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韵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个人资料
思韵如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某老人家说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左右之分,我是同意的。大多数人都抗拒被贴上左或右的标签,我倒不怕。我越来越相信,左右是个体的先天素质的一部分,是基因里的无法改变,是宿命,是天意。左右与出身门第无关,与富贵贫贱无关,与社会制度无关,与文化背景无关。尽管左右之联想常常与历史事件纠缠,比如赤色革命或者法西斯暴力;又容易与政治体制牵扯,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7)
(2017-08-15 19:31:23)
这是当年侯德建和程琳合作的一首歌,简简单单的歌词,却蛮有意思: "旧鞋子还没有穿破以前,先别急忙着把新鞋穿上,老先生老太太都这么说呀,现在的孩子们不会过生活... 新鞋子缝好了不穿为何,等等等过两年又穿不下,小弟弟小妹妹都这么说呀,青春的好年华不能错过..." 在清理地下室,为即将开始的装修做准备的过程中,我这个固执的"老先生老太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国人的信条。我们两家都知,石婆婆对我们何止滴水之恩!她曾经带着小阿玲颠簸着去到乡下,看望困境中的父母,一解他们的相思牵挂;我妈妈要带学生下乡劳动,她痛苦无奈地站在路边哭了一场,最后还是走到石婆婆家,留下了妹妹,才放心地带走了我。 在西风东进,"资本文明"横扫一切的现代,在各行业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石婆婆靠帮人带孩子来贴补家用。但是我记忆里好象她只带过两个孩子。除我之外,其实另一个孩子跟她发生的生命联系更为紧密。我管另一个孩子叫阿玲姐姐。我是被母亲早送晚接,天天回家的。而阿玲则常年住在阿婆家,几乎成了寄养了。 后来我才知,原来阿玲的父亲母亲被下放苏北农村,他们只好把唯一的女儿托付给阿婆。阿玲的父亲叫吕健军,是作家,诗人,笔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石爷爷坐拥两个家了。想必那个原配等丈夫等来的也是伤心吧,当然不能怨她!没有人生阅历的我听石婆婆讲苦难,只会照搬阶级压迫理论。我认定石婆婆是劳苦大众,而石爷爷就是黄世仁般的敌人。其实石爷爷不过一介城市平民,哪里享受过半点统治阶级的权贵荣华!也许正因为他自己就是夹缝里的小人物,尝尽世态炎凉,又没有知识帮助心灵提升,又没有宗教引领精神超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当我坐在低矮的凳上,双手枕着阿婆的膝盖,仰面听她讲述"家恨家耻"的时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唱响在我耳边的伴奏。 日寇肆虐中国的八年终于结束之后,南京城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叫做"抗战夫人"。石婆婆就是其中一员,我们院里操四川口音的程妈妈也是。她们都是当年那些抛家弃口,独自逃生的男人们又在后方新娶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石婆婆家是名副其实的市井人家。一间隔成了三进的平房,就在大马路边。最外面的房间有饭桌和小板凳,往里中间的小隔间是石爷爷的卧房。这中间房还有个阁楼,踩着活动木梯上去,只能坐躺的高度,是他们的儿子福生睡觉的空间。我长大后去石婆婆家玩,总觉得那阁楼神秘,很想上去一睹究竟。又象大哥又象小叔的福生鼓励我,我终是不敢。我平衡差,活动梯子单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的保姆阿婆姓石,她的丈夫姓尹,但我家却是秉承一惯的没规没矩,逆旧式或西式称谓而行之,称阿婆为石婆婆,偏让阿公随妻姓,张口闭口叫他石爷爷。 我出生时是个健康可爱的宝宝。在我不到一岁时父亲从工作的山西太原回南京省亲。他和母亲欢欢喜喜地抱着我到南京长江大桥游玩。年轻夫妻太过兴奋,不慎让我着了江上风寒,得了百日咳。我病得很重,父母亲懊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7-07-22 05:18:48)

晓波走了!可惜我同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中国人一样,并没有在他活着的时候给予他哪怕星星点点微不足道的精神和道义上的支持。一路走来的近30年,时代于每个拐点的意想不到的走势把我感叹得一楞一楞;我也一再在迷惘和纠结中被迫调整自己的认知和理念;不得不承认,如果命运眷顾,我多半不会拒绝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甚,每当我厌恶西式颓废时,也会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7)
(2017-07-08 09:03:42)
越来越西风不相识了!啥子叫个甜心,么子喊个蜂蜜哩!唬人么不是!咱老祖宗说的没错哩---那人是"挨千刀"的哩! 相敬如宾硬是行不通哩,举案齐眉那是梦里上西天哩,灵魂伴侣那是玄得没边儿哩,共剪西窗那是哄三岁娃哩,知书达理那是秀才遇到兵哩,与子偕老那是大话说得太早哩! 莫名其妙又开始拉长了脸哩,不明不白又玩起说话呛人哩,俺忍着哩,修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2)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