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电影中亲子关系的启示

(2007-03-27 12:12:04) 下一个
  人们看电影读书都各有所求,对同一个作品各人会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我自己或许因职业使然,往往对文艺作品中表现关怀教育儿童或亲子关系的内容格外敏感。就说2007年奥斯卡提名和获奖的几部电影吧,不管旁人从政治内涵、故事深意、艺术水准等方面如何评价,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关系孩子身心成长的部分,尽管这些或许不是影片的主流因此会被大多数人忽视。

  获得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墨西哥西语片《潘神的迷宫》(Pan’s Labyrinth),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把幻想的神话境界与残酷的现实融为一体。其实,在很多年幼的孩子脑海中,幻想和现实是共通的,而成年人却不理解他们,残忍地粉碎孩子心目中的神话可能会永久伤害他们的心理。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中,缺少家庭关照的孩子因为受到黑帮老大的从小培养,长大后死心塌地为黑社会服务,反映出结交何类朋友和社会关系对孩子未来生活轨道的影响。《女皇》(The Queen)中的皇家亲子关系,因为不平凡而不正常,皇家子孙们从小就在压力下成长,不得不失去很多常人的生活特质,也培养出常人所没有的坚忍和气度。

  如果说上面几部影片的故事和亲子关系都属于特殊环境的极端例子,不具有广泛代表性。那么《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则是反映现代大众生活的通俗片,因此这个低成本电影很受大众欢迎。此片的主题就是家庭亲子关系,我很反感片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在父母永远当着子女无休止争吵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都会有性格的偏差,影片中的少年儿子就已经表现出心理障碍,也预示了小妹妹的未来。爷爷虽然最后教导孙女的一番话感人至深,但这老顽童教孙女脱衣舞教孙子搞女人的训育后代方式实在不敢恭维。尽管这些属于喜剧片的夸张搞笑表现手法,我怀疑观众尤其少儿们能否真正理解其黑色幽默从而受到正面的教育?因此并不很喜欢这个影片。

  我想重点说说从电影《Babel》(译作《火线交错》或《通天塔》)受到的启示。看了这个片子之后,丈夫说了句:“常看这类电影非得忧郁症”。好莱坞影片通常颇具娱乐效果,因此才有商业市场,而近两年的奥斯卡评奖却有青睐沉重题材的倾向。《Babel》确实如俺丈夫所言,不是个轻松好看的电影。但它无疑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政治含义的片子,可我在观看影片时,并没在意它有否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纠纷或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隔膜,也没去揣测片子的社会含义或到底暗示什么。我被影片震撼的,是片中明确表达的,却可能被很多观众忽视的东西——亲子之间的隔膜。

  亲子依恋本是人类甚至所有生灵最基本的需求,却被现代社会严重扭曲了。影片《Babel》讲述了发生在四个国家的四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故事,却因为一支猎枪的联系而互相交错在一起。出于职业敏感性,我在看电影时,注意到这四个家庭尽管国家种族、社会阶层、职业各异,但都有个共同点,即亲子之间缺少共处,因疏远而形成不正常关系,从而造就了孩子们的变态性格。

  北非摩洛哥穷苦地区的牧羊人孩子缺家教并不奇怪,父母因贫困少教育,对孩子的教训就是粗暴打骂。导致子女们脾气残暴、爱好古怪、性变态。没啥可玩的羊倌少年用猎枪射击汽车来找乐子,没想到子弹打中了一位美国女游客。

  这对美国夫妇将一双幼小的子女交给墨西哥裔保姆,自己去海外旅游。因妻子意外受伤而滞留国外手术,也不许家里正要回乡参加儿子婚礼的保姆把孩子托付给他人。

  墨籍非法移民保姆离家十六年,靠打工挣钱养活故乡家人。长大成人的儿子要结婚,母亲无论如何不能不去参加。但她无法丢下主人的一对儿女,只好带着他们驱车前去墨西哥,回程时却被边防官员盘问。

  而在地球另一边的日本,一名妻子自杀、女儿聋哑的父亲,曾经去摩洛哥打猎,将自己的猎枪留给了当地向导。没想到这枪辗转到了那两个放羊少年手中,引发了一场悲剧。

  引起我思索的是,电影中的几类典型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例子。落后国家贫困地区的家长们不得不忙于谋生或外出打工(如摩洛哥牧羊人和墨西哥保姆),顾不上或不懂如何管教子女,是其地位和文化水平使然。不过家长们本意也都是想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却反而因分离造成亲子隔膜,后代们受不到良好关怀教育,身心成长不健康。很多进城谋生的民工和生活在海外的移民家庭,都有这种无奈的亲子分离,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恐怕毕生难以消除。

  如果说为了谋生疏远孩子还有情可原。那么代表富裕国家中产阶级的那对美国年轻夫妇和日本中年父亲,丢下子女不管自己远赴国外旅游打猎就完全不近情理。

  生活在紧张的东京大都市的日本男子承担着很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宁可独自一人跑到异国去猎鹿以疏解苦闷,却不知妻女照样有焦虑需要关怀和沟通。妻子因孤独忧郁而自杀。青春期女儿虽然相貌清纯可爱,却因为是聋哑人而自卑,更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而渴望他人爱抚,居然投怀送抱肯与任何男人上床。这样的女孩真令人担心,但孩子的变态是家长造成的。父亲很少过问和了解女儿,母亲的自杀又为成长期的少女留下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尽管孩子衣食无忧,心中的纯洁和真爱却趋于枯竭。有人感觉这个故事与其他几段关联不大,其实除了那支枪的联系,还有亲子 话题的共同性,因此女儿的戏份超过父亲。从这个角度就不难理解编导的意图,也可看出表现东西南北不同国家地区线条交错的亲子关系是此影片所反映的要点之一。

  这四个交错线条的故事中,看起来最无辜和值得同情的是那对美国夫妇。出国旅游却无缘无故挨了一枪,差点令妻子葬身在缺医少药的异国穷乡僻壤。留在家里的年幼子女,也因被保姆带着往返墨西哥途中出状况而险些送命。然而,若论起所有事件的罪魁祸首,也要数这对美国人。不管是为了弥补夫妻感情还是什么理由,要不是他们丢下孩子自顾自跑到什么穷山恶水之邦猎奇旅行,所有悲剧都不会发生。他们显然不是第一次将孩子留给保姆。尽管保姆爱孩子,但她因自己身份非法缺少安全感,英语也不佳。孩子经常见不到父母而只与这样的保姆相处,必然感觉缺乏保护。小女儿体弱多病,还有与年龄不相称的担忧和恐惧感,生怕被父母抛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的身心问题不会亚于那个日本少女。

  其实,电影中的这两类中产阶级家长在生活中也不少见到。而且在当今社会,成年人为了疏解来自职场、社会、家庭、生活、感情等各方面的压力,时常用“逃遁”作为一种时髦的理疗方式。强大的商业攻势也对准那些有消费能力和精力体力的阶层,引诱人们去“旅游度假”、“追求挑战”、“培养爱好”、“纵情娱乐”、“享受人生”等等。中青年中产阶级尤其时兴追赶这些潮流,时不时需要逃避职场,或者独自一人离开家人享受独处,或者夫妻同行摆脱孩子拖累,或者约上兴趣相投的狐朋狗友享乐冒险一番。这也许对排解成年人的精神压力确实有效,但别忘了,这些中青年也往往是家有童年少年子女的家长,不仅承担着对社会、事业、家庭应付的责任,更有养育陪伴子女的义务。在大人疏解自己内心焦虑之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的感受?我在职业中接触过各族裔少儿,一些家长忙于事业,早出晚归或经常出差,孩子们通常对这些还能够理解。但越是繁忙的父母越应该有空就与孩子共处,或全家一起度假。然而,有的家长外出休闲度假也不带孩子。孩子们对此的反应是:“这不公平!”(It's not fair.)从孩子们失望的语调中,我能感觉到,他们对父母的信任和感情正在随着不公平次数的加多而流失。

  因为有这些经历,我看《Babel》感触最深之处或许与其他人相异,但与教育专家朋友谈起却很有同感。我也在脑海里回放了自家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镜头,验证一下我们作为家长是否还算称职?是否也让孩子感觉不公平了?

  我和丈夫年轻时都喜欢旅行,当年在国内,大学时期或结婚之后,公务出差或自费旅游,都走过很多山川湖海。孩子的出生,使我们多了一份牵挂和羁绊。记得女儿不足一岁时,我和丈夫出差去峨眉山参加同一个学术会议,把小女儿托付给了奶奶和小保姆。为人父母也得干工作,履行公务当然没什么可说的,会议期间爬峨嵋逛成都也无可非议。不过夫妻同行出公差的机会很难得,散会后我们还玩兴未尽,听说刚开放不久的九寨沟犹如人间仙境,来到近旁不去一趟心不甘。正好快到国庆节了有几天假,但节前本应该回单位上一天半班。当年没有手机,打长途电话也不方便,何况请假不准咋办?我俩干脆来个人在外不受军令,先斩后奏,没通知工作单位和家人,担着旷工罪名,踏上了“私奔”旅游的行程。那时未经污染的九寨黄龙之美确实终身难忘,但更令我刻骨牢记的,是回家后的教训。

  连公务带私游半个多月,回来后当然因不事先请假擅离职守遭到工作单位批评,不过我早记不清我俩受到何种处罚了。让我无法忘怀的,是回家后见到小女儿的情景:孩子本来粉嫩的小脸蛋儿布满了红红的疙瘩,躲在奶奶怀里不肯让我们抱。奶奶外婆俩老太太把我和她爸一通数落教训,怎么能丢下这么小的孩子一走没音信?咱做了错事的父母也不好怪老人们咋让孩子起了一脸疙瘩。我母亲是资深小儿科医生,她说这是婴儿湿疹,多半是由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引起。可女儿一直吃这些也没起过湿疹,怎么就这些天会出现异常?据说也可能由环境改变水土不服和心理因素引起。外婆分析八成孩子是因为突然见不到出生后就日夜相处的父母,感觉失去依靠和保护而产生情感不适应。虽然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讲话表达,但变故仍然会给他们带来严重身心影响。小女儿那一阶段变得敏感爱哭,脸上湿疹也过了数周才消除。我觉得非常对不起孩子,发誓再也不会干这类父母双双离家丢下她不管的事了。

  后来,我离家远赴美国求学,不得不告别三岁的女儿,但还好有她爸爸陪伴在她身边。一年之后,丈夫带着小女儿来美国与我团聚。当初没有奖学金留学的我,需要丈夫来打工挣钱,而女儿却会是个负担,因此我的担保人同学老师和国内单位领导同事一致反对我们带孩子来美国,但我决心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国内。而看看周围,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是那样做的,夫妇双方先后来美国,孩子留在国内少则数月一年,多则若干年。这些“留守儿童”,无论祖父母们给予多少关爱,父母们日后花多少努力去弥补,孩子们心理上曾经被抛弃的感觉都将终生难除。

  一个网友在送儿子上大学的文章中写道,当年曾经把年幼的儿子留在国内三年。到了儿子要离家去外地上大学时,说起要过几个月放假时才能回家见父母,儿子说:“几个月要比三年好过多了。”母亲此时才知道当初那与父母分别的三年,在孩子心中留下何等阴影。还有个朋友的女儿去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成为登上该校毕业专刊封面的唯一本科毕业生。家长们该多么为这样出色的孩子骄傲啊。然而,母亲回忆女儿成长过程时,特别提到一件事:女孩青春期时也有teenager的逆反,当母亲批评她时,孩子顶嘴说:“难道你就没做过错事?在我六岁时,你把我丢在中国,自己到美国与你丈夫团聚。这事做的对吗?”母亲说自己当时哑口无言,眼泪都流出来了。没有想到,几年留守的经历给孩子种下了永远不肯原谅父母的种子。即便孩子如今已经长大,学有所成,善解人意,父母还是感觉她的那种心理创伤是不可逆转的。

  听到这些亲子之间的故事,我感触很深。这些父母还属于能够与子女交流的,因此孩子们能够道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许更多作过类似之举的父母会用大道理压得子女不敢表达意见,使孩子早年被暂时抛弃的心理创伤再次被压抑,得不到疏解治疗,对塑造健全人格更为有害。从未成年的孩子角度看,父母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特别是频繁外出或长期离开孩子,都是“抛弃”行为,孩子越年幼不懂事,伤害会越严重。在渴望亲情的年龄遭遇父母的离别遗弃,除了造成亲子间感情的疏远和隔膜,也会在这些孩子的个性中形成冷酷、自恋、多疑、胆小、孤僻等特质,长大后有人际关系和心理方面的障碍。

  我庆幸,当年正确决断让女儿跟着爸爸一起来美,其后我们一家人再没长久分开,女儿起码是和父母一方长期在一起。多年来,我们夫妇在选择旅游度假等家庭活动时,也为了孩子做出调整,牺牲了一些自己原先的兴趣爱好,却在与孩子共度时光中享受到无穷乐趣,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孩子小时,我们不再挑战危险运动,外出度假都找适合全家游玩之处,带孩子去与其年龄相配的地方,参与适合的活动。当初听没有孩子的朋友说,迪斯尼乐园特没劲,可我们带着十岁的女儿,就变成特别有意思的旅行。听说滑雪是项“家庭运动”,我就积极倡议,把小女儿带上了滑雪场。随着女儿年龄和技能的增长,到了她不带爹妈玩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跟着凑热闹了。还有露营,因为女儿和朋友们喜欢,几乎成为每年夏季不可缺少的家庭假期。除了公务出差,我不会丢下孩子家人独自去旅行游玩。我曾经参加一个代表团去南非,无法带女儿同行,作为补偿,那年暑假就带她回中国探亲。十二岁的女儿在纪录当年最不好的五件事时,把“没能跟妈妈去南非”列为首条:而在最好的几件事中,则有“跟妈妈回中国”。可见外出旅游在孩子的生活中是大事件,能否与家长同行对他们影响重大。

  女儿长到十四五岁,我们就开始鼓励她放单飞外出见世面,参加住宿夏令营、回国旅行团等。当然依然有全家度假的时光。如今,飞出家门上大学的女儿已经在自己闯荡世界。而作父母的我们可以安心在家守空巢,或者玩自己想去的地方了。虽然因年龄渐老,做有些事、去有些地方已经力不从心,但我们并不后悔错过了能够享受那些的年月。究竟,我们没有错过与孩子共处的天伦之乐,不会因为曾经离开孩子而吃后悔药。当听到女儿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对我说:“你的女儿非常可爱,在华裔女生中属于有自信心、个性阳光心理健康的,你们家长功不可没。”我感到欣慰。

  我认为,家长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爱打骂孩子的家长,培养出的子女也同样会虐待后代和他人;经常丢下孩子自己出游的家长,也让子女感觉离家出走理所当然;不与孩子家人分享自己心思想法的家长,难道能指望孩子对你说真心话?

  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不仅有爱心和自信心,而且不管她飞得多远,都会与我们贴心,而不会不顾家庭父母。因为这是我们做出的榜样,也会收到相应的回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