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说《名画物语》(十九)

(2016-03-15 11:01:45) 下一个

 

志娟的高考成绩在学校排名第一,老师和同学纷纷出谋划策,建议她申请名校,在大家的鼓励下,志娟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天津选择了三所全国著名大学。填写完志愿后,她满心喜悦的回到家,立刻将这消息告诉了母亲,梁婶儿喜得眉开眼笑,口中不住的说:“咱们梁家也出了个大学生,这可真是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了!”

良子在一旁听的糊涂,于是问:“志娟考上大学跟祖坟有什么关系?”

“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祖上积德,福荫子孙,老辈不积德,晚辈怎么能有出息?”见良子摇头不解,又说:“这有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你们日本肯定没有。”

“没听说过。”

“我们中国人的讲究多着呢,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你们外国人哪能学会?”一面说,一面朝厨房走去。

 

没过多久,志娟接到通知书,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不宜录取”四个字,顿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梁婶儿一下子慌了手脚,急忙问:“怎么了?”

“怎么了?我哪知道怎么了?”志娟流着眼泪说:“政审不合格。”

“政审是什么呀?”梁婶儿扭头问梁老六。

“就是家庭出身不好。”梁老六吐了一口烟说。

“这考学跟家庭出身有什么关系?”见梁老六低头抽烟,又大声说:“你别光抽啊,倒是想想办法呀?”

“我能有什么办法?现在什么都讲政治。”梁老六赶紧掐掉烟。

正说着,林福生进来,说:“我刚进门,就听到志娟这事儿,所以过来看看。。。”

未等他说完,梁老六像见到救星似的,抢着说:“二哥,您来得正好,我正想找您呢。您看能不能求求吴书记和史教授,请他们帮忙拿个主意?“

“我也想着这事儿呢,吴书记曾管过文教口,史教授又是副院长,如今虽然劳动改造,但对国家政策总比咱们知道的多。”

“二哥,明天咱俩去问问怎么样?”梁老六有些迫不及待。

“孩子的事比什么都重要,就这么定了。”说完,回房间吃饭去了。

 

第二天上午,俩人匆匆忙忙的来到文化局,在大门口,问传达室的一位老大爷:“请问吴书记在吗?”

“吴书记?哪位吴书记?”老人抬起眼皮,从老花镜外看着他二人。

“叫吴峰的。”

“哦。”老人似乎想了起来,从窗孔伸手指着远处的建筑工地,说:“在那边干活呢。”

俩人说声谢谢,便奔向工地,迎面见一人扛着一根木头晃晃悠悠的走来,近前一看,原来是史教授,俩人忙伸手来接,说:“史教授,怎么一个人扛木头?”

放下木头,史教授擦一把脸上的汗水,问:“你们二位是来找吴书记的吧?”

“准确的说是来找你么两位。”林福生解释道。

史教授抬头冲着施工架喊:“吴书记,有人找。”

吴书记从施工架上探出头来,见是他们,挥挥手说:“等一会儿。”翻过栏杆像猴子一样一步一步地爬下来。

“吴书记,当心点儿!”

“每天爬上爬下的,都习惯了。”吴书记摘下脖子上的毛巾擦汗,眯着眼睛说:“大热天的,别在这儿站着,”指着路边的简易工棚,“来,到那里坐一坐。”四个人坐下后,吴书记又开玩笑的说:“对不起!我们这儿没有茶水招待你们。”

“我们来是有要事相求。”林福生说明来意,梁老六又将女儿未通过政审之事叙述了一遍。吴书记听后,蹙起眉头,问史教授:“如今高校政审有那么严格吗?”

史教授点点头,说:“这几年越来越严,尤其是名牌大学。”

“那么一般大学呢?”

“一般大学要松一些。”史教授想了想说。

“师范院校怎么样?”

“降格录取,我觉得没什么问题。”

吴书记马上对梁老六说:“你赶快带孩子去师范院校试试,以她的分数,估计不会有太大的麻烦。”又扭头问史教授:“现在申请还来得及吗?”

史教授摇摇头说:“每个院校都不一样,我不太清楚。”

“事不宜迟,还是越快越好。”林福生在一旁催促道。

“谢谢你们二位了,我现在就带她去。”说完,梁老六快步走出工棚,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晚上,回家一进门,林福生就闻到一股酒香,正在纳闷,梁老六坐在老榆树下,招呼他说:“二哥,我正等着你呢。”走过去一瞧,小桌上摆着酒菜,于是笑着问:“看这样子,志娟上大学有希望了?”

“基本上差不多了。”梁老六边斟酒边说。

“这么快?够顺利的。”

“遇到熟人了。”梁老六解释道:“我领着志娟在学校找了半天才找到招生处,进去等了没多久,见里面出来一人,我一看这不是我们师部的通信员小郭吗?忙上前打招呼,得知我们来申请学校,他说不用找别人了,跟我来吧,进了办公室才知道,这小子已经当上办公室主任了。”喝了一口酒,又说:“所有的材料都交给他了,他说没问题,要我们过两天听信儿。”

听到这里,林福生举起酒杯,说:“来,提前祝贺你们梁家也出来个大学生。”

俩人干了一杯后,梁老六说:“我知道孩子上这所大学有点委屈,心不甘,情不愿的,可是有学校上总比没有强啊!你说孩子要是上不了大学,这辈子都会埋怨父母;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我们老两口到死也合不上眼啊!”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滴落进酒盅,梁老六端起来,一干而尽。

吃完饭后,林福生回到房间,良子端来洗脚水,问道:“他梁叔怎么喝着喝着,流起眼泪来了?”

“是高兴流泪!”林福生边洗脚边叹息道:“志娟要是上不了大学,我看老六连死的心都有。这世上哪家的父母不想为儿女多铺一条平坦的路,多栽一棵乘凉的树,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良子以为他想舒雅了,便说:“舒雅很久没回来了,要不要去看看她?”

“去看她?”林福生把眼睛一瞪,说:“谁又没撵她,是她自己不愿意回这个家。”鼻孔里哼了一声,随手将擦脚布丢进水盆。

“好,不去!不去!”良子连忙弯腰捞起擦脚布,拧干后,端起水盆到外面去冲厕所。

 

志娟上学后,梁老六总想找个机会请吴书记和史教授来家做客,这天恰好有一徒弟送他一瓶好酒,他拿着酒来找林福生商量。

“用不着请客吧,他们也没帮上什么大忙。”林福生拿起酒来瞧。

“对他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咱们来讲,那可是指出一条生路啊!要是没有人家指点迷津,说不定咱们现在还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呢。”

“这话说的倒也是。”林福生把酒瓶放在桌上,说:“请吃饭的话,怕是他们不肯来。”

“您别说吃饭啊,就说请他们来喝茶。你们慢慢地喝茶聊天,我在厨房准备,到时候酒菜一上桌,说是为庆祝孩子上学,他二位既然赶上了,何不与咱们同喜同乐?”

“瞧你请个客,还搞得这么复杂。”

“咱不是怕请不动人家嘛。”

“行,明天我去跟他们说说看。”说着,林福生站起来。

梁老六说了一声:“那就有劳二哥了。”便兴匆匆的回到房间,跟梁婶儿商量购买肉类和鲜货。

 

星期天下午,吴书记和史教授衣着整洁,手拿扇子,慢慢悠悠的来到林福生家,早已在院里等候的林福生亲自开门,热情让坐,梁老六殷勤倒茶。

“这茶叶是前两天一位亲戚送的,今天正好拿出来与大家品尝。”林福生笑着解释道。

吴书记喝了一口,夸赞道:“好茶,味道不错!”

史教授则先把茶杯放到鼻尖闻了闻,又轻轻地抿了一口,说:“色泽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这是上好的碧螺春。”

林福生惊讶的说:“史教授真是行家,一闻就知道是什么茶,佩服!佩服!”

“我这人除了绘画,就这点嗜好。”史教授谦逊地说。

“说到绘画,我想起我有一幅画,放在家里十几年了,由于本人学疏才浅,孤陋寡闻,到现在还没弄清是谁的作品。”

“那你今天可是问对人了,史教授不仅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对中国古画也有很深的研究,他那副院长可不是浪得虚名,我告诉你,一般的画可不入他的法眼。”吴书记微笑着说,接着又催促他道:“趁着碧螺春还口角留香,还不快快拿出来让我们瞧瞧。”

林福生答应一声,连忙起身跑向东厢房,不一会儿,捧出一个布包来,打开布包,展开画一看,史教授顿时两眼发亮,忙问道:“你一个药店老板,是从哪里得到这幅画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