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涛阎的小天地

政治面目:瓜子脸。要招人恨,恨得咬牙切齿;要惹人爱,爱得死去活来;要让人服,服得五体投地。
个人资料
润涛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在美国,打老婆不会打可不是闹着玩的!润涛阎12-21-09
(图是从网上搬来的,不是文中人物)“润涛,你对我这事怎么看?”“啥事?度蜜月还要外人怎么看?不是说婚姻就是脚与鞋的关系,舒服不舒服只有鞋知道吗?那你得问你老婆啊!”“老兄,都这份上了还跟我开玩笑?”俺一听麻烦了,这位弓长张老弟可是新婚不久在度蜜月啊。难道脚跟鞋打起来了?我立刻在电话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9)
(2009-12-12 12:10:58)

润涛阎12-12-09
上文提到中国最近三十年经历的三大浪潮同时并进的S曲线,只提到了习近平要经历的平乱阶段,本文将探讨中国这次崛起后的结局到底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中国崩溃论”或者是长期稳定的发达国家。(一)“中国威胁论”---威胁世界和平的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纳闷:中国是一个不称霸的国家,中国的崛起是对世界和平有好处的,怎么会对世界和平构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2)


润涛阎
12-10-09
 
上文谈到温家宝的接班人要面对的难题,下面接着谈胡锦涛的接班人将面对的难题。按照我党已经建立起来的传统,胡锦涛不可能不在2012年下台。不论他的接班人是不是习近平,都不会改变他按时交班的历史传承,除非在那一刻世界大战打起来,而且中国还必须是参战国才会改变特殊历史走向。比如美国历史上都是最多连任两届,但二战中的罗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4)

再说中美两国的房市与股市(图)润涛阎12-3-09(一)美国的房市现状与前瞻格林斯潘配合克林顿大搞“全球化”,其实质在于美国想利用美元优势和美国的高科技,趁机把低附加值的产业搬到墨西哥和中国等技术落后的国家,然后印钞票给这些国家换取低价产品,让外国穷人给美国人打工。而当初他们认为这些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不进口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一方面,当年美国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3)
(2009-11-27 17:16:10)
令人叹服的智者(二)
 
润涛阎
 
11-27-09
 
(六)孟爷判案
孟家在本县是大户,属于书香世家。我六岁那年爷爷带我去见孟爷,那是春节前的严冬,半路上看到的满树的冰凌挂在树枝上煞是壮观,从前见过壮观的树凌,但没见过这么壮观的。爷爷说孟爷的脑子就跟树冰凌一样透彻。
到了孟爷的家,一个白胡子老头在院子里练拳,不用问,他就是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说说当年刘晓庆裸体像的案子
润涛阎
2009年感恩节
国内是不过感恩节的,因为那是美国人的节日,但见到国内好友就想起了一些值得感恩的往事。
我在做研究生课题时需要用显微镜,而显微镜照出来的那些黑白照片由于属于科学,照相馆的人洗出来的照片不是反差不够就是曝光不合适,导师是室主任,就给我买了一套从德国进口的洗像设备。而照相设备就是国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2019年以前和以后的中国房地产润涛阎
11-12-09(一)中国房地产的现状改革30年,最大的变化还是城市化,而城市房地产的威猛扩展以及交通设备的改进是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大家都感受到了房价成倍、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农民工到城市里去建设城市,也就不得不住在城市,尤其是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留在城市而增加了城市住房的需求而导致房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5)
内燃机修配厂里的女人们(中)(18+)润涛阎11-9-09(四)吴大姐与有鸡的公鸡吴大姐是天津市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起先大家都喊她吴老师,可她想把自己划入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便提议大家喊她吴师傅,这样她就是伟大的工人阶级一员了。工人阶级的别名是领导阶级,绰号“工人老大哥”。她当然不愿意成为知识分子,那时候知识分子是需要改造思想的,东曰:”知识分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3)
(2009-11-04 19:36:42)
润涛阎11-3-09(一)我不知道我爷爷拜了几个把兄弟,我有幸认识两个,其中一个,爷爷让我喊他孙大爷(这个称呼只适用于我们家乡,大爷=爷爷的哥哥。从我们县城往北走40里,往南走100里,大爷=大伯)。我小时常跟他俩赶集做小买卖,孙大爷也就常开导我使我早熟了不少。记得一天他坐在他的摊位上跟我聊天:“润涛,你知道智慧是什么吗?”我告诉他就是跟诸葛亮那样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3)
(2009-10-28 21:03:28)
自古英雄出少年----蛋的故事润涛阎10-27-09(一)扯蛋严寒的冬天过去了,大地就像慈祥的母亲给了我们饥饿的孩子们惬意的温暖。春天是美丽的,徐徐的春风扫去了寒冷与饥饿罩在脸上的阴霾,沁人肺腑的花香似乎让饥饿者吃到了香甜的玉米窝头。春风不充饥,春花能解馋。其实,青黄不接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孩子们的眼睛时时刻刻盯住了任何能充饥的食物,比如槐树的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7)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