划要攒钱,供自己去读Top MBA program。“你点击投行那些发展好的人简历,差不多都有好的MBA background. ” 这是她的解释。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在一个人在求学、学习各种才艺的过程中,迂回、渐进,懂得了努力上进,知道了寻求自我招越。藤不藤,好像还真无需再纠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我不明白,你女儿不是ED被Wellesley录取的吗?ED是binding的,既然ED了Wellesley,就不能报藤校了,也就不存在上没上的问题了。
wangzizi 回复 悄悄话 教育的目的是服务
mpc8240 回复 悄悄话 归根到底,还是要比啊。比赢了才幸福。比输了就比下一代。下一代也没赢就压孙一代。
tintingirl 回复 悄悄话 谢回复,就杜克了。
紫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tingirl' 的评论 : 如果让我女儿选,她会选杜克。
见风是雨 回复 悄悄话 不遗憾。努力的孩子都有好前途。
美国乡下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tingirl' 的评论 : 都是好学校。看那个学校给钱多。
tintingirl 回复 悄悄话 Wellesley 是很棒的学校,我女儿今年也被录取,正纠结着去Wellesley还是杜克,请赐教。
美国乡下人 回复 悄悄话 Wellesley培养女性领导能力比藤校强。恭喜!
xiangpi 回复 悄悄话 无所谓吧
笑薇. 回复 悄悄话 有理想最重要,去不了藤校不是世界末日,去不了华街也不是世界末日。去了藤校可以得到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智力发展机会,去了华街得到一个拓开眼界,学到华街的人如何奋斗。 你的女儿有理想知道要做什么是他成功的基础。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恭喜。我小孩在加拿大上学,年初也拿了花街两投行的internship, 正在纽约。上藤学校只是一时的荣光
喜爱心 回复 悄悄话 如果LZ的女儿没有拿到投行的OFFER,请问LZ是否还是会写这样一篇文章,不去纠结藤的名声呢?

先恭喜LZ有这样棒的女儿!要真正放下心里的藤校,其实是应该承认藤校的作用,但同时自信自己的选择,因为你的选择是最适合你的!如果有能力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保留松懈;但为了公共的评论和面子而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情况就大可不必,也相当不成熟。LZ的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有主见有目标,自己而活而且是努力进取,从心理上来看,感觉比这个当父母的还要成熟稳重啊。 

另外,不要过于迷信投行。我亲戚的孩子就是从TOP MBA 毕业,去投行工作2年,今年又辞职去了哈佛法学院。因为银行的工作实在太“低级”,用这个孩子的话说,只用了不到2成自己学的东西,TOO SIMPLE,太容易被超越。我觉得,真的非常优秀能力超强的孩子,自己会给自己很好的判断,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如果不是特富的,或特穷特悲催的,就不要想藤校的事情,这个在去年的NYT的一篇文章里解释了,作者自称曾经是哈佛招生人员。
藤校的招生标准是看以后能否给学校捐款,那么首先要有成功的可能,其次是很看重学校的名分,后者是最重要的,也就是非常注意自己的status,学校名气大,自己的感觉就好。对于富人来讲,没什么可多说的,捐款是降低税率的主要方式,反正都要捐。而其他人来讲,只有那种一心要出人头地的,性格上非常aggressive的,才有可能,因为这种性格的人在美国容易成功,而只有出身比较低的人才更多有这种素质,毕竟hungry。这种人共同的特点是有比较自私的心态,喜欢斤斤计较,这是通过专门设计的essay的内容来体现的,这是发现这种人的方式之一。因为自私和原来地位低,所以更注意自己的status,也就更愿意在成功后给学校捐款。
这篇文章当时只在NYT上存活了一天。对于老中来讲,多数是父母是professional,家庭属于中产或上中产,巨富的很少,所以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今年知道一个进了哈佛的老中,是从小父亲死了,在单亲家庭跨越了三个国家才活到现在,属于life hardship类型的。
藤校在研究生院一级喜欢要老中,因为需要能认真专心做学问的。
pandax 回复 悄悄话 好像在美国也就华人特别在乎藤不藤的
开始BA 回复 悄悄话 我不知道在美国怎么样。可是在国内是这样,上名校的最大意义在于两个,一个是能够有机会和有最高学术成就的教授们交流,一个是结识大量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功利一些看是丰富的社会资源,这个名校同学和二流学校同学差别很大。
我和老公就是这个例子,老公顺风顺水上了名校,他们大学寝室六个同学正好也是大学系里拔尖的,现在在这边有学术有成的,海归的也三个,开了自己基金公司的,三十多岁就是名校副院长的。老公不管在这边还是海归都有生活上和事业上的好伙伴。
而我失误没上到名校,但是靠自己聪明努力,和很多名校同学事业上同样位置,我现在最有共同语言的是高中同学,因为重点高中出来的拔尖的几个生活状态类似自然有话说。而大学同学反倒渐行渐远,其实情谊也都在,大学生活也很紧密快乐,但毕业后生活状态不同,他们没有一个出国的,共同话题就越来越少了反而。
我说的这些可能在国外不适用,只是我的一点感慨。
leonardo2025 回复 悄悄话 人一生烦心事多了去了。这算什么啊。以后还要着急什么结婚生子,然后又要考虑孙子辈是不是能上藤,真的很累啊。哈哈!其实人生还有别的追求。
luckystarweiwei 回复 悄悄话 恭喜恭喜!其实本科藤不藤根本无所谓,能进投行先做起来,有好的工作经验才最难得。读名校的目的也不就是为了进大投行或好公司容易点。做几年将来再去读个名校mba,前途不可限量。
lmjlmj 回复 悄悄话 当初的遗憾可以、没有面子大可不必。
汝蓝 回复 悄悄话 好孩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