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沂随笔

会集几年来在网上或中文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主要是一些随感飘绪和对科学哲学人生的思考感悟,以便与大家分享。
正文

明月一轮不同看,中秋万里共婵娟。



(2010-04-18 01:32:16) 下一个

最近去华人超市购物时看到各式月饼,才想起中秋节就要到来了。这些月饼大都二十多美元一盒(四个),贵得有点离谱。不过商家说他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说是月饼一年只卖一次,不能薄利多销,因此只好抬高价钱。据说国内还有千元万元一盒的高级月饼,古人若是知道此事,大概不是感叹世风不古,就是羡慕今人文化品味高吧。




我们中国人对月亮可说是情有独衷。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应该已过千年,文人骚客歌月咏月的诗词文章更是不记其数,形成独特的月文化。小时候在乡村的月夜里奔跑嬉耍,其乐无穷,望着天上的月亮,真的想信月亮上有大树,嫦娥和玉兔。西方人对月亮可不象我们中国人那么浪漫,美国人更是科学精神强,楞是驾着飞船飞到月亮上把这么美丽的传说给破坏了。月亮上那有什么大树,嫦娥和玉兔,有的只是无数的陨石坑和在地球上看起来象大树的深沟或山脉。尽管想信这是真的,但我辈站在地球上的凡人望着天上的明月,沐浴在她的清辉里,仍会情不自禁地陶醉于她的美丽和清灵中。有一次下班回家,猛然看到一轮刚刚升起的大的出奇的圆月,她的美丽使我心中一震,不由得想起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或许是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吧,在圣地亚哥所看到的刚升起的月亮比我在国内所看到的最大的月亮都几乎大一倍。车驶至郊区小城市中心时,那圆月恰升至两座高楼中间,一时间天然与人造相映辉,直遗憾手中无像机将这美景拍下来。回到家中吃完晚饭,已是银光泻地,清辉满屋。乘兴拿着望远镜向月亮望去,不禁又有新发现。望远镜中的月亮,不只更大更清晰,那球形的月亮悬浮在天上的立体感远不是肉眼所能领略的。诸位若有兴,不妨在中秋夜一试。




众多的中秋诗词中,当以苏轼(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为人称道。其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堪称千古绝唱,大概只要有中国人就会继续流传下去。东坡居士的另一首词《阳关曲-中秋月》也是一样美妙:“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久,明月明年何处看。”



古人写诗填词时,大概不会料到漂流到西半球的华人会和亲人朋友们相隔万里,还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虽是同一轮明月,却不能同时观赏。好在有月饼吃,又可凭现代优势拿着望远镜看月亮,既使不能如古人般吟诗做词,仍可一尽清兴。正是:明月一轮不同看,中秋万里共婵娟。

 



写于2003年9月7日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